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最需要“幫扶”的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卻淪為四線城市

一個城市的地理位置,對於城市的發展非常重要。大家應該都知道武漢因坐落國之中心,號稱九省通衢,自古就是中部核心城市,東莞能崛起,也是得益於廣州、深圳兩個鄰居。

然而今天我們要講的是小編的家鄉——安徽一個條件非常好,而沒能發展起來的城市。


淮南,位於安徽省中北部,地處長江三角洲腹地,淮河之濱,素有“中州咽喉,江南屏障”、“五彩淮南”之稱,是沿淮城市群的重要節點,合肥都市圈核心城市。
安徽最需要“幫扶”的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卻淪為四線城市


淮南市是安徽省的一個歷史比較悠久的城市,在以前它還是發展很好的,而且還是中州的咽喉、江南的重要屏障。

淮南經濟:淮南轄5個區、2個縣,常住人口380萬人,淮南是中國能源之都、華東工業糧倉、安徽省重要的工業城。然而淮南,2018年地區完成生產總值1130億元,排名安徽倒數第4名。

如此優勢的地理位置,由於沒有抓住發展機遇,如今卻成為了一座急需要國家“幫扶”的城市,還淪落為四線城市,淮南市這幾年來到底經歷了什麼?

工業的沒落

我們都知道淮南以前是一個工業糧倉,還是著名的工業城市,煤礦資源也是特別好。大概十年前,正是淮南煤礦業的巔峰時期,最主要最掙錢的也就是煤礦業。

可能就是因為這些原因,工業發展太快,無節制的開採煤礦發展礦業,資源也在日益減少,各類非法私礦層出不窮、事故頻發,且環境汙染也在進一步提升。

這樣一來,受宏觀經濟下行和煤炭價格下跌等多種因素的影響,淮南礦業煤炭板塊開始虧損,小煤礦陸續關閉,所有的優勢也就失去了,還留下了各種環境問題和失業人群。


安徽最需要“幫扶”的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卻淪為四線城市



人力資源的流失

由於早期單一發展煤礦業,在礦業沒落之後,淮南本地的經濟發展艱難,大量無業人群外出打工,市內勞動力大量流失,惡性循環造成淮南沒能抓住發展的機遇,只能消耗數年時間慢慢轉型。


安徽最需要“幫扶”的城市,地理位置優越,卻淪為四線城市



淮南歷史:淮南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西漢時淮南王劉安在八公山招賢納士,著書立說,編纂了千古名篇,其中的淝水之戰是軍事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
淮南景點:淮南市A級旅遊景區數量已達到24家,其中4A級景區6家、3A級景區6家。著名景點有:八公山,上窯山,舜耕山,龍湖公園,茅仙洞,安豐塘,壽縣古城等。

淮南鐵路交通也比較完善,景區比較多,但旅遊業發展得比較一般

有自己的傳統美食如淮南牛肉湯,八公山豆腐等,也是非常有代表性的

發展總是要時間的,雖然現在的淮南市發展不是很好,但是,只要它慢慢地調整自己,以後的日子裡,它一定能找到自己的發展點,成為省裡的一條支柱。

最後希望我的家鄉越來越好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