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張瑞成

山西的古村落大多形成於明末清初,形成的年代較晚,這是由於山西曆來是兵家必爭之地。能夠倖存下來的古村落少之又少,而明清時期晉商發達,很多商人願意花費巨資修建宅院,距今時間相對較短保存尚好,在這片土地上曾發生的歷史事件及人物為古村落增添了更多的文化內涵,其中地名如人名,與生於斯長於斯的一代又一代人息息相關,地名承載豐富的文化信息,延續千百年的情感傳承,不會隨時間推移而消失。

一個長期形成的地名,其實就是那個地方的文化符號,是那個地方所有人情感所繫的標誌,即便遠在他鄉,人們也永遠不會忘記故鄉名字。我們常說珍愛鄉愁,尋找鄉愁,就融在地 名中. 試看今日之趙璧名稱之亂象,或曰:趙壁,或曰:趙北,撰小文,以正視聽。本文以平遙縣趙璧地名的前世今生來淺析地名元素符號的文化內涵。

趙璧最早始於何年尚無確切歷史記載,趙璧古名北堡寨,明朝時屬東南鄉泉樂裡。和珅編撰的《欽定大清一統志》西泉山寨【在平遙縣東南二十八里週三百歩又趙璧山寨在縣東南三十里週五百歩二寨四面皆有溝】.可見趙璧山寨要比西泉山寨規模大的多.清光緒八年《平遙縣誌》有一關五堡二寨,趙壁山寨在縣治東南15公里。平遙有九壁,嶽壁趙璧道虎壁冀壁馬壁侯壁郭兒壁曹壁閆壁。壁,垣也。

五胡入據中原,塢壁普遍興起,一般建在易守難攻之地,避戰防盜,起始於西漢,興於三國,兩晉十六國時期是我國塢壁的快速發展期和鼎盛期。

據村中老人口述,村內曾有塊照壁(龍壁).從本義理解,趙,疾行,超騰之義,少昊時期的東夷部落以鳥為圖騰,在以玄鳥鳳凰為氏族圖騰的族徽中,“肖”圖形應是表示玄鳥鳳凰,並供奉於右邊的神案上,左邊是疾行的人形,以示崇拜之氏族的職能。後來,趙也被引申為替帝王駕車的御夫,所以古時趙、肖、御三字同義互通。壁,恆也;垣,牆也。《素問.氣厥論》疾行,解釋為快速行走。趙壁合一起,本義快速行走的牆,當地方言牆走了,即牆快塌的意思。故而後輩筆誤寫“壁”字,長輩必大聲叱責。為避晦,闢底為王,有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之意。趙璧村名還需結合四周村名來認識,周邊村名泉源湖,五行屬水,而壁五行屬土,水土相剋,王代土,璧五行屬金,金能得水,水多金沉,強金得水,方挫其峰.聖賢自有中正之道,不亢不卑,不驕不謅,何得如此也!古人治學之嚴謹由此可見一斑。歷代平遙縣誌土玉不定,甚至同一版本圖文前後也不一致.筆者探訪一些村中年長者,幾乎異口同聲說是玉字,因為相傳很久以前趙璧村西神廟東面老柏樹下藏著一金馬鞍,平遙市樓金井有一金馬駒,金馬駒只有套上趙璧的金馬鞍才會動起來.這金馬鞍也算是天地間一靈物,視如璧玉珍貴,趙璧在諸壁中身份相當高貴,九壁中唯一以玉加身的村莊.細問其趙從何來,竟不得而知。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在民間,口頭代代傳承是老百姓記錄歷史的重要方式。名不經傳的鄉村競然有龍壁存在,這在平遙乃至全國都是極為罕見的,在古代龍是皇權象徵,所以古代龍形是不能隨便用的,老百姓家的影壁大多是福,吉祥圖案等等,龍壁一般用在與帝王有關的院落和佛寺。如平遙文廟博物館外的九龍壁,原是太子寺山門照壁,該寺奉祀佛祖釋迦牟尼成佛前任迦毗羅國淨飯王太子的塑像,因之古代邑人以皇家規格塑九龍祀之,平遙貴為龍興之地,漢文帝自此發跡,多次巡遊中都,是否來趙璧,無歷史記載,趙璧白雲寺究竟供奉何位大神享如此高規格待遇,這龍壁是否也如縣城九龍壁從別處移來,無跡可查。隨著龍壁的毀壞,如今殘留根基,只留下一個難解的迷。


康熙四十六年版《平遙縣誌》圖一圖二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用玉字璧。明末書畫家黃道周璧字小圖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乾隆版《平遙縣誌》圖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以及本村子夏功德碑圖,這子夏碑想來也是全村共列,相較墓碑一家之言,更是有力證物。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明萬曆張秉相墓碑圖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解放初,一九五三年秋季農業稅圖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以上皆是玉字底璧,這些都是與老人口述璧字相吻合的。趙璧至今仍有一些名稱如麻(馬)溝,假(駕)馬溝,馬鞍橋,廣池即飲馬池等諸多與馬相關的名稱,以及毀壞的馬王廟(馬神由來甚久,其中一種說法,相傳民間俗稱馬王爺,是西漢之金日磾,曾官拜馬監一職,對漢馬業興旺發達功勞卓著,後世民間奉為馬神,稱之為水草馬明王)。還有毀壞的龍壁下據說塑著一匹栩栩如生的白馬.以及金馬鞍的傳說.從前趙璧各堡都有很大的飼養場,談到馬,在古代除了用於生產生活,更多的是用於軍事,在冷兵器時代,一匹戰馬相當於一輛裝甲車,明太祖朱元璋說馬為國本。古代甚至一些官職以馬命名如洗馬,司馬,駙馬等,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趙璧出現諸多與馬相關的地名元素絕非空穴來風。而馬與趙聯繫最為要切的當數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上古以前直至一千多年前的中古,晉中地區森林覆被率仍達40%多,柳宗元亦有“晉國多馬,腹梢眾木”之說。晉中因地處山西中部而得名,歷史上晉中曾經是“林萌蓊日,汾水行舟”的富庶之地,戰國時平遙地區的中都方足布(戰國時期的平遙鑄造發行了記錄地名的“中都”方足布。中都方足布的具體鑄造地在今平遙西《三晉貨布考》曰:故址在今山西省平遙縣西雙林寺舊稱中都寺)。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充分說明平遙在那時就相當發達繁華,為趙之都邑之一,戰國時趙之邊陲,與魏毗鄰,後秦復取西河之地,又與秦毗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馬對草質和水清澈度的要求比牛羊駝嚴格多,要有大量森林,才能水草豐美,才能供養得起大批軍馬。山西煤都遍地是煤,而煤炭是植物的殘骸經過一系列演變而形成的,可見山西億萬年前不缺森林,就算是到上古當時的林木繁茂可想而知。只是經過連年戰爭等因素破壞,明朝時一再擴大屯田和晉藩諸王擴大莊田,大肆焚燒草木,闢坡為田,植被破壞,水土流失,逐成今日地貌之格局.古時地植地貌與今天天淵之別,今人很難想象,晉陽一帶包括平遙地處交通要衝,是北方馬踞輸入中原的必經之地,也是河西馬匹進入中原之前,必須在晉陽晉中一帶馴養,以適應中原的氣候環境,故有“晉國多馬,腹梢眾木”之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趙國騎兵鼎盛的,據稱有十萬之巨,號曰,趙國飛騎,滅中山,破樓煩,拒匈奴,何其壯哉!


圖一圖二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當時俱備發達經濟條件,能夠大量採購北方馬匹,惠濟河流過趙璧,水草豐盛,青青河邊草,趙璧一帶推測是馬場之一,馬溝有可能是夜間囤馬之處,此地勢便於隱藏,不易發現,是良馬絕佳的藏身之地,溝中有小溪流過飲水方便,假(駕)馬溝是馴馬場所,此處地貌,適合山地戰訓練,向北可進入源祠嶽壁較為開闊的水草地.順便提一句,古代戰馬多為閹割的公馬即騸馬,趙璧當地牧羊人都會閹割公羊,不知此種技術是否是由騸馬演變傳承而來,有待考證。


平遙有五堡二寨,趙璧山寨,“寨”的軍事功能更強,有安營紮寨的意思,與“堡”相比,堡側重於防禦,而寨則有主動進攻作用,做為拱衛平遙古城的要塞。不能只是自保,譬如探馬來報,敵兵從武鄉沁縣沁源已抵南胡,趙璧必於老翁溝遮胡一邊兩側懸崖暗設伏兵,做為第一道防線,此處必為趙璧一方設伏,當然不排除雙方合作。遮胡絕不可能單獨於此,你以為他傻呀!本來人丁稀少,分散兵力,此兵家大忌,遮胡寨空虛,敵會趁虛而入,得不償失。老翁溝遮胡一側,過去兩土門洞,高聳峻峭,叫什麼小西天,南天門(記不太清楚),是最佳設伏地點,甚至大膽推側趙璧與遮胡地界至少推進於此。事前備好弓箭,灰瓶,滾木礌石,滾油,火藥乃至土炮等,至今崖的兩邊仍殘留明顯的軍事痕跡,充分說明當時戰事之激烈.第一道防線衝破,沿小路撤入第二道防線,如果在古代老翁溝是一片湖泊,還須備好小舟,因為遮胡橋是近代產物,在古代頂多臨時架一座浮橋。撤下來兵士與第二道伏兵匯合即老翁溝趙璧一側南堡一線,兩道防線如果均突破,則拼死撕殺,消耗敵人兵力,萬般無奈走投無路才退守城堡自保。


村名即村的名片,包含了許多文化元素符號,文化要有延續性,正本清源,洗刷時光給它蒙上的塵土,還其本來面目,地名的替換與取消,顯然需要慎之慎之,如果輕率地將之更名,若干年後會有多少文化信息消解,小而言之,如同人常換手機,人脈朋友圈喪失貽盡,大而言之,如同失憶症,斷片斷代。至於說趙璧與完璧歸趙的故事是否相關,除了本故事發生在趙武靈王之子趙文惠王時,還有一個尚無定論的廉頗故里便在不遠的廉莊,則無據可查.趙璧一名傳承百年,今人之土玉相爭論,怡笑大方.“壁”就地形而言是原始之義,孰不知中國文化博大精深,有道是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才是決定戰爭勝負的關鍵。《北齊書.元景安傳》:“豈得棄本宗,逐他姓,大丈夫寧可玉碎,不為瓦全”。“寧可玉碎,不為瓦全”的高尚人格氣節正是壘壁文化、堡寨文化的魂魄所繫根脈所在。趙璧先人早有定論,毋庸置疑..先人的智慧,恰恰是為趙璧後世遺留的一筆寶貴財富.自當視如隨珠趙璧備加呵扶.趙璧是九壁中最為耀眼的一顆明珠,啟迪趙璧後輩,去探索博大精深的趙璧本土文化。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上東門甕城的歷史

張瑞成

平遙,一座有氣質的古城,內斂而質樸,蒼桑而厚重。“龜前戲水,山水朝陽,城之攸建,以此為用”。漫步小橋流水,閱盡魚翔淺底,舉首仰望奎星樓,頗顯爾雅儒學之風,東望城垣,太和甕城,固若金湯,壯哉壯哉!“太和”亦作“大和”,語出《易.乾》:“保合大和,乃利貞”。朱熹 本義:“太和,陰陽會合沖和之氣也。”天有法則,各依本質,順應自然,萬物祥和。

甕城城門外牆其右嵌一碑碣曰:甕城記。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甕城記》:“撫臺魏公有感,隆慶塞郡北數攻襲石州,乃布令近塞郡邑建甕城焉。時縣主周公誦然曰:“役大費繁則在一勞永逸乎!”於是徵為役募師臨,公徹制給邑金蕳撥才能次第綜理棟門煉灰燒甎運石俱如嶽,積工樂售巧後喜趨事,以萬暦乙未初夏起工至九月初十日稱苑報羅,其甕城週圍長二十三丈五尺,高三丈三尺,厚三丈一尺,密似營堅若鐵而云役大費繁者,今樂一勞永逸尤矣!鐵甕之固哉宜勒石以傳不杇。平遙縣知縣周之度山東朝城人,縣丞魏秉義山東營陶人,主簿寇崇禹陝西金縣人,安管典史汪東山東單縣人,舉人張豫河南詳符縣人撰,督修官範希中武正年雷學忠。萬暦二十三年九月初十日立”。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甕城記”展示了一幅明代中後葉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描繪了甕城修築的歷史背景、籌備過程、工期進展、甕城規模以及主要負責人員等。包涵了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是反映明代中晚期社會風貌難得的歷史實物見證。

甕城,為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可加強城堡或關隘的防守,而在城門外(亦有在城門內側的特例)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屬於中國古代城市城牆的一部分。甕城兩側與城牆連在一起建立,設有箭樓、門閘、雉堞等防禦設施。甕城城門通常與所保護的城門不在同一直線上,以防攻城槌等武器的進攻。中國古代城池中,甕城的設置興盛於五代和北宋時期,在曾公亮所著的《武經總要》中,第一次出現甕城的記述:“其城外甕城或圓或方,視地形為之,高厚與城等,惟偏開一門,左右各隨其便”。元朝時期為防止漢人據城反叛,曾令各地拆毀城池。直到明朝特別是中後期明政府與西北蒙元間的衝突從未停止過。

據晉乘蒐略:“隆慶元年九月,諳達寇山西。時邱富已死,趙全在少鹵益用事,尊諳達為帝。治宮殿,期日上棟,忽大風,棟墜,傷數人。諳達懼,不敢居。全乃為諳達言:[譚綸在薊鎮,善治兵,無輕犯薊。大同我馬可騁。]遂復率眾數萬,分道入井坪、朔州、偏頭關、老營諸處。邊將不能禦,遂長驅

破石州,殺知州王亮採,大掠孝義、介休、平遙、文水、交城、太谷、隰州間,男女死者數萬”。

石州,即山西省呂梁市離石區。隆慶後始更名為永寧。隆慶元年,諳達(即俺答汗)自河曲、保德入汾、石。陷其城,移攻汾陽,分兵至文水縣境,自陽峽入介休縣境,移兵平遙,所在抄掠。北蒙不斷侵犯,為保邊安民,近塞郡邑修築甕城迫在眉睫,萬曆二十三年,平遙縣主(知縣)周之度申請撫按動本縣民壯,修築東西甕城者三,棟門煉灰燒磚運石,皆以磚石壘牆,平遙城牆門洞全部為磚拱券樣,內設厚重的木製門扇。木製門扇還由鐵皮包裹,滿布鐵蘑菇釘,從而增加了門扇的剛度,減少了遭火器攻城門的危險性。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從初夏起工至九月初十日竣工,歷時近五個月。周長二十三丈五尺,高三丈三尺,厚三丈一尺,自是金湯鞏固,保障萬年矣!督修官都為三人,可見朝庭對修甕城相當重視,碑碣文由舉人張豫河南祥符縣人撰寫,短短162字,文筆簡練言簡意賅。這種文風與時代相吻合,在明代,官方和社會認可的八股文是典雅純正,而非怪誕浮華。說到周之度是一位相當有政績的知縣,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知縣周之度在縣衙大門外東側增修觀風樓一座。雲路爭先坊,在文廟前南城上,知縣周之度建。明萬曆二十五年(1597),知縣周之度於尹吉甫墓前豎了通碑,上書《周卿士尹吉甫神道碑》。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此碑碣可以看出,主官或佐貳官均非本地人,知縣周之度山東朝城人,縣丞魏秉義山東營陶人,主簿寇崇禹陝西金縣人,典史汪東山東單縣人,這是由於明代任官實行異地迴避制度。《大明律》確立了“流官注擬,並須迴避本貫”的原則,所謂“注擬”指的是按資敘官,“本貫”指的是本人籍貫,洪武四年吏部拔選時,“南北更調,已定為常例”,其意就是不允許本省人在本省做官,讓南方人到北方去做官,北方人到南方去做官。通過“異地為官”更有效地貫徹中央集權,防止官員在地方坐大,防範地方官腐敗,不致形成地方保護勢力,從而威協統治。防止利益衝突,讓朝廷的意志更好地貫徹延伸到郡縣基層,維護中央權威,防止地方割據。當然也有一定弊端,異地為官在歷史上強化了中央集權,卻嚴重壓抑了地方自治活力。官員任職於陌生的鄉土,風俗不便、情形不知,甚至語言不通,很難得到當地民眾足夠的信任和威望,必然降低地方治理水平。而且官員任期更迭頻繁,導致對一個地方剛熟悉,又轉一個地方,一定程度限制了官吏才能的最大發揮。短期官吏為出政績,出現一些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帶來一定的流弊。這種制度影響甚遠,直至現代,官員異地為官及其所體現的地域迴避仍是我國多年的縣鄉兩級基層官員任職的制度。

《甕城記》可以明確看出明代縣級機構官吏的構成,主官一人知縣,佐貳官有兩個,輔助知縣管理糧馬,巡捕等事,一是正八品的縣丞,是知縣的副手,是僅次於知縣的縣級官員。一是正九品主簿,在知縣空缺時或新知縣尚未到任前,一般都以佐貳官署理知縣的職務。縣的首領官為典史,未入流,即無品級。典史始設於元代,剛開始與縣尉並存,到了明代裁撤縣尉,只留典史,典史在一縣之中的作用是十分重大的,負責一縣的治安,輯捕盜賊管理監獄是他們的基本職能,在不設佐貳官的縣,典史兼領其職。知縣、縣丞、主簙、典史四職均由吏部銓選,皇帝任命,等級雖低,也可稱“朝廷命官”。《明史.職官志》載,全國共有一千一百七十一個縣,縣是明代的第三級行政區劃。知縣掌一縣之政令、刑名、錢穀等事,獄訟、治安、徵收賦稅等均須親自過問,《明史.職官志》載“凡賦役歲會實徵,十年造黃冊,以丁產為差。賦有金谷,布帛及諸貨物之賦役有力役僱役,借債不時之役,皆視無時休咎,地利豐耗,人力貧富,調劑而均節之,歲歉則請於府,若省蠲減之。凡養老、祀神、貢土、讀法、表善良、恤窮乏、稽保甲、嚴緝捕、聽獄訟,皆躬親厥職而勤慎焉”。雖然整個官吏體制中,知縣不過是七品芝麻官,但因其是親民之官,用今天的話來說是更接地氣,朝廷政令通達的基層組織,處於承上啟下的位置,歷來朝廷很重視縣級官員選撥。明代的知縣有“縣主”、“縣侯”、“縣尹”、“父臺”等稱謂,縣丞有“二尹”之稱,典史有“少尹”之稱。縣丞協助知縣管理縣政,主簿管全縣糧稅、戶籍。典史掌管緝捕、稽查獄囚、治安等。


平遙趙璧地名由來



《甕城記》為研究明代軍事歷史提供了更加確切的依據,對於研究明代中後葉社會歷史風貌、官吏制度及縣級建置提供了傑出實物範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