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紀念明朝的一位清官,這個舞蹈在黃河岸邊流傳了700年


撅老四舞是一種古老的漢族舞蹈,據考證起源於明朝永樂年間,融入了漢族民間的戲曲、雜技、遊戲、音樂等藝術形式。它動作幽默、滑稽,語言詼諧、風趣,內容豐富多彩,風格淳樸自然,集中體現了廣大漢族勞動人民樂觀向上、純樸自然的民族性格。

今年的正月初七,本計劃去曹縣桃源集火神廟拍攝桃源花供,他說定陶張灣有社火表演,就先去了張灣,又緊趕慢趕到了桃源集。桃源集火神廟前的民俗表演已經結束,午後的火神廟前只有三三兩兩的香客在燒香祈福。

唱戲的舞臺上只有幾個孩子在玩耍,廟前的“貴賓接待處”空空蕩蕩,捐款處也沒有了值班的啦。

只有一旁的花供棚下,依然是熙熙攘攘的遊客,爭著欣賞這“天下第一供”。

碰見一位打著花臉啃著燒餅的中年婦女,一問才知道她們是來自東明縣小井鄉的群眾,是受邀來桃源集火神廟會上表演“撅老四舞”的。

幾個表演的小夥子聚在三輪車上玩手機,他們從小受村裡人的影響,漸漸的學會了表演“撅老四舞”。

撅老四舞起初稱為抬老四,表演的時候用一根五六米長的粗木,由人抬著,老四坐在中間,表演多種驚險動作。由於浪費體力,表演不能持久,直至發展到撅車,才突破了傳統的表演模式,不僅節省了人力,而且可以邊走邊表演,增強了表演的驚險程度,拓展了表演空間。

表演“撅老四舞”的兩個女孩子在火神廟前休息,三輪車上是她們表演的道具。撅老四舞的表演以鑼鼓開道,撅老四手拿破蒲扇和長杆菸袋坐在木杆上,撅老四太太坐在木杆後面,管家一手拿旱菸袋一手舉一個尿壺,時不時地用尿壺喂撅老四水喝,引發得觀眾捧腹大笑。

“撅老四舞”於2006年被批准為菏澤市非物質文化遺產,相信有了這些青少年們的參與,古老的漢族舞蹈“撅老四舞”一定會一代代的傳衍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