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过去,淮滨县张庄乡长埝村村民的全年收入,一直依靠着一季麦一季稻。2018年开始,在该村成立的联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引进了“稻虾共生”项目,依靠“一水两用、一田双收”,更多地村民在鼓起钱袋子的同时,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阳春三月,鸟语花香。清晨一大早,记者就带着美美哒的心情来到了位于淮滨县张庄乡长埝村的县联众专业合作社基地。

葛炳发是张庄乡长埝村因病致贫的贫困户。患有脑埂病的他,仅靠种植25亩农田维持生计。传统的“一麦一稻”种植方式,收入不高。如遇天气问题,管控不好,小麦容易得赤霉病、水稻易黄芽,经常遭遇“卖粮难”,收益不高又无保障,别说脱贫致富了。以前不养小龙虾光种水稻收入不高。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穷则思变”.在村两委和县联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引导下,葛炳发把自己的农田全部改种,开始从事稻虾共养,收入是传统种植收入的几倍。葛炳发告诉我们:“2018年,我的20亩稻虾田赚了8万元,今年还会更好”。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其实,葛炳发只是淮滨县联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受益的一个缩影。截止目前,该合作社共有社员232人,其中贫困户49户,带动1000多人增收。

时下,是小龙虾出货的最佳时节。淮滨县联众专业合作社的社员们前每天下午七点放网,第二天早晨五点开始收网,大家都想赶在市场供不应求的节骨眼赚上一笔。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淮滨县联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焦日光告诉我们:“主要就是减少小龙虾的养殖密度,留更多的空间供虾苗快速生长。现在的成品虾,大部分是去年的种虾或秋繁苗,我们只要将其养肥了,要坚决上市。留在虾塘中,只会浪费资源,而且对今年的新虾苗生长极为不利,造成严重威胁。”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据了解,淮滨县联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成立的当年秋季,5000亩稻田产成虾125万斤,每斤均价20元,合作社全体社员利润突破1800万元,成功并非偶然。该合作社想要通过稻虾共作,带领更多群众实现“撑杆跳”跨越,没有技术是不可能实现的。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我就通过水产局联系专家,来实地帮我看一下我们适合搞哪些不同的养殖项目,当时他看了我们的地块之后,觉得土地很平坦,而且地势低洼一点,有利于把水保持住,特别是可以利用淮河滩涂地的水源优势,建议我们可以尝试着稻田养龙虾这样的项目”,县联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焦日光说。

淮滨县联众专业合作社推广的稻虾共作复合种养模式,重点是将原先的“虾稻连作”改为“虾稻共作”,这一字之差,对农民的收益可是天壤之别:“虾稻连作”是种一季稻收一季虾,“虾稻共作”种一季稻可收两季虾。每年8月至9月中稻收割前投放亲虾,或9月至10月中稻收割后投放幼虾,第二年的4月至5月可收获成虾,如此循环轮替,将水稻种植、小龙虾养殖有机结合,达到小龙虾和水稻同步增产,产品品质同步提升的目的。社员现在收获的成品虾就是去年9月至10月投放的。

“虾稻共作”不仅增收,而且环保:稻梗变成养虾的饲料,虾的排泄物又成了稻谷的养料,每亩化肥用量可减少30%。

看到虾稻共作能给群众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淮滨县联众种植养殖专业合作社所在的张庄乡长埝村村两委大力支持,积极推进虾稻种养项目。

为了让社员获得更多收益,该合作社采取统一管理、统一种养、统一销售模式,吸纳贫困户入股参与分红,实现种养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三丰收”。

靠着稻虾共作这个项目,越来越多的人走上了脱贫致富路,更吸引了其他乡镇的注意。目前,“稻虾共作”已成为淮滨县产业扶贫重点项目之一,全县种植面积达到35000亩。

淮滨县联众专业合作社总经理焦日光给我们算了一笔账:“简单的算一下,我们种养结合这个模式做得好的,可以达到5000元的纯收益,做得不好的也可以达到3000元以上,和以前一比的话翻了几个跟头,老百姓自己心里面有本账。”

河南淮滨:“稻虾共作”让村民收入实现“撑杆跳”

“稻虾共作模式,让老百姓的米袋子更丰,农民钱袋子更鼓。”通过政府引导,合作社推进,提供技术、搭建平台,让过去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在广阔的田地里大有作为。这种种养模式正在成为淮滨县农民增收的新动力,也成为实现我县农业发展“撑杆跳”的法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