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人與人相處,為人處事要學會什麼,才能成就大事

論人與人相處,為人處事要學會什麼,才能成就大事

大家能看出什麼道理來嗎?

每個人生活在這個世間,都不是單獨存在的個體,人與人之間無論在生活上、在工作上、在社會上,都不可避免地相互打交道,為人做事都不能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想問題,要懂得換一下位置去看問題,這便是所謂的換位思考,也就是設身處地的為他人著想,理解至上。

換位思考是一聰明睿智的思維與處事方式,它不僅能讓自己開心愉悅,還會使人際關係融洽,社會關係和諧。如果每個人都能從自身做起,學會換位恩考,多理解你身邊的每一個人,理解他們的苦衷,理解他們的不易,體諒他們所處的困境和艱難。盡己所能地幫助他人,或者至少可以做到不落井下石,給於他們基本的尊重,那這個世界將會有很大的改覌。

論人與人相處,為人處事要學會什麼,才能成就大事

下面說一《三國演義》的故事,東漢未年,曹操在與袁紹作戰時,勢弱而處於下風,他的不少部下對勝利沒有信心,多和袁紹聯絡,以備曹操敗後好有退路。出乎意料,曹操經過官渡之大戰,大敗袁紹而獲全勝,將所得金寶緞匹,給賞軍士。於圖書中撿出書信一束,皆許都及軍士諸人與紹暗通之書,左右曰:“可逐一點對姓名,收而殺之。”曹曰:“當紹之強,孤亦不能自保,況他人乎?”遂命盡焚之,更不再問。

這則故事告訴我們,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始能寬容,站在對方的角度想問題,心量自然而然會放大。人與人相遇,需要真情;人與人相處需要真誠。做人要懂得換位思考,善待別人,能感受別人的難處,是關懷;能體諒別人的不易,是寬厚;能饒恕別人的過錯,是大度!贈人玫瑰,手有餘香,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做任何事情都要先進行一下換位思考,唯換位思考才能產生同理心,才能找到對方的需求,才能更好地理解別人並幫助別人,進而讓自已的付出能有個好的著力點。這樣做可以給自己減輕煩惱和痛苦,同時更可以給對方減少麻煩。最終是大家都很快樂,何樂而不為呢?換位思考是基本的道德教育,古往今來,從孔夫子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到《馬太福音》的“你們願意別人怎樣待你,你們也要怎樣待人”,不同地域、不同種族、不同宗教、不同文化的人們,說著大意相同的話。可見換位思考是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做到的事。換位思考是我們學會做人、學會做事的第一步。所以我們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要先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一下,如果我們自己都不希望這樣的事情發生,那麼我們就不要去做這件事。

諒解是一種寬容,一種體貼,一種理解。將心比心,設身處地,是達成理解不可缺少的部分,它要求我們站在對方立場上思考問題,從而在對方情感上得到溝通,它既是一種理解,也是一種關愛。在遇到不順心的事的時候,不要去埋怨,不要去指責,換個角度,換個思路,你會發現,世界大不一樣。人們常說:“要以責人之心責己,要以寬己之心寬人”。在現實生活中,在實際工作中,我們如果遇事都能夠學會換位思考一下,我相信心情就會好很多,煩惱就會少很多,教訓和經驗總結就會有很多,成長和進步當然也會快很多。人生道路很長,途中我們會遇到許許多多煩惱的事,這些事忽大忽小的困擾著我們,不論哪些事,都從不同的角度看,每一件事從不同的角度看,就會有不同的見解,考慮的角度不同,思維方式就存在差異。難能可貴的是在和對方相處的時候要懂得站在對方的立場,把對方的難處看在眼裡,然後多去包容表達善意。

論人與人相處,為人處事要學會什麼,才能成就大事

當然,人無完人,都有不足;事無大小,都有瑕疵;情無十美,都有缺憾。人與人,相互換位思考,彼此包容一點,更能拉近心靈;彼此大度一點,更能增進感情;彼此原諒一點,更能攜手同行。

寬容善待別人,是生活中至高無尚的美德。寸有所短,尺有所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缺點,不足為奇。一個人再優秀,如果沒有寬容的心,小肚雞腸,互不相讓,註定成不了大事,會失去很多朋友;寬容善待別人不是膽小無能,而是一種海納百川的大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