煤电已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经济性成最大挑战

2019年第一季度,由于全国电煤价格持续下跌,加之电力行业适用增值税下调3个百分点,火电企业普遍迎来经营回暖。4月18日,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2019年第一次理事长会议暨2019年经济形势与电力发展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上,国家能源集团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米树华表示,国家能源集团2019年第一季度火电利润完成51.9亿元,同比增加18.6亿元。163家火电企业中,48家亏损,较上年减少34家。

但是,在此次会议上,煤电的经济账和环保账仍是热议话题,这两点,也是制约煤电长期发展的重要掣肘因素。

低成本曾是煤电的重要优势,但随着风电、光伏发电成本的日益下降,煤电正在失去这一优势。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理事长、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主席刘振亚指出,2018年,我国风电、光伏发电平均度电成本分别降至0.35~0.46元、0.42~0.62元,已接近西部北部煤电脱硫标杆上网价格。由三峡集团等投资建设并于2018年底并网的青海格尔木光伏项目平均电价0.316元/千瓦时,低于青海火电标杆电价0.325元/千瓦时。国家电力投资集团乌兰察布风电基地600万千瓦示范项目,是国内首个风电平价上网项目,不需要国家补贴。

若将碳减排成本计算在内,煤电的经济性则更差。刘振亚指出,仅环保治理,煤电度电成本平均增加约5分钱,按2018年全国煤电发电量4.5万亿千瓦时计算,燃煤发电企业每年多付出成本超过2000亿元,目前国家在电价中补贴约3.7分/千瓦时,也显著增加了全社会用能成本。

未来,煤电发展必须兼顾经济性与环保性,强化煤电的经济运行、节约煤炭消耗,因此成为煤电清洁低碳发展的重点。米树华在会议中表示,国家能源集团选取了不同容量的典型机组进行了100%、50%、40%三个典型工况的试验,结果表明,负荷率对煤电整体能耗水平影响较大,机组容量越大,受到的影响越大。各容量机组从50%降到40%负荷运行,100万千瓦级煤耗的增幅,是30万机组增幅的1.8倍。因此,国家能源集团建议,

调峰应以60万以下、特别是30万级机组为主,100万机组带基荷运行。

此外,实施热点联产也是提高煤电能源转化效率的重要方向。纯凝机组实施高背压供热改造后,供电煤耗可下降100g/千瓦时以上,供热期能源转化效率可提升到85%以上,通过供电煤耗下降和冷端余热利用,碳排放降低幅度可降低40%以上,碳排放小于500g/千瓦时。

中国能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汪建平则表示,从煤耗来看,2018年火电煤耗已经降至308克标煤/千瓦时,已逐步步入世界先进行列,部分机组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2017年,我国煤电机组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仅占全国排放总量的3.3%、13.7%和9.1%,煤电已不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从节约全社会资源和经济的角度出发,不宜继续强制推动煤电无限度提高环保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