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做个小广告:我在喜马拉雅上开专栏啦,在喜马拉雅app上搜索"鸭梨是朵奇葩"就可以收听啦,欢迎关注和订阅哦~~

日本的伊豆群岛是伊豆半岛东南部一大片岛群的统称,如今属于东京都地区,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度假胜地。但是在公元1160年,这里却是远离朝堂不毛之地、流放之地。源氏一族仅存的嫡子——13岁的源赖朝开始了他孤苦无依的流放生活。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源赖朝出身于清和源氏,这清和源氏的祖先是日本第56代天皇——清和天皇。其子阳成天皇太不争气被迫退位,从而由皇室子弟降为臣籍赐姓为“源”。咱们上期说到的平正盛在朝堂上扬名立万的“讨伐源义亲”一役就是拉开了平、源两族争斗近百年的帷幕。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保元之乱

由于叛乱的源义亲被杀了,掌权的白河上皇又刻意的扶植平氏打压源氏。从公元1108年开始(大约是我国宋朝时期),源氏一族在朝堂上慢慢的沉寂了下来,直到1156年形势才出现了转机。那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保元之乱”,这个历史事件的始末我已经在探秘东瀛之武士阶级的闪亮登场(下)中详细的讲述过了,在这里就不累述了(要是不记得了就点击链接回顾一下吧~~)。当时的源氏家主源为义属崇德上皇一方,其子源义朝则属后白河天皇一方。双方交战后,后白河一派取得胜利,源义朝还大义灭亲,遵天皇之命杀死亲父源为义。但是源义朝并没有得到令自己满意的封赏,尤其是和同样在此战役中立功的平时一族得到的赏赐相比更是不值得一提,源义朝心里一直都憋着一口气。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公元1159年“平治之乱”爆发,以二条天皇为首的“亲政派”与后白河上皇的“院政派”起了大规模的武装冲突,平、源两族都参与其中。可惜源氏一族站错队了,险些被团灭,还是在平清盛继母池禅尼的求情下保住了小源赖朝的一条性命,这才出现了本文开始时的一幕:13岁的源赖朝流放伊豆蛭小岛。源赖朝是家中的三儿子还是嫡子,自幼在京都长大,备受宠爱。当时的伊豆土地贫瘠、经济落后是荒蛮之地。源赖朝被流放伊豆后,白天狩猎、晚上为父亲兄弟守灵。正是这孤苦无依的漫长流放生活养成了他坚韧的品格和超乎常人的忍耐力,可以说这就是日本版的“卧薪尝胆”。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在流放中,源赖朝深深体会到底层百姓的疾苦、下层武士的心酸、民众对平氏把持朝政的不满,在与社会各个阶层人士的相处中他学会了洞察人心、学会了与不同的人和睦相处的技巧、懂得了同伴的重要性、练就了一颗仁慈之心、一颗感恩之心。也是在这期间,源赖朝得到了伊豆豪族当家人北条时政的女儿北条政子的青睐。源赖朝心想,反正自己家族已经败落了,没有了后盾,所幸就投靠了北条家族,成为了北条时政的上门女婿。源赖朝正是依靠着北条家的势力和流放期间积累下的人脉,逐步建立了一支自己的武装队伍。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在源赖朝在组织关东武士集团的时候,曾经制定了这样一条规矩:“不重门第,不看血缘”,其实这正是咱们现在所说的“公平”原则,可别小看这一条貌似简单的规矩,这在当时极为重视门第、重视阶层、看重血缘的日本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这超前的公平理念果然帮助源赖朝笼络了大量的各阶层的武士,激发了大家的进取心。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三善氏

话说,平治兵败后,源赖朝虽然被流放,但是他是留了后手,在京都的时候源赖朝就已经培养了自己乳母的外甥三善康信为心腹。在他被流放后,三善康信每十天就偷偷的派人向远在伊豆的源赖朝汇报京都的大事小情。因此,源赖朝虽然远离朝堂,但是却将京都政坛上的一举一动都了解一清二楚,这才是真正的暗中观察!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以仁王

正所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时间一转眼已经是公元1180年,源赖朝已经在伊豆蛰伏了20年之久,他等待的机会马上就要到了。当时的平氏家族在朝中一手遮天,软禁天皇、打压同僚、对百姓施以暴政,各个阶层的不满情绪已经到达了顶点。这时,后白河上皇之子以仁王主动联络了源赖朝,想联合他一同出兵攻打平氏。

接到密令之后,源赖朝并没有急于出兵,因为当时的源赖朝与平氏相比还是太弱小了,所以,他选择了静观其变,等到天下群雄纷纷起事之后,他才打出了“以仁王令旨”的旗号,出兵讨伐平氏。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虽然在战斗中源赖朝的队伍不断的壮大,但他也不是次次都能取得胜利,有好几次都被平氏部队打的狼狈不堪。最惨的一次就是发生在1180年的石桥山之战。当时源赖朝的300骑兵与平氏麾下的3000骑兵正面遭遇了,300对3000结果可想而知,源赖朝惨败!300多人所剩无几,一路向东从海路逃到了位于千叶县的安房国,才总算是捡回了一条命。这次惨败对源赖朝影响极大,不过这也不是坏事,他充分吸取了教训:在没有做好万全准备的情况下,尽量避免与敌人进行正面冲突,强调以智谋取胜。在战略上求稳,战术上求快,不打则己,一打必胜。在两个月之后的富士川之战中源赖朝的这一战术优势得到了体现。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富士川之战发生在当时的骏河国也就是现在的静冈县,这次大战咱们在前文中也提到过,平氏派出了精锐部队迎战。源赖朝秉承着一贯的作风,不与他们进行正面交锋,选择了避其锋芒,将部队退守至富士川。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据说当时那场大战的经过是这样的:源赖朝退守的富士川地区水鸟众多,而且水鸟的叫声很尖利,能传音数里。开战时,源赖朝派了一支小分队用竹竿敲打水面,惊动了大量的水鸟,这些水鸟到处的乱飞乱叫。平氏部队听到声音以为源氏部队从背后偷袭,吓得落荒而逃,源氏不战而胜!我觉得这个说法太扯了,简直就是神话故事。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当时的实际情况应该是这样的:咱们在前文中也说过,在富士川之战发生的前不久,京都闹起了饥荒,平氏部队粮运不继、补给不足,导致军心涣散,再加上平氏部队中也有许多武士都是是来自关东地区,和源氏队伍里的武士都是老乡,开战前军中就已经弥漫着厌战的气息了。大战前夕,源氏部队中的一名武将为了抢头功而贸然接近敌军想要趁夜偷袭,一不小心惊动了水鸟。让平氏一方察觉到了,于是没有好迎战准备的平氏部队为了保险起见决定撤退,并不是被吓得落荒而逃。

探秘东瀛之从囚徒到将军(上)

虽然这次战术性退兵并没有给平氏部队造成重大的实质性损失,但是这再一次大大打击了已经涣散的军心。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平氏一族的主心骨平清盛也突然驾鹤西去,平氏的威势一下由盛转衰。反观源赖朝一方,正是意气风发的时候,他乘胜追击相继占领房总、武藏、相模等地。

源赖朝马上就能大仇得报了,不过之后的故事要下期才能继续啦,敬请期待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