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晉史話:最讓匈奴恨之入骨的山西商人是誰?


三晉史話:最讓匈奴恨之入骨的山西商人是誰?


聶壹,西漢武帝時期人物,《史記》稱“聶翁壹”。雁門馬邑人(今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區),西漢武帝時人。著名的“馬邑之謀”的發動者。

馬邑之謀

聶壹的家鄉馬邑(現山西朔州)靠近匈奴,因為經商的緣故,聶壹沒少和匈奴打交道。一次次目睹匈奴燒殺搶掠之後,商人聶壹終於開始了他的復仇計劃。

當時,西漢已經進入漢武帝時代。文景之治,為漢武帝積累下豐厚的物質基礎。但一朝被蛇咬的後遺症,讓雄心勃勃的漢武帝踟躇在是戰還是和的兩難中。聶壹找到當時主戰的大將王恢,把自己的計劃一說,王恢樂的直拍大腿。隨後,計劃很快得到漢武帝的批准。這個計劃就是歷史上有名的“馬邑之謀”。


三晉史話:最讓匈奴恨之入骨的山西商人是誰?


引君入甕

於是,聶壹趁天黑跑到匈奴那裡。因為經常和匈奴人做生意,聶壹這張臉早就混成了通行證。見到匈奴的單于之後,聶壹說自己可以把守衛馬邑城的頭領幹掉,迎接匈奴大軍入城。單于貪圖馬邑城的財物,聽聶壹這麼一說,眼前頓時柳暗花明。於是約定,第二天以城頭上的人頭為進攻信號。聶壹回漢後,以一名罪犯的首級訛稱為馬邑長吏之頭,以示時機已至,引誘匈奴軍深入重地。


三晉史話:最讓匈奴恨之入骨的山西商人是誰?


功虧一簣

計劃本來順利進行,豈料單于在行軍之際,發現城野之間只見牲畜,不見一人,於是起了疑心。他派兵攻下一個碉堡,俘虜了一名尉史。該尉史揭穿了早已有三十多萬漢軍埋伏在馬邑附近的真相,識破陰謀的單于大驚退軍,漢軍設伏全無用武之地。王恢判斷形勢後,認為已經錯過了襲擊匈奴軍輜重的最佳時機,於是決定收兵回師,“馬邑之謀”遂以失敗告終。

因為圍殺單于失敗,漢武帝大為震怒,主戰的大將王恢被逼自殺。聶壹的處境很慘,單于那邊對他咬牙切齒,派人四處追殺,漢武帝希望落空,又讓他背了個破壞友誼的罪名。史書上並沒有明文記載聶壹的下場如何。


三晉史話:最讓匈奴恨之入骨的山西商人是誰?


曹魏將領張遼,或為聶壹之後

據稱三國時代曹魏將領張遼本來姓聶,正是聶壹的後人。《三國志》中提到張遼“本聶壹之後,以避怨改姓”,而從張遼的出身及其畢生表現似乎亦看不出任何商人家族的背景,由此推測,本來是“雁門馬邑豪”的聶氏家族,到了漢末已經不再是土豪望族了。而文中提到的“避怨”,亦有可能是聶壹自知得罪匈奴一族,在漢室又失去功勞甚至還闖下了滔天大禍(破壞漢匈和平),這個聶氏家族亦難以在馬邑一帶長住久安。這個家族的後人,可能不知在哪一代,甚至可能是聶壹本人就已經開始改姓為“張”了。後三國時期,誕生了聶壹之後:曹魏一代有勇有謀的大將——張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