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這輪調控,最大的問題是很多公司的資金鍊出現問題了。大公司開戲多,應收賬款多,現在電視臺錢緊,付款慢。收視上稍有閃失,回款就是大問題。而網絡平臺現在也是看播放量,播得不好一樣付款不痛快。融資渠道不暢,該收的錢收不上來,資金鍊就成問題。”

“目前資本正在撤離影視市場,未來一兩年內幾千家影視公司會倒閉,影視公司創始人坐頭等艙、開party的日子不復返了,在選擇投資者的時候,也不是能騙就騙了。”

“(整個行業似乎處於一種缺乏有效資金支持的狀態,融資困難)儘管一些文娛類基金都在不斷推出LP(有限合夥人),但因為對行業前景不持樂觀態度,資金額也開始降低。”

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就在去年底的一次新文娛大會上,包括愛奇藝總裁龔宇,光線總裁王長田以及其他眾多大佬都點出了2019年影視企業面臨的最大問題——錢荒。

虧損,利潤下滑,資金鍊斷,這些問題成了困擾影視公司最大的頑症。2019年第一季度結束,A股影視上市公司都陸續發佈了2018年的業績快報或年報。經統計,主流的20家影視相關上市公司,其中只有4家淨利潤同比增長,16家下跌。20家公司2018年淨利潤總和為-58.21至-60.48億,整體鉅虧。

就在同一時間,還有兩家公司卻悄悄地在股票市場上改了名字,對於他們來說——錢荒的問題更為明顯。

說到這裡,我們必須科普一個股市簡單的小知識——這個知識雖小,卻能幫助您準確地識別那些上市影視公司中“最爛的一筐蘋果”。

根據證監會規定,當一個公司連續兩年虧損或者淨資產低於股票面值的時候,在股票名稱前就會加上“ST”,意為“特殊處理”,每天的漲跌都不得超過5%,用於警示投資者注意投資風險。

每年4月左右,上市公司都會向證監會提交財務報表,一旦連續3年虧損,就有退市的風險,在ST前面還會再加上一個”*”, *ST會被用於提示更高的風險。

今年3月以來,已經有包括印紀傳媒,海潤影業在內的兩家公司改名,相繼戴帽扣上了“ST”的字樣,如果算上去年已經被ST的中南文化,那麼截止到4月初,已經有三家影視公司不幸淪為了“差班生”。

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就在外界認為包括華誼兄弟,唐德影視等虧損較大的老牌企業已經岌岌可危的時候,其實早有一些影視公司幾乎是來到了懸崖邊上,距離粉身碎骨恐怕只有一步之遙。

1

從“錢荒”到ST


財務上不好看,很多公司在2018年接連爆出大雷,實控股東股權高質押及被司法凍結、資金鍊斷裂、債務違約、出現壞賬等現象普遍存在。有嚴重的,公司已經資不抵債,人走樓空,基本翻身無望。

就算是沒有虧損,實現盈利的公司,相比於往年也是“悲催”的。表面來看,第一季度光線傳媒預計實現淨利0.78-1.05億元,幸福藍海預計實現淨利1000-2300萬元,慈文傳媒則預計實現500-1500萬元淨利,都沒有虧損,但與2018年一季度相比,幾家影視公司一季度盈利幾乎一面倒地都出現了大幅度下滑,最嚴重的光線傳媒淨利下滑預計達到95%以上。

當然,我們已經討論過了,虧損也好,盈利下滑也好,其實都不算最慘的。上市影視公司中有兩家在這第一季度後已經戴上了ST的帽子,成為了“高危企業”。

3月29日,海潤影業發佈風險提示性公告:從4月1日起,海潤影業在新三板的股票簡稱變更為“ST海潤”,存在退市風險。

說起海潤影業,這個公司本身是從海潤影視中分離出去的,曾經是海潤影視的全資子公司。海潤影視則成立於2011年,曾出品過《一雙繡花鞋》、《玉觀音》、《小兵張嘎》、《亮劍》等諸多口碑非常好的電視劇。

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海潤影業從海潤影視分離開來,主要是以投資影視為主,其背後星光熠熠的股東引人注目,孫儷佔股6.13%,劉詩詩佔股4.38%,郭濤佔股4.38%,除此之外趙麗穎也是海潤影業的股東,佔股1.77%,還有高雲翔佔股0.9%——明星光環使得海潤影業一開始的發展風調雨順。

不過從2013年開始,情況起了變化。2013年到2016年期間,海潤影業連續四年虧損,直到2017年的時候投資了《大鬧天竺》,7.56億的票房使得海潤影業勉強維持了53萬元的淨利潤。海潤影業在2018年陷入低谷,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虧損4807萬,到2018年12月31日,海潤影業的累計虧損額已經達到1.18億元,歸屬於母公司的淨資產為-2449萬。


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淨資產竟然為負?不好意思,海潤影業為自己迎來了一頂“ST”的帽子。

海潤不是Q1唯一的一家ST公司,過了沒幾天,印紀傳媒就緊跟而上。

4月3日,印紀傳媒發佈公告表示,因公司主要銀行賬號被凍結及公司生產經營活動受到嚴重影響且預計在三個月以內不能恢復正常,公司股票觸及其他風險警示情形。很快第二天的4月4日,印紀傳媒停牌一天,自2019年4月8日開市起復牌。

復牌後,人們赫然發現“印紀傳媒”已經改名叫“ST印紀”,股票交易日漲跌幅限制為5%。

這樣的改名並不讓人驚訝,因為從2018年以來,印紀傳媒(又稱DMG)已經陷入了“虧而無可再虧“的境地。2月28日,印紀傳媒發佈2018年度業績報告:印紀傳媒的營業總收入為3.77億元,比上年同期減少83.70%,虧損達20.06億元,還有5億元的到期債務未清償。


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虧了20億,5億欠債立馬要還,這樣的局面幾乎無藥可解——不戴帽“ST”就是對投資人不負責了。據媒體報道,曾經做出《軍師聯盟》《杜拉拉昇職記》等作品的印紀傳媒,在2017年底的員工還有394人,但是公司4月3日晚間公告稱,因資金問題影響,致使2018年公司人員流失率超過80%,已無法給客戶繼續提供業務支持。

除了ST海潤,ST印紀之外,上市公司中還有一家ST中南,前身是中南文化,“資歷”要早於海潤和印紀,但是其實戴帽的歷史也很短,也不過是從去年11月開始。

5年前,彼時的中南文化還叫“中南重工”,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工業金屬管件的傳統制造業企業。2013年12月開始,通過對大唐輝煌、千易志誠、新華先鋒、極光網絡等公司的收購,公司轉型成為涉電影、影視劇、藝人經紀、遊戲的泛娛樂公司。


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可是,從2017年開始,鉅額商譽,大股東連續套現,影視行業不景氣,導致中南文化一落千丈。中南2018年第三季度實現營收2.78億元,同比下降25.59%;淨利潤為-6926.48萬元,同比下降267.77%,預計2018全年虧損8000萬-1.5億元之間。雪上加霜的是,從2018年8月起,包括副總經理,董事在內的八個高層人員紛紛同時選擇離職。

要知道,2018年中南還參投了《我不是藥神》和《一出好戲》,旗下還簽有劉燁、郭曉冬等知名藝人——不過這一切對於中南來說已經於事無補,眼下自然要想方設法先把ST的帽子摘掉。

2

“摘帽”有方,娛樂行業也曾救人


公司戴上了帽,離懸崖只差一步。從中國市場現狀來看,雖然ST算是高危,但是鑑於不同行業有許多公司都是戴帽之後依舊硬撐著,所以就算是文娛行業也見證過企業戴帽後持續經營,甚至騰挪翻身的案例——在過去,“錢荒”只是一時的,時間久了,總有些辦法解決。

比如現在的掌控著耀萊影城的著名上市公司文投控股,其前身就有一家公司叫*ST松遼。請注意,這家已經不是簡單的ST, 當年還是有*號的更為危險的*ST。

*ST松遼前身為松遼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系瀋陽軍區後勤部汽車修理廠。在2015年非公開發行實施完成前,*ST松遼持續經營不善,出現虧損,之後一直處於多虧少盈狀態,歷經多次重組均未成功,導致公司的經營狀況持續惡化,累計虧損進一步加大,“錢荒”無以復加。

但是2015年後,*ST松遼利用募集資金收購了江蘇耀萊影城管理有限公司及上海都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新增影城運營管理、影視投資製作、文化娛樂經紀和網絡遊戲研發運營業務。自此之後,公司不僅受益於影視行業上漲的高峰時期,而且找來了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投資基金成為了自己的控股股東——其後,文投控股便應運而生。

李冰冰、張國立和馮小剛等大腕都是股東,還綁定了成龍,投資了《功夫瑜伽》《鐵道飛虎》和《龍震四海》等影片,再加上旗下的耀萊影城,可謂風光一時。

不過,眾所周知,文投控股雖然擺脫了原來那個*ST松遼的殼,順風順水了一陣,但是其自身狀況最近又開始出現惡化。數據顯示文投2018年淨利潤大幅下滑,股價從1月份的22.19元下跌到最近只有5塊多,總市值只剩下100億上下。同時,公司掌門人綦建虹還突然離職,把危機留給了其他人。


資金斷,投資虧,業績負,影視行情下滑催生“戴帽”的ST影視公司



到了今年3月,文投控股也和其他上市公司一樣,面臨著兇險的第一季度。3月28日,公司第二大股東耀萊文化所持有的公司2.82億股無限售流通股及0.21億股限售流通股被杭州市江乾區人民法院輪候凍結,佔公司總股本16.35%。

從最早的*ST松遼通過資本運作翻身,再到現在文投控股二度陷入危局,中國影視企業起伏的落差之大,也著實令人“驚訝”。其中陷入ST往往是由於自身經營不善,而擺脫ST似乎有時候還需要“國資”救助,文投控股就是依靠北京文創基金一舉翻身——從現在的情況來看,ST中南似乎也在計劃依靠地方國資。

在“錢荒”的時節,國資成了大家的香餑餑,民企爭相擁抱。

2018年11月15日,ST中南發佈實際控制人變更的公告,公司股東大會審議通過了控股股東中南集團與濱江揚子簽署的協議,即中南集團將其所持公司3.89億股股份(佔總股本的27.59%)對應的表決權、提名權和提案權都交付給了國資背景的江陰高新技術創業園管理委員會,實際控制人已經不再是原來的民企法人陳少忠——或許,和很多陷入困境的影視企業一樣,國資的到來可以拯救危局中的民企,創造不一樣的氣候。

問題是,時過境遷,2019年已經不再是2015的票房元年和泛娛樂爆發之年,又有多少*ST松遼可以再次翻身變成文投控股呢?

除了上述三家ST中南,ST印紀,ST海潤之外,包括新文化、唐德影視、驊威文化以及當代東方等公司也出現了現金流為負或者淨利潤負增長的現象。如果不及時止血或者補血,說不定到了明年就會步以上三家的後塵。

資本大面積撤離影視行業之後,得到政府援助的影視公司目前只有華策一家,其餘公司要麼開始擁抱國資,要麼只能在融資難的大環境下,通過自救緩解壓力。陷入困境的影視公司也開始通過變賣資產或者借新債補舊債的方式來緩解資金壓力。

從現在看來,這個“錢荒”並不是單一現象,上市ST企業中出現了影視板塊的“生力軍”,如何“摘帽”暫時無解; 更多其他公司也有後續“戴帽”ST的風險,“錢荒”成了眾多企業共同面對的問題——究竟誰能夠逆勢上揚,擺脫困境,我們可以拭目以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