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彰显的是教育公平

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生招生入学的通知》,通知指出:民办教育学校招生纳入审批地统一管理,与公办学校同步招生,不得以任何形式提前选择生源,严禁违规争抢生源,“掐尖”招生,跨区招生,超计划招生和提前招生……

近年来,各地民办教育蓬勃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部分对子女教育要求比较高的家长的教育需求。但是,随着民办教育的扩张,对公办教育尤其是初中阶段的公办学校造成不小的冲击,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新的教育不公。

教育部: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彰显的是教育公平

在很多人看来,民办学校就是民间资本独立办学,独立招生,是公办教育的的有益补充,怎么会对公办教育造成冲击呢?但是现在很多所谓的民办学校,其实还是有一些公办教育的背景,尤其是一些名校背景。以笔者所在县城为例,有两所全国重点中学,这也是全区人民的骄傲,大家都以子女能考上这两所名校为荣。几年前,搞了一次改革,两所学校宣布各自成立“实验学校”,其实还是原来的地方,还是原来的老师,还是原来的领导,换了一块牌子,引进了几家企业,这个“实验学校”就变成了民办的了。

教育部: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彰显的是教育公平

既然是民办学校,就读的学生就不能享受国家的义务教育的收费标准了,学校自主收费,一年一万两千元,不包括书费,补课费,食宿自理。实验学校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暑假在公办学校招生之前进行招生考试,择优录取。于是,各乡镇,各市区,甚至全国各地的学子冲着全国重点的牌子纷至沓来,招考之际,人山人海。考上的家长欢天喜地,绝没有讲价还价,排着长队交钱就读没考上的家长找关系,走后门,千方百计取得交钱的资格。

这样做,直接伤害的是各乡镇的公办中学,优秀生源大量流失,接收的生源大多数是民办学校挑剩下的,变成家长口中的“学渣收容所”,导致升学率不断走低,形成恶性循环,办学规模急速萎缩,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衰败下去。

教育部: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彰显的是教育公平

不仅是生源,民办学校凭着雄厚的资金实力,大量从公办学校挖人才,高薪聘请公办学校的优秀老师,造成公办学校优秀师资的流失。前两年,南昌民办中学高薪从临川一中,二中聘请优秀老师的新闻闹得沸沸扬扬,引起江西省教育厅的重视,最后以文件的形式加以禁止,才算是勉强让“抢人才”的闹剧没有以前那么明目张胆。民办学校开出一年数十万高薪,给房子,一次性付十余年工资……优秀老师也是人,面对这样的条件,怎么能不心动?就这样,公办学校变成了民办学校的“师资培训中心”。

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实行划片招生,为得就是最大程度的实现教育公平,让至少同一片区的学生不论出身,不论家庭情况,能享受到相对公平的教育。民办学校的“掐尖”招生,犹如在平静的湖水中投下一粒石子,很多家庭的名校梦似乎得以实现。但是,我们要看到的是,公办学校优质生源,优秀老师的流失,造成乡镇中学几乎走到名存实亡的地步。对那些品学兼优,但又付不起高昂的民办学校的学费的学生,公平吗?在农村,一个家庭倾其所有供一个初中生读书不是笑话,因学致贫的现象屡屡发生。

教育部:严禁民办学校“掐尖”招生,彰显的是教育公平

民办教育只能是公办教育的必要补充,不能游离于政策之外,同样应该划片招生,不能“掐尖”招生,以免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公办学校是义务教育的压舱石,是教育公平的重要保障,在促进民办教育健康有序发展的同时,不能忽视公办学校的生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