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展會都是以螺桿機為主,現在就說國產空壓機崛起為時尚早,差距還是巨大的。說起中外空壓機的技術差距,就不得不說一說中國空壓機的那些歷史。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中國壓縮機廠今安在?

共和國長子 瀋陽氣體壓縮機廠

工廠始建於1938年。1949年11月,東北人民政府機械局指示,將東北軍區軍工部移交的瀋陽汽車總廠轉為生產壓縮機專業廠。是新中國成立後第一個生產壓縮機的專業製造廠。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一張老照片,勞模把花戴

1954年改名為瀋陽空氣壓縮機廠,1959年,正式改名為瀋陽氣體壓縮機廠。是國有大型一類骨幹企業,長期是我國壓縮機行業的主導廠和科研試驗基地。

1960年,按一機部一、三局及瀋陽市機械局的指示,由瀋陽氣體壓縮機廠的設計科和研究室合併成立了瀋陽氣體壓縮機研究所

1965年,將瀋陽氣體壓縮機研究所編印的《壓縮機技術》雜誌定為部級科技刊物。

瀋陽氣體壓縮機廠在整個中國空壓機歷史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改革開放之前的三十年發揮了行業領軍企業的作用,名副其實的空壓機行業“共和國長子”。

1998年,瀋陽氣體壓縮機廠改制,更名為瀋陽氣體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2004年,以瀋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為主,重組瀋陽水泵股份有限公司、瀋陽氣體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至2018年重組完成,更名為瀋陽鼓風機集團有限公司。瀋陽氣體壓縮機廠成為沈鼓集團往復機事業部

共和國次子們

重 慶 壓 縮 機 廠

1953年,由第一機械工業部第四機器工業管理局接收原屬紡織部的豫豐紡織機械廠生產壓縮機,改名為重慶空氣壓縮機廠

1955年轉入軍工系統慢慢淡出壓縮機行業,開始生產坦克、裝甲車,1986年改名西南車輛廠。2001年改製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下屬的重慶鐵馬工業集團有限公司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與之相關聯的是重慶氣體壓縮機廠,原為重慶華中機械廠,曾改名重慶東風機器廠,1965年正式更名為重慶氣體壓縮機廠

1996年改制更名為重慶氣體壓縮機廠有限責任公司。2007年加入重慶機電股份有限公司旗下,隸屬於重慶機電控股(集團)公司。

共和國次子們

蚌 埠 空 氣 壓 縮 機 廠

1953年,安徽省人民政府指示蚌埠鐵工廠專業生產動力用空氣壓縮機,成立蚌埠空氣壓縮機廠,是我國壓縮機制造業第一家地方國營企業。後改名蚌埠壓縮機總廠。

1989年改制之後企業的走向不明朗,分崩離析。新組建數家壓縮機企業均源自於此。

2002年3月原蚌埠空壓機廠被河北新奧集團收購,更名為安瑞科(蚌埠)壓縮機有限公司

,2007年8月企業加盟中集集團。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共和國次子們

上 海 壓 縮 機 廠

1960年國家大力發展化肥工業,誕生於1940年的上海精業機器廠擴建轉產為壓縮機的專業製造廠,專業生產氮肥廠配套用的各種機泵,1966年改名上海壓縮機廠

。同時間段,上海大隆機器廠也開始生產循環壓縮機和各種化肥用泵。

上海鑄明鐵工廠改名上海第三壓縮機廠(1979年將壓縮機產品併入上海壓縮機廠)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上海壓縮機廠,中山北路903號

1965年,上海壓縮機廠、上海第三壓縮機廠和杭州透平機廠(後改名

杭州汽輪機廠)對螺桿壓縮機進行了摸索和研究。

上海第三壓縮機廠仿製成功排氣量為40m³/min,排氣壓力為2bar的40/2型螺桿壓縮機,成為我國螺桿壓縮機生產最早的廠家。杭州透平機廠也為大慶油田生產了一臺排氣量40m³/min的螺桿空氣壓縮機。

1971年,由通用機械研究所西安交通大學華中工學院上海壓縮機廠等19個單位組成編寫組,總結了我國壓縮機設計十多年來的經驗,結合國外壓縮機的發展情況,廣泛收集了大量的國內外有關資料、圖表和實例等,編寫完成《活塞式壓縮機設計》一書。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活塞式壓縮機設計》

1995年改制,更名為上海壓縮機有限公司,1997年與美國德萊賽蘭合資成立上海德萊賽蘭有限公司。2002年由於種種原因撤資,目前該公司已註銷。

共和國次子們

上 海 大 隆 機 器 廠

上海大隆機器有限公司,是創建於1902年民族工業翹楚的原上海大隆機器廠。是國內最早設計製造往復高壓泵和往復工藝壓縮機的企業之一。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1926年大隆機器廠遷至光復西路後的全廠面貌

上海大隆機器公司開發的ф816mm大型轉子螺桿壓縮機 ,是國際上目前最大轉子直徑的螺桿壓縮機,目前也只有德國曼、日本神戶制鋼公司等少數公司有此生產能力和技術。

2005年底按照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的戰略要求,上海壓縮機有限公司和上海大隆機器廠實施兩廠優質資產重組,成立上海電氣壓縮機泵業有限公司,2007年上海壓縮機制造有限公司與上海大隆公司順利完成了整合重組。

2011年更名為上海大隆機器廠有限公司。2015年1月中船重工711研究所控股上海大隆機器廠有限公司80%股權,上海電氣(集團)總公司保留20%股權,完成市場化重組。

共和國次子們

無錫壓縮機廠(錫壓)

由於本號讀者大部分接觸到的是動力用空壓機(螺桿/活塞/離心為主),再加上筆者本人確實也對其他型式的空壓機不熟悉,所以陳述這方面的內容會比較多,敬請諒解。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無錫壓縮機廠老廠址

無錫壓縮機廠(原無錫通用機械廠)始建於1955年,長期是國內壓縮機行業產品門類齊全,技術含量較高的壓縮機行業領軍企業。

1965年,北京國際機械設備展覽會上首次展出了幾款國外螺桿壓縮機。一機部要求錫壓廠參考國外產品自行製造螺桿壓縮機。為此還首次進口了瑞典PR365Ld型螺桿壓縮機及日本產KS2370型移動式空氣壓縮機各一臺用於研究。在整個60-80年代錫壓成為螺桿壓縮機國產化的主要推動者之一。

1966年,轉子型線為對稱圓弧型線的10m³/min螺桿壓縮機誕生,主要性能達到了進口樣機的水平。在同時期另有上海壓縮機廠上海第三壓縮機廠柳州第二空壓機廠等都有不同機型的螺桿壓縮機試製成功。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無錫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股權證

1983年引進阿特拉斯噴油螺桿機技術,1992年由無錫壓縮機總廠改制成行業首家股份制企業,更名為無錫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引進日本神戶制鋼無油螺桿技術。2003年引進韓國三星離心機技術、日本神戶制鋼工藝活塞機技術。

2011年發生兩件大事:一是日本神戶制鋼收購錫壓44.3%股份;二是錫壓老總和其所屬集團無錫威克老總在薩爾瓦多墜機身亡。PS:筆者在搜索以上兩條信息時,一條是神鋼官網關於收購的公告,一條是墜機事件,巧合的是竟然在同一天,毛骨悚然...

合資後的錫壓產品線得到了極大的豐富,研發上向大容量、高參數、無油方面發展,性能上向多介質、高可靠性、節能環保方面發展,產品以工藝壓縮機和離心式壓縮機為主。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無錫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現址

而一般動力用的螺桿機則由錫壓股份和所屬威克集團入股無錫錫壓配件有限責任公司,更名為無錫錫壓壓縮機有限公司負責。

共和國次子們

柳 州 第 二 空 氣 壓 縮 機 廠(柳 二 空)

在上世紀50年代末到70年代,柳州就已形成了相當規模的空氣壓縮機產業集群。建立了柳空柳二空柳微空等國有控股企業。

八十年代末到九十年代是柳州空壓機的輝煌時期,其中以柳二空最為耀眼,產銷規模一度行業排名第二位,柳空也名列前十以內。柳二空一家的銷售收入91年就近億元,而同時期的大型氣體壓縮機企業沈鼓89年剛剛過億元。

即便是到二十一世紀初期,整合後的柳壓集團在產品銷售收入上也僅次於上海壓縮機有限公司,近3億元位居第二位(僅排名空氣壓縮機企業)。

產業鏈完備,綜合實力非常強,柳州空壓機相關的從業人員近五千人。而隨著新世紀的到來,由於各種改制中的動盪和波折,柳州整體的空壓機產業逐漸沉淪並陷入困境,著實讓人扼腕嘆息。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柳州第二空氣壓縮機廠

50年代由原柳州製造廠更名為柳州第二空壓機廠,60年代起柳二空一直是無油潤滑空壓機的主要參與者,1967年就根據瀋陽氣體壓縮機研究所的圖紙試製成功無潤滑壓縮機。80年代製造生產的無油潤滑空壓機獲得過國家質量銀質獎多次獲得機械部部優產品稱號。(彼時的此類榮譽含金量還是非常高的)

80年代,柳州第二空壓機廠就與無錫壓縮機廠、上海壓縮機廠成為第一批開始製造螺桿空壓機的企業。而其同時也是第一批開始製造壓縮空氣乾燥淨化設備的國內企業。

可以說,就我們熟悉的動力用常規壓力空壓機方面,將上壓/大隆、錫壓、柳二空稱為“國產三劍客”並無不妥,但隨著國際品牌依靠雄厚的資本和技術展開各種形式的合資後,這一切都成了過去式。

1993年,柳空和柳二空組成“柳州聯合壓縮機制造公司”,這是一種鬆散聯合體。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柳州柳二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現址

1994年,柳州第二空氣壓縮機廠改製為柳州柳二空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同時與香港福來德滿公司合資創辦新合資公司柳州富達機械有限公司(柳富達)。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柳州富達機械有限公司老廠

1997年,柳空、柳二空組建“柳州空壓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柳壓集團)。2002年4月柳二空將柳州富達機械有限公司(柳富達)整體出售給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同時成立5年的柳壓集團解散,重新分立。

相較於出售給外資的柳富達以螺桿機方面的優勢獲得迅猛發展,成為柳州壓縮機新的龍頭企業。集團解散分立後的柳二空改製為民營,蹣跚前行。而柳空於2013年加入柳工集團更名柳工(柳州)壓縮機有限公司。

共和國次子們

北 京 第 一 通 用 機 械 廠(北 一 通)

現為北京京城壓縮機有限公司,曾是中國壓縮機重點企業,國內首家獲得核級資質認證的壓縮機制造企業。中國隔膜式壓縮機的創始人,曾在國內核電領域居領先主導地位。隸屬於北京京城機電控股有限責任公司(原北京市機械工業管理局)。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2009獲得國家民用核安全機械設備設計和製造許可證

但2014年以來的公開信息顯示,其總體處於虧損狀態,並在2014年有擬以不低於2.5億元出售京城壓縮機100%股權的消息出現,這個估值從另一角度說明如今的京城壓縮機並沒有太大的規模和有重要的技術和能力。

北京第一通用機械廠前身為成立於1926年的督辦京都市政公所修理廠,1959年公私合營更名為北京第一通用機械廠(北一通)。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曾經輝煌的“北一通”編寫出版的《機械工人切削手冊》

1962年,根據一機部下達的任務,在參考法國考柏蘭公司(Buton-Corblin S.A.)生產的A2CV-250型產品的基礎上,設計完成了G2Z-5/200型高壓壓縮隔膜機。

自1963年起又陸續完成了30餘種隔膜壓縮機的設計製造,至此成為我國隔膜壓縮機的龍頭企業。北京京城壓縮機有限公司開發出GD4系列大型隔膜式壓縮機是目前世界上排量最大的隔膜壓縮機之一。

七十年代中後期,北京第一通用機械廠僅通過樣本和一些資料的介紹,開始單螺桿壓縮機的探索,終於在1976年11月試製成功我國首臺單螺桿空氣壓縮機。並在八十年代引進了芝加哥風動工具(CP)公司的單螺桿壓縮機的設計製造技術。

為尋求雙螺桿空壓機的發展突破口,2003年收購了北京復盛機械有限公司30%股份,進入雙螺桿空氣壓縮機的製造和經營。

2002年改制重組為北京京城環保產業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傳承了北京第一通用機械廠優良的經營資源,2012年更名為

北京京城壓縮機有限公司至今。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北京798藝術區陳列的北一通1999年製造的燃氣壓縮機

共和國次子們

四川空氣壓縮機廠(川壓)

四川空氣壓縮機廠

是“三五”期間的“三線建設”項目,在“三線建設”的背景下,我國工業建設的佈局由沿海轉移到內地,為了與大型空氣分離設備配套(四川空分),給當時急缺的石油、化工、軍工、冶金工業提供裝備,國家計委於1966年1月14日正式批准建廠。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川壓廠由瀋陽氣體壓縮機廠分遷包建,數千沈氣和遼寧其他工業基地的職工和家屬背井離鄉,南下四川簡陽籌建(感嘆崢嶸歲月)。中間有一段時間由上海壓縮機廠包建。

1966年1月開始籌備,廠址最初選在自貢市郊,廠名定為自貢氣體壓縮機廠後改為四川氣體壓縮機廠。1967年8月改遷簡陽縣建廠,更名為四川空壓機廠。

1971年更名為四川空氣壓縮機廠,1978年3月驗收投產,後更名為四川華西通用機器公司

1982年2月,在通用機械工業局的具體指導下,由沈氣、上壓、北一通、川壓、錫壓組成籌備組,成立中國壓縮機聯合經銷部,由全國壓縮機行業12個重點企業組成。這就是之後廣為熟知的“壓縮機12家重點企業”。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翻拍自“川壓廠內部刊物”

2004年改制,更名為四川大川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至今。擁有5個控股子公司和三個工廠及一個省級技術中心。職工1200餘人,工程技術人員305人,享受國家津貼專家8人。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四川大川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現址

四川大川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目前主營大中型氣體壓縮機、增壓壓縮機。包括CNG母站壓縮機、大型二氧化碳壓縮機、循環氣、合成氣壓縮機等,屬四川省“8+1”重大裝備鏈企業之一。

共和國次子們

江西氣體壓縮機廠(江壓)

江西氣體壓縮機廠始於1951年公私合營後的贛州機器廠,1955年更名贛州機械廠,1958年更名贛南通用機械廠,1969年更名為江西氣體壓縮機廠,2000年企業改製為民營企業,更名為江西氣體壓縮機有限公司至今。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江西氣體壓縮機廠現址

江西氣體壓縮機廠在七八十年代技術力量處於行業前列,由此,當時的一機部指定江壓廠進行了很多新機型的研究生產。同時,也主持起草了數個行業標準的制定。

1978年,受一機部委託試製LG31-30/3.5螺桿式空氣壓縮機,為國內螺桿壓縮機設計製造的先行者之一,其礦用螺桿空氣壓縮機得到了較好的推廣使用。

1981年,再次受一機部委託研發無油潤滑空氣壓縮機,由此無油潤滑系列空氣及工藝壓縮機成了江壓產品的主要發展方向。1995年,PET吹瓶專用無油潤滑空壓機嶄露頭。至今,PET吹瓶專用無油潤滑空壓機仍是江壓獨居優勢的拳頭產品。

江西氣體壓縮機廠位於贛南蘇區,工業基礎薄弱,江壓能一路走到現在實屬不易。

中國空壓機史 | 那些伴隨共和國成長的壓縮機廠們!(合集)

“江壓冰棒”

一個有意思的事:在贛州當地人都稱江壓為“氣壓機廠”,而江壓,大概所有人都會想的是“江壓冰棒”,真的是冰棒!據說,江壓冰棒是當年江壓廠給自己職工的福利。由於效益好,所以“江壓冰棒”用料足價格低,口碑一直流傳到現在,當然。現在的江壓冰棒早不是江壓的產業了。

共和國次子們

南京壓縮機廠(南壓)

南京壓縮機廠是與錫壓、北一通等頭一批、同時期(1956年)成立的壓縮機專業廠。

南壓與船用壓縮機的淵源:自1964年起,六機部704所(上海船舶設計研究所)與南壓、上壓及滬東造船廠等單位合作,開始設計製造船用壓縮機產品。由此,南京壓縮機廠成為我國船用中壓壓縮機的生產主導廠。而上壓、沈氣是船用高壓壓縮機的主要生產廠。

1983年,南京壓縮機廠與西德紹爾父子機器製造公司鑑定船用空氣壓縮機許可證合同。紹爾父子公司向南京壓縮機廠提供船用空氣壓縮機的技術,使我國船用壓縮機得到國際船級社的認可。

國產滑片機開創者:1966年,南京壓縮機廠試製出YH一10/7型水冷半移動滑片壓縮機。1976年,南京壓縮機廠又成功研製出低噪聲滑片壓縮機。使我國滑片壓縮機的設計、生產水平有了提高。

1993年南京壓縮機廠公司制改革更名為南京壓縮機有限責任公司,後又重組股份制改制更名為南京壓縮機股份有限公司。

實際控制人擁有以南壓商標“順風”為字號的多家公司。如南京順風壓縮機有限公司、南京順風自動化控制系統有限公司、南京順風-派尼爾空氣和氣體淨化設備有限公司等,傳承脈絡逐漸模糊...

◆ ◆ ◆ ◆

...... 在中國國產空壓機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有太多企業和行業前輩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也取得了極大的發展,有些還活躍在我們身邊,有些則泯滅在記憶中,但無論如何,我們的企業不能只躺在曾經的功勞簿裡,沉浸在過去的輝煌中。

在當下的常規動力用空壓機,尤其是螺桿和離心,外資品牌已佔據大半江山,亟待國產空壓機發力。幸運的是,部分優秀的民營國產空壓機這幾年突分猛進,從技術和產品質量上取得了整體長足進步,擺脫了只能作為組裝廠的尷尬局面。

最後一句話:“重整河山莫待後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