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垃圾债券之王的崛起与陨落,感悟P2P投资的本质与风险补偿

文 | 私行小学徒

读垃圾债券之王的崛起与陨落,感悟P2P投资的本质与风险补偿

01 P2P投资的种类

单从字面意思来看,P2P是指借助互联网技术将资金从个人借贷给个人的一种借贷模式。实际投资过程中,P2P产品的种类却不止于此。

虽然P2P平台经营模式各异,但借款人主体类型主要分为个人和公司。很多互联网平台上销售的P2P产品,投资的对象就是公司融资项目(下文皆指此类产品)

近期,不少P2P平台出现了兑付问题,再次把P2P推倒风口浪尖上。这让我想起了2008年的金融危机,想起了德崇证券、垃圾债券。

从产品特征上来看,垃圾债券与P2P产品有不少共同之处。这篇文章就是从“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的崛起与陨落来聊一聊P2P投资的本质与风险补偿措施。

读垃圾债券之王的崛起与陨落,感悟P2P投资的本质与风险补偿

垃圾债券之王:迈克尔·米尔肯

迈克尔·米尔肯:垃圾债券之王,《华尔街时报》评出的“最伟大的金融思想家,号称自J·P·摩根以来美国金融界最有影响力的风云人物。

02 垃圾债券之王的崛起

垃圾债券是一种非投资级的债券,也就是低评级公司债券,绝对不是字面意思的垃圾。

简单的说,大型公司发行的债券能获得较高的评级,但是一些中小型公司发行的债券评级往往比较低,但是这并不代表它们没有价值。在当时,一些面值1美元的低评级债券,价格只有30美分甚至10美分。

垃圾债券的投资是一门学问,需要的不仅仅是独到的眼光,还需要相信自己与投资的勇气。迈克尔·米尔肯想方设法的了解那些发行低评级债券的公司并精挑细选具有还本付息能力的优质公司,从中赚取了大量的收益。绝对可以称得上是另一种价值投资!

垃圾债券市场慢慢的形成了......

垃圾债券市场的爆发离不开杠杆收购的兴起,并购方需要的资金规模越来越大,而迈克尔·米尔肯有能力通过垃圾债券源源不断的为并购方募集资金。

毫不夸张的说,迈克尔·米尔肯就代表着资金,慢慢的也就掌控了这个市场,被称为“垃圾债券之王”!

03 垃圾债券之王的陨落

一个王者的陨落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讲的清楚明白,但是有两点印象深刻与大家分享。

1、贪婪

正如上文所说,迈克尔·米尔肯控制了垃圾债券市场,有绝对的话语权。在发行垃圾债券时,也许发行方只需要8亿资金,但是迈克尔·米尔肯会“劝说”发行方将资金提高到10亿,多出的2亿则去购买其他垃圾债券。一来能获得更多的承销费,二来也给垃圾债券市场注入流动性,让它看起来“非常活跃”。

2、贪婪

当募集的资金是用于杠杆收购时,迈克尔·米尔借口说投资人需要发行方提供认股权证来作为一种风险补偿。发行方认可并提供了认股权证,但是都进了迈克尔·米尔肯自己的腰包。

04 P2P投资的本质

从本质上来看,P2P产品也是一种贷款形式,募集的资金最终还是投向了公司。投资P2P产品最重要的就是关注发行方还本付息的能力。

收益越高、风险越大?这并不是绝对成立的。在早期阶段,迈克尔·米尔肯通过投资高收益债券获得了超额收益,而他的同事投资低收益债券反而出现亏损。

05 P2P投资的风险补偿

读垃圾债券之王的崛起与陨落,感悟P2P投资的本质与风险补偿

1、如果说银行存款是无风险产品,代表着100%的安全,那为什么还要购买P2P产品呢?因为收益比较高,高出的这部分收益就是承担额外风险的一种补偿。

2、对于一些可能存在较高风险的项目,一个较高的收益率作为风险补偿可能不够,在此情形下就会要求募资方提供担保。这是一种增信措施,是另一种风险补偿。

3、对于一些股权投资类项目,除了提供较高的收益率作为风险补偿外,往往还会要求募资方提供一定的股权作为风险补偿。

在长期来看,高风险债券贷款得以成立的唯一途径就是贷款人是否能部分的拥有被收购公司。以这种方式,财务上的成功所带来的利润就可以抵消不可避免的周期性贷款违约风险。

这一点至关重要!

试想一下,此类投资假如失败了,投资者会损失收益甚至全部本金;假如成功了,投资人只能拿到债券利息,与融资方动辄1倍甚至数十倍的收益想比简直天壤之别。

简单的说,在没有提供风险补偿的前提下,投资者根本没有必要去购买无风险产品以外的产品。

06 P2P投资的启示

P2P产品和垃圾债券一样都是高风险高收益产品,都是借贷产品。读完《垃圾债券之王》有以下几点和大家分享:

第一,了解资金投向。在互联网平台购买P2P产品,最重要的就是了解资金投向。对于资金投向不明的产品,个人建议避而远之,以免落入陷阱。

第二,了解风险补偿机制。除收益率外,要多加关注是否有抵押物或者关联方担保,确认抵押物的价值和担保方的实力。

第三,了解项目本身。融资方还本付息的能力,足够的来源是关键所在。

第四,远离股权项目,除非能获得部分股权。

感谢您的阅读,如有疑问评论区留言,我会尽快回复,热切盼望您的点赞、关注,此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