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挖通這條河12萬人喪生,耗時11年,現在每年收入50億美元

新航路開闢之後,歐洲的船隊要想到達印度以及西亞等地區,必須繞到南非的好望角,這條航線時間成本和消耗巨大。那時候船還比較落後,搞不好就會船毀人亡,為了縮短路程人們決定開鑿一條運河,這就是著名的蘇伊士運河。

為挖通這條河12萬人喪生,耗時11年,現在每年收入50億美元

這條運河也是亞洲和非洲的分界線,它的最初開鑿甚至還要追溯到公元前13世紀。考古學家研究後認為:古埃及人早就開鑿了一條運河,但是後來卻廢棄了。18世紀拿破崙佔領埃及之後便想要開鑿運河連通地中海和紅海,不過他們在勘測的時候出現了錯誤,導致這個拿破崙的計劃未能順利實施。

為挖通這條河12萬人喪生,耗時11年,現在每年收入50億美元

19世紀時大英帝國如日中天,法國也知道自己在美洲等地競爭不多他們,他們便想要避其鋒芒,向東發展,打通蘇伊士運河對於法國顯得格外重要。1854年法國便開始計劃建造運河了,他們計劃運河開通之後向全世界開放。1858年法國組建了蘇伊士運河公司,正式開始開鑿運河,雖然法國人想出了這個主意,但是受苦的還是埃及人!畢竟法國不會派自己的老百姓前去挖運河,只能強迫埃及人穿越沙漠戈壁挖掘運河,在11年的時間裡,數十萬埃及人被徵調,先後12萬民工死於挖掘蘇伊士運河的工地上。

為挖通這條河12萬人喪生,耗時11年,現在每年收入50億美元

1858年運河正式開通,這項工程花費了1860萬鎊,是原計劃預算的2倍!1875年這條運河賣給了英國,隨後英軍進駐運河進行保護。不過這畢竟是一條國際航道,1888年君士坦丁堡大會宣佈:這條運河是中立區,無論是和平還是戰爭時期,必須要向所有國家船隻開放,英國不得將它用於軍事用途。埃及獨立之後,英國依然不願放棄運河的控制權。

為挖通這條河12萬人喪生,耗時11年,現在每年收入50億美元

二戰爆發之後,德國也想控制蘇伊士運河。隆美爾多次採取軍事行動但是均告失敗,最後德國空軍便開始進行轟炸。英國魔術師使用探照燈和反光片製造的光柱干擾德國飛行員的視線,使他們的轟炸精度大為下降,成功保住了運河的航線。1956年埃及收回蘇伊士運河,在中東戰爭中這條運河曾經一度關閉。

為挖通這條河12萬人喪生,耗時11年,現在每年收入50億美元

別看蘇伊士運河並不大,但是它卻堪稱是埃及的搖錢樹。每天都有各個國家的船舶通過,航行在蘇伊士運河上的船舶運輸的貨物佔到了世界海運貿易的14%,埃及政府每年依靠運河就能有50多億美元的收入,這可真是躺著數錢啊,比中東石油土豪賺錢還簡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