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的太行山,呂梁山,太嶽山哪個在全國最出名?

美之度—傳播美的典範


山西的太行山在全國是比較出名的,其次呂梁山、太嶽山也有獨特一面。所以,每個山峰都有它的優勢與風貌,希望大家共同關注。

山西以山為名,東有太行山,西有呂梁山,南有太嶽山,北有恆山。先來看看太行山(北緯34°34'—40°43'、東經110°14'——114°33'),又名五行山、王母山、女媧山,是中國東部地區的重要山脈和地理分界線。讀作taihangshan。

太行山脈位於山西省與華北平原之間,縱跨北京、河北、山西、河南4省、市,山脈北起北京市西山,向南延伸至河南與山西交界地區的王屋山,西接山西高原,東臨華北平原,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餘公里。它是中國地形第二階梯的東緣,也是黃土高原的東部界線。再梁山,中國山西省西部山脈。呂梁山原指山脈中部的骨脊山(或稱狹義呂梁山),後成為整個山西西部山脈的總稱,自北而南包括蘆芽山、雲中山、關帝山、紫荊山、龍門山等,向西南延伸入陝西境內。北北東走向,南北延長約400公里東西寬80-120公里。呂梁山山脈北高南低,北段不少山峰超過2700米,南段降低到1000-1500米。主峰關帝山(孝文峰)海拔2831米。

再看看呂梁山為一自然地理分界。呂梁山以西為黃土連續分佈的典型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山地以東黃土斷續分佈。也是重要的分水嶺,山西為黃河晉陝界河段,山脈東麓為汾河谷地。關帝山、蘆芽山保存較多森林,2500公尺以上有發育良好的亞高山草原,為重要牧場。歷史上,呂梁山區為山西省經濟發展滯後地區,近一半的貧困縣在呂梁山區,是國家集中連片特殊困難地區。改革開放以後,利益於煤、鐵、鋁土等資源的開發,有不少縣摘掉了貧困帽子。

然後看太嶽山,位於山西省中部、太原盆地南部和臨汾盆地東北部,太行山和呂梁山之間。廣義的太嶽山又稱太嶽山脈,狹義的太嶽山指其主峰(也稱太嶽山,亦名霍太山、霍山,海拔2348米)。最高峰是靈石縣境之石膏山,海拔2532米(有資料稱其主峰牛角鞍2566.6米)。介休至洪洞間的主峰地帶,山勢挺拔,森林茂密,為山西省內主要林區之一,設有太嶽山國家森林公園。太嶽山主脈霍山,最早被稱作“霍泰山”,流變為“太嶽”,並擴展為整個太嶽山脈的總稱。霍泰山是《禹貢》冀州的鎮山,為當時中國五鎮之山中鎮,唐代還封“霍山神”,總領海內名山。著名的山峰還有綿山,因晉國介之推“割股奉君”的故事而廣為流傳,為山西省著名的道教勝地和旅遊目的地。太嶽山下的王家大院、山脈中部的石膏山的旅遊開發也有一定的知名度。








美景勝瑞


山西的這三坐山論名氣的話,不用問,肯定是太行山和呂梁山有名了,之所以這兩坐山比太嶽山有名,一來得益於一首歌;二來都是革命老區的緣故吧!不過太嶽山你也別小瞧,它也是革命老區呀!






著名山西籍歌唱家郭蘭英的一首《人說山西好風光》從上世紀五十年代唱起,一唱六、七十年,經久不衰,這首歌除了歌聲甜美外,還就是歌詞魅力無窮吧!因為美麗的山西自然風光就很有說服力,你聽!人說山西好風光,地肥水美五穀香,左手是太行,右手是呂梁…...這不兩個山就一下出名了吧!

太行山位於山西的東部,它是山西與河北、河南的界山,由於山高,也可以說是山西東部的天然屏障。在革命戰爭年代,老一輩革命家鄧小平、朱德、彭德懷、左權在這裡留下了光輝的足跡,建立了以武鄉為中心的太行山抗日根據地,太行山是英雄的山,雄偉壯觀,巍巍挺立,不僅給日本法西斯以沉重打擊,而且還灑下了左權等許多革命先烈的鮮血;太行山人民的山,純樸厚道,情意深長,與人民子弟兵建立了深厚的無產階級革命感情。之外太行山還是一本教課書,除了是革命根據地外,它還是我黨的最重要的宣傳教村,《老三篇》大家都讀過吧!偉大領袖毛主席著的《愚公移山》裡所提的山也是我們的太行山,可見我們山西的太行山名聲多么響亮啊!


下面再說說呂梁山。

呂梁山位於山西省西部,與山西省東緣的太行山大致平行,呈東北--西南走向,綿延400多公里,是黃河中游黃河干流與支流汾河的分水嶺。呂梁山脈的地質構造為呂梁背斜褶皺斷塊山地。向北伸為兩支,近東北方向為管涔山和蘆芽山,其東面為雲中山,東至雁門關與五臺山相接。中段為關帝山,主峰位於太原西方,海拔2831米,又名南陽山。為山西第二高峰。呂梁山也是英雄的山,著名的革命老區。戰爭年代,呂梁湧現出賀昌、劉胡蘭等傑出代表,有力地支援了中國革命。之外,呂梁山還曾是紅軍東征主戰場、晉綏邊區首府所在地,賀龍同志在此生活、戰鬥了11年。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鄧小平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都曾在此從事革命活動。1948年,中共中央向西柏坡轉移途經呂梁時,毛澤東在興縣蔡家崖發表了《在晉綏幹部會議上的講話》和《對晉綏日報編輯人員的講活》兩篇著作,明確提出了中國共產黨在社會主義革命時期和土地革命時期的總路線和總政策,為中國革命的最後勝利指明瞭方向。


而太嶽山,又稱霍太山,地處山西省中南部,東連沁潞高原,西降汾河中下游谷底,呈南北走向,海拔多在2000米以上,最高峰海拔2600米是山西省的重要林業基地。山中多泉,水源充足,是山西三大河流汾河、漳河、沁河的分水嶺。太嶽山也是英雄山,革命戰爭年代,曾是太嶽軍區所在地,老一輩革命家薄一波,陳賡等留下了光輝的革命足跡,為中國革命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近年來當地黨和政府非常重視旅遊業發展,根據紅色和自然資源非常豐富的特點,開闢了許多風景名勝,著名綿山,石膏山等風景區坐落於此。.


劍茗2


當然是太行山最出名,太嶽山是太行山的一部分。準確說,太嶽山脈,是太行山脈的一個支脈。太行山脈包括太行山,北京西山,恆山,五臺山,系舟山,太嶽山,中條山等支脈。

呂梁山與太行山同為華北四大山脈之列。與太行山同向並立。與古“幷州”的區域相合。這兩個山脈多處相連,僅一河或一路之隔。兩山互相依靠,互為支撐。在很多時候,呂梁山充當著太行山的“靠山”,彌補了太行山縱深厚度的不足,起到了輔助的作用。

太行山對於中華民族的作用巨大,至今一直沒有被人們充分認識到。我只說兩點 :

第一點 : 太行山懷孕育了中華民族。大家都知道,中國最古老的寓言故事,很多都發生在太行山南部,如羿射九日,夸父追日,女媧補天,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等等,這些故事都有具體的發生地,這絕不會是憑空產生的。中國人的老祖宗三皇五帝早年的社會實踐主要在晉南進行,那一帶隨處可見他們活動的痕跡。就連洪洞大槐樹也在太行山中的被稱為五鎮之中鎮的霍山腳下。人們被編成一串一串的,沿著太行八陘——這穿越太行山的歷史古道,分別被遣送到了全國各地。實例很多,中華五千年曆史,幾乎無不與太行山相關聯。

第二點 : 太行山對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局產生了重要影響。蘆溝橋事變後,日軍全面侵華,太行山成為中國軍民與日軍作戰的重要戰場。尤其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以太行山區為主要依託的敵後抗戰(115師,120師曾分佈在太行山區),一方面積小勝為大勝,大量地消耗了敵人。另一方面,我們的敵後抗戰大量拖住了日軍,使其無力全力對付正面戰場上的國民黨軍,避免了中國的亡國。注意,如果一旦中國亡國了,一直與日軍暗通款曲的蔣介石必定投日,八百萬蔣軍就會與汪精衛的軍隊一樣變成“皇協軍”,變成日軍在臺灣和朝鮮半島曾經的那樣,組建成二鬼子軍隊,日軍兵力至少翻倍。將如此龐大的地面陸軍投到蘇聯,蘇軍肯定頂不住 ; 投到太平洋戰場,美英也頂不住。那麼,二戰的結局一定是另一個樣子。今天的世界,就完全會是另一個樣子了。


山右1



12緣啟16


因為我是河南的,對於鄰居山西真的不瞭解,不敢亂下結論。

在這裡就把我們河南的太行山推薦個大家吧,

郭亮村,位於新鄉市輝縣,以奇絕水景和一條舉世聞名的掛壁公路而享譽中外。



八里溝,也同樣位於輝縣,同屬太行山脈。集奇、險、俊、秀、幽於一谷,號稱“太行之魂,中華風骨”。



南太行還有很多好玩的地方,寶泉、關山、老爺頂、秋溝等等等等,歡迎你們來做客。


喲孫漂亮


太行山,愚公移山,移的就是太行山和王屋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