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汉南区简介

我的家乡武汉经开(汉南区)给大家进行一下介绍,方便大家更加了解,后期我会多拍一下照片和视频。谢谢关照

汉南区,隶属于湖北省武汉市,地处武汉市西南部,三面环水,东南濒临长江,与嘉鱼县、江夏区隔江相望,北抵通顺河,与蔡甸区相邻,西面、南面以东荆河为界,并与仙桃、洪湖两市毗连。2017年,全区版土面积287平方公里,2017年常住人口21万人,辖4个街、4个国营农场、一个农科所、一个畜禽公司。2012年,汉南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并且获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城区”、“中国汽车零部件制造基地”。

武汉市汉南区简介
武汉市汉南区简介

汉南区古属云梦泽,为楚地。

公元前206年后,先后受制于江夏郡的沙羡县、石阳县、沌阳县。

公元606年划归汉阳县。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境内后属湖广布政司武昌府汉阳县。明代洪武九年(1376年)后属湖广布政司武昌府汉阳县。

清代,境内属湖北布政司汉阳府汉阳县。

中华民国初年(1911年),废汉阳府,置湖北江汉道、政府建道,境内属湖北江汉道汉阳县。中华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废道设行政督察区,境内属湖北省第一行政督察区蒲圻专员公署汉阳县。

1991年5月动工兴建,1993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在开发区设立湖北武汉出口加工区。

2013年12月,武汉市委、市政府决定由开发区整体托管汉南区,实施一体化发展,开发区规划控制面积由202.7平方公里扩大为489.7平方公里,下辖7个街道,人口近40万。

1949年5月前,汉南地区为国民政府汉阳县所辖新滩乡和合成乡,新中国成立后将两乡合并,成立汉阳县新滩区。1956年12月新滩区改称邓南区。1957年10月,孝感地区在邓南区所辖东城垸围堤垦荒,建立东城垸农场。1966年9月,东西湖农管局围垦汉南垸,建立汉南农场(即今汉南、银莲湖农场)。

1978年3月,东城垸农场划属武汉市,与汉南农场联成武汉市汉水南部的农场区,设立武汉市汉南农场管理局,以长江北岸、东荆河以南,划属汉南农场管理局管理。将原东城垸农场东荆河北岸的长江分场(现更名为桐湖农场)划属汉阳县(现蔡甸区),将东荆河南岸的南丰、东荆、王家寨三个分场合并成东城垸农场,将纱帽、乌金两个分场合并为乌金农场,将汉南农场分为汉南农场和银莲湖农场。1979年,境内的汉阳县邓南公社划入代管,设陡埠、大咀、邓南、水洪4个公社。

1984年政社分开,设立汉南区(1985年2月18日湖北省人民政府正式批准),政府驻地为纱帽,与汉南农场管理局合署办公,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成立汉南区后,将乌金农场的纱帽镇(自然镇)和程家山、朱家山两个大队合并设立纱帽镇。

1984年5月,陡埠、大咀、邓南、水洪4个公社改设乡制。

1985年在4个农场设立区政府办事处。1986年,撤销陡埠乡,所辖村划入纱帽镇;撤销邓南乡,设立邓家口镇,政府驻地为邓家口镇。1997年12月撤纱帽镇,改设纱帽街,街办事处驻地为原镇政府驻地。

2001年6月,撤销大咀乡,将大咀乡辖域并入纱帽街;撤销水洪乡,将水洪乡辖域并入邓家口镇。

2005年1月17日,设立湘口街道办事处,驻地湘口,管辖范围为原汉南农场和银莲湖农场辖域范围;设立东荆街道办事处,驻地东荆,管辖范围为原东城垸办事处辖域及原乌金办事处的部分区域;原乌金办事处东至长江干堤,南到纱帽河,西至蚂蚁河,北到汉南区与蔡甸区交界处的部分区域划归纱帽街道办事处,余下的区域与原东城垸办事处合并设立为东荆街道办事处。

2006年6月12日,撤邓家口镇,改设邓南街,驻地仍为南庄。2007年至今,汉南区行政区划未调整。

武汉市汉南区简介

区划详情

2012年,汉南区辖纱帽街道、邓南街道、东荆街道、湘口街道4个街道,乌金、东城垸、汉南、银莲湖4个农场及汉南农业科研所、坛山畜牧养殖场。全区有13个社区、53个村(队

武汉市汉南区简介
武汉市汉南区简介

这是1月份拍的,4月份回去建设进度还是比以前快多了,望早日通车。纱帽地区新建幼儿园,小学,初中,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