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課:加速實現 “課堂革命”

慕課,即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目前在全國高校開展教學創新與改革的過程中發揮著日漸重要的作用。可以說,慕課正在從社會傳統意識中的“視頻公開課”轉向一種可以動態更新的教學資料,引領了“書本升級”,實現了“課堂革命”。

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傳統書本在傳承智慧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從結繩為書到刻甲成書再到活字印刷,書本的歷史隨著技術的發展在形態上變得豐富多樣,承載的信息量也越來越大。發展到今天,慕課已經成為全新的“書”的形態,可以展示豐富的視頻學習資源,實現良好的師生互動和生生互動。慕課強調知識點碎片化和通過教學設計提升學習者黏性,還可以通過各種形式的補充來進一步豐富內容。基於這一切,慕課是教師在課堂上使用混合式教學、提升教學質量的“活的”教學資料。

清華大學最近上線了一門慕課《e時代的新課堂——在線教育概論》,授課教師包括清華、北大、華東師範大學等諸多對在線教育有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的專家。課程內容既有前瞻宏觀,又有實踐分享,為大家普及知識、答疑解惑。除了精心設計線上課程外,授課教師們還組織線上直播互動、線下翻轉課堂來對慕課的學習進行補充和完善。可見,慕課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資料,是可以持續動態更新的。在最近一次直播互動過程中,一位學員提出,現在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學生走出校園後面對的競爭異常激烈,我們如何用幾十年前的課本來教出適應現代社會的學生?顯然,用慕課這種動態更新的教學資料進行有效的混合式教學設計,就是破解之道。

在《e時代的新課堂——在線教育概論》這門慕課中,清華大學一位主講思政課的老師在分享授課心得時提到,他使用慕課進行混合式教學,學生反饋非常好。一名學生告訴他,很多思政課比較枯燥,但學習了這位老師的思政課之後,讓他改變了對思政課的偏見。思政課上,老師讓學生線上學習、大班授課、小班討論、完成課後任務。科學且用心的教學設計,讓課堂變得有聊、有料。

在慕課的運行中,有很多老師提問,要做混合式教學,就必須拍一門慕課嗎?其實不然。只要找到合適的慕課資源進行教學,就不需要重新拍攝。還有老師表示憂慮,使用別的老師的慕課進行教學,我是不是就成為助教了?通過上面這位清華思政課老師的例子,我們可以回答這個問題:用什麼資源進行教學,不是混合式教學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決定因素。教師自己針對實際情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設計,教學過程中將設計的效果發揮到最好,才是師生攜手、共同成長的最重要因素。慕課的應用、混合式教學的推廣,給教師和教學管理者帶來了很多疑問和挑戰,這需要大家不斷學習。

傳統書本從選題撰寫到付梓,是專著作者心血的凝結。然而,傳統書本受形式的制約,每位讀者無論知識背景是否有差異,學習能力是否有高低,拿到的都是一模一樣的出版物,並不會因為讀者的變化而呈現不同的內容。相比傳統書本的“千人一面”,慕課則將大數據技術用到了實處,通過對學習者畫像的深刻描摹,精準地為每一個不同的學習者個性化地規劃出不同的學習路徑,實現了學習的“千人千面”。

“千人千面”的背後是信息時代數字化教育的全新成果,慕課正是這個時代最為顯著的代表。藉助數以百萬計的學習單元和數以十億計的學習行為數據,計算機系統能夠根據數據挖掘結果,發現最適合特定學習者的學習方式,個性化推薦不同的學習內容,將應用傳統課本“滿堂灌”的教學模式轉向為更為科學的“個性化滴灌”,這是千百年來對於書本最為重要的創新變革。個性化的新書本是以人為本的實際體現,是將傳統“以教為主”向“以學習者為中心”的深刻轉變。慕課正衍變成為推動我國優質教育資源快速共享和流動的重要手段,為全國更多學習者提供“億人億面”的精神食糧。

眼下,各高校全力推進慕課發展,正是全面提升我國高校人才質量的重大舉措。未來,基於慕課開展混合式教學,將加速實現“書本升級”和“課堂革命”,為中國高等教育發展增添新的力量。

(作者系教育部在線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原載《光明日報》,有刪節)

《中國教育報》2019年04月15日第2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