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遇與挑戰並存,2019施工企業轉型升級路在何方?

機遇與挑戰並存,2019施工企業轉型升級路在何方?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已經進入一個新的時代,我國經濟已經由高速增長轉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於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能的攻關期。2019年的經濟趨勢是“穩中有變”,不僅意味著風險挑戰在加大,也意味著新的發展機遇,外部壓力將會倒逼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

指導建築業健康發展的綱領性文件——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促進建築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國辦發〔2017〕19號),明確要求從資質管理、招投標制度、工程承包模式、工程管理和監管、市場管理、用工制度、技術應用、工程建設標準、建築產業現代化和建築業“走出去”等核心領域推進建築業轉型升級,開啟了我國建築業發展的“新紀元”。對於建築業來說,習以為常的建築市場大拆大建,賴以生存的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高峰將一去不復還,遍地是機會的時代將慢慢遠去,轉而代之的是“僧多粥少”的競爭局面。

一、 新常態下傳統發展模式難以為繼

當前企業發展人工、材料、運營成本處於歷史高位,“營改增”帶來的成本增加,經營壓力前所未有;但是恰恰此時,市場需求在緩慢下降,新興的商業模式不斷碾壓傳統模式發展,大型央企和民營企業之間的競爭邊界日益模糊,傳統企業發展面臨著從未有過的困境。工程總承包(EPC)、全過程諮詢等工程模式的推廣及深化是各企業轉型的重要關口,積極擁抱新形勢變化,不斷融合傳統與現代,形成適應新常態下新的發展模式勢在必行。

二、 資產負債高企前行阻力倍增

很多施工企業秉承了高負債、高資產的經營傳統,揹負著沉重負擔在找活、幹活。在融資難、稅費重、勞動成本高等企業成本接近歷史高點的情況下,日漸被稀釋的利潤率已經很難支撐企業繼續負重前行。其癥結就是在這種思路下,企業的經營生產都是給銀行在打工,利潤的增長趕不上銀行利息的增長、趕不上企業經營成本的增加,導致資不抵債,企業運轉難以為繼。

三、 大量企業面臨“優勝劣汰”的巨大挑戰

伴隨整體經濟增速下滑以及中央政府對各地方政府性債務加強管理,政府直接投資項目大比例減少,更多的採用“引導性投資”方式引進社會資本進行投資,由此“大基建+PPP模式”應用成為潮流,而在這種環境下,佔據政府資源、資金優勢的央企建築公司迅速“跑馬圈地”,與各地方政府簽訂“戰略框架協議”,動輒千億級投資,加之金融機構對央企的資源性傾斜,使得PPP項目大量往優勢企業集中,加劇了行業兩級分化,強者愈強、弱者淘汰,行業重組步伐瞬間加快。政府投融資模式的根本性轉變,對建築業企業的競爭模式產生了巨大影響,民營資本的建築業集團、規模百億以下的建築業企業,如何面對生存挑戰成為首要問題。

四、轉型升級步伐加速,建築業企業將應對行業的根本性變革

在新型競爭模式下,建築業企業需要思考的不再是“改進”而是“變革”。以開設分公司、合作聯營等為特點的靠“資源關係”進行擴張的發展模式已經退出歷史舞臺,單一施工環節、單一資質競爭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從轉型升級方式看,一體化、綜合化、多元化、大型化,是建築業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五、經營管控不當成為企業利潤的隱形“殺手”

很多施工企業採取傳統的經營管理模式,企業組織結構和職能的轉變跟不上要求,致使企業管理和項目管理脫節,不能順暢對接。經過激烈拼殺好不容易獲得的一點合同,層層壓價最後就剩一丁點微薄的利潤空間,在高額融資成本、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材料不斷漲價的多重夾擊下,再加上管理稍有不慎,可能就會陷入虧損的境地,辛辛苦苦得來的合同最終給別人“打工”。

在發展的道路上,競爭力不強不怕,而拒絕變革才是企業最大的危機。在市場結構調整壓力凸顯,改革進入深水區的大環境下,作為施工企業,應當審時度勢,準確判斷髮展大勢,直面轉型升級的大邏輯、大格局、大趨勢。作為管理者,不能只看到眼前的增長,保持現有的競爭優勢,要考慮如何實現企業持續富有生命力,保持企業發展要有持續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