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熟的盈利交易者如何面對期貨虧損?

今天在一個期貨群裡面看到大家都在討論虧損,引發了我諸多沉思和聯想,

‘如何面對虧損?’在期貨市場做交易虧錢了,是壞事嗎?

(好事或壞事通常不是絕對的,而是是相對的)在不同人眼裡就會有不同的想法、看法和做法。比如前些年社會大變革的初期(80年代到90代)隨著變革浪潮的風起雲湧、變革腳步的逐漸延伸,很多大型的國營企業紛紛加入到解體的行列,舊體制在多米諾骨牌的效應下,以分崩離析的方式迅速地瓦解了,同時,也打破了長期以來人們賴以生存“鐵飯碗”按部就班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模式。“變是唯一的不變”這一生活真諦,很具體又現實地擺在了眾多人們的面前,‘變’是社會經濟正在以人們過去不敢想、也想不到的速度發生‘鉅變’,‘不變’的是人們今後的正常生活還要延續下去,面對這樣社會經濟的變革,一些不願意隨著潮流變化而變化的人們也會隨著舊體制這座大廈的倒塌而消失,而另一些被逼到山窮水盡的人們,在適者生存地規律和法則的指引下,懷著無奈、疑惑和堅定的腳步,開始了對新生活的嘗試(嘗試可能會失敗,或許也是新的開始),他們在經過了嘗試、失敗,再努力嘗試的經歷之後,他們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生活之路,同時,又贏得個人財富的輝煌,試想,如果沒有當初的‘壞事’所逼,他們是不可能有現在的輝煌(當然,幸福不會從天降,他們也為此付出過高昂的代價)

所以好事和壞事通常不是絕對的,而是相對而言的。

期貨市場是一個充滿誘惑和高風險的市場,就是因為風險高,同時,也具備了它是高收益的工具。只要進入市場、參加交易,就必須要承當相應的風險,出現虧損的現象也就在所難免了。如何面對虧損?就是所有參加市場的交易者必須考慮的,即現實又嚴酷的課題。逐步成熟的交易者,面對虧損,他們會讓狂熱的大腦變的冷靜之後再細心地尋找虧損的原因,調整自己的操作理念和操作策略,重新在市場恰當的時機、恰當的位置,進行新的嘗試,逐步走出虧損的陰霾。而另一些不夠成熟的交易者,在出現虧損的情況下,不是積極細心地尋找虧損的原因,而是消極地為自己失誤所造成的虧損找各種理由,說市場對自己不公平,或者埋怨這個品種很妖氣,或者那個品種很猴氣.….。在這樣錯誤觀念的促使下,不能跟隨市場潮流變化而改變自己的交易行為,一味地把自己的主觀願望,凌駕於市場之上,忙亂而又沒有計劃的隨意操作,不斷地在市場交易中重複著過去的失誤,把‘壞事’轉化為個人的悲劇在交易市場中連續不斷地上演。孔子有這樣一段話,大致意思是這樣的;‘一個人只要善補自己的過失,他就不會有大的災難’。

很簡單的一段話,如果我們可以正確理解和運用到期貨市場的交易中,就可以避免在交易中大的損失。那麼,如何善補自己的過失?首先要認識和承認自己的過失,只有在承認和認識過失的基礎和前提下,才有可能及時準確地彌補過失。只有彌補了過失,才可以減少在期貨市場的交易中,大的損失或災難。孔子真是我們中華民族即偉大而又具有前瞻性的先祖,他們那個年代還根本沒有交易市場,可他的話,對我們後人來說,無論是做人,做事或者做交易,都會航標燈一樣,給出清晰準確的導航,使我們受益無窮。

如何面對虧損?孔子另外一段話也是可以為我們的交易行為指點迷津‘不貳過.不遷怒’不貳過,就是不要重複過去的過失(說著簡單,做著難,就是因為難,才要要用心去做)。不遷怒,就是自己的過失,不要遷怒與市場或別的理由。路就在每個人的腳下,如何抉擇,如何走????。期貨市場趨勢的車輪依然會繼續轉動,我們的交易行為也會延續,如何面對虧損的話題也會繼續延伸,‘壞事’能否轉化為‘好事’或者悲劇,也將在個人和期貨交易市場中繼續上演。

願期貨市場努力的你我都好!!

成熟的盈利交易者如何面對期貨虧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