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江畔幸福歌

三月,鹽井。陽光灑落在奔流不息的瀾滄江面,波光粼粼。

在芒康縣鹽井納西民族鄉納西村一家民居內,一位滿頭銀髮的老人正在給花澆水,見到記者一行,老人熱情地把我們引進了客廳,為我們倒茶,並端上點心。

老人名叫貢秋扎西,今年73歲,是納西村黨支部書記。記者圍坐在他的身旁,老人回憶起了60年前的點點滴滴。

瀾滄江畔幸福歌

貢秋扎西享受著幸福的晚年生活

“在舊西藏,我們一家四口人沒有自己的耕地和鹽田,父親在我4歲時趕馬幫去拉薩的路上病逝了,媽媽一個人在地主的鹽田裡背鹽水,僅能獲得收成的1/7,日子過得非常艱苦。” (下轉五版)

(上接一版) “7歲時我就給地主幹活,每天早晨就帶一塊餅子一竹筒水出去放羊,晚上很晚才回來。也沒有鞋穿,我就用牛皮繩把犛牛皮綁在腳上。”孩童時的生活成了他痛苦的回憶。

改變源自西藏民主改革。1959年春天,西藏正式開啟民主改革,廢除“政教合一”的封建農奴制,使百萬農奴獲得了人身自由。

“當時我家分到了9塊鹽田、2畝耕地、7頭牛。1972年,我加入了中國共產黨,成為一名國家幹部,先後擔任納西村黨支部副書記、書記。我真真正正成了自己的主人。”貢秋扎西笑著說。

如今,貢秋扎西一家人過上了富足安穩的生活。他的5個子女都有了穩定的工作。現在,住在400多平方米 (佔地面積)的新樓,房子裡的家電是一應俱全。貢秋扎西說,“家裡有三頭奶牛,種了四畝地果樹,加上種植青稞的收入和各種補助,2018年我家的收入有七、八萬元呢。”

“舊社會,吃不飽,穿不暖;現在,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想穿什麼就穿什麼。過去生病了只能聽天由命,而現在,醫療費用國家全報銷,村村有醫生,還能上門診治。不僅如此,村裡越來越多的群眾靠種植業致富,有的開了藏家樂和飯館,還有鄉村旅遊,我們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這讓我怎能不讚美我們偉大祖國,怎能不歌唱今天的幸福生活!”望著遠處靜靜流淌的瀾滄江,老人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