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各地海歸組織負責人“晉商故里”尋找創業靈感

中新社太原4月15日電 題:中國各地海歸組織負責人“晉商故里”尋找創業靈感

作者 楊傑英

“晉商與徽商作為中國最大的兩大商幫,在歷史上非常有名。而這次能在‘晉商故里’與海歸群體一起分享創業故事,相互交流創業心得,對我而言是個非常好的機會。”“新徽商”安徽海歸聯合會會長高遠如是說。

15日,來自中國各地的海歸組織負責人,結束了為期兩天的“晉商故里”之行。在兩天的行程中,他們參觀了“晉商故里”山西省晉中市靈石縣王家大院,瞭解了晉商文化,尋找創業靈感,探討未來創業發展趨勢。

從明清兩代至民國時期,山西晉商縱橫中國商界600年,曾創造過舉世矚目的經濟奇蹟,其中離不開數代人的謹守誠信和改革創新。

1989年出生的太原海歸協會會員宋亨達告訴記者,“我的姥爺是晉中祁縣人,也就是清代金融資本家喬致庸的家宅——喬家大院所在地。在我小時候,姥爺就給我講‘晉商故事’‘晉商精神’,但那時候對這些其實沒有特別的概念。”

直到2014年,宋亨達從英國回到山西創業,才開始真正理解姥爺講過的“經商之道”。守著“晉商規矩”,宋亨達創辦文化公司,將英國一些優秀設計師的想法融入其中。

近年來,“煤省”山西為擺脫煤炭依賴進行經濟轉型,謀求把文化旅遊打造成戰略性支柱產業,改變產業格局,並著力改善營商環境。宋亨達坦言,這是回國創業發展的好時機。

“以前,對山西最直觀的印象就是煤炭,來了後感覺這裡的文化氛圍很濃。”香港四川青年會會長榮非第一次來山西,與他想象中的那個“煤省”不太一樣。他之前看過電視劇《喬家大院》,對晉商曆史有些許瞭解。這次參訪王家大院後,對晉商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

在瞭解山西當前的產業發展格局後,榮非建議,在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方面,山西可向四川成都取取經。“其實對海歸這個特殊的群體而言,當地的轉型發展,的確是個回鄉創業的好機遇。”榮非說,海歸青年可以為當地的轉型發展注入創新力量。未來,香港四川青年會也可以將川港晉三地的海歸青年聯合起來,就創新創業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合作。

與榮非有著相同感受的,還有深圳海歸協會副會長鍾靖靖。“此前,我印象中的新晉商就是‘煤老闆’,但這次來山西,對晉商有了新的認識,我從在山西做金融行業的海歸朋友身上,可以感受到那種濃厚的晉商精神。”回國創業已有16年時間的鐘靖靖,一直從事少兒美術教育行業。她認為,當前國內的創業環境非常好,鼓勵更多海歸能夠了解家鄉的變化,繼而結合當地的發展需求回鄉創業。

商幫文化是中華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誠信仁義”“先義後利”等理念不會過時。“作為山西人,我一直記得一句話:‘誠信走四方’。”2006年,太原海歸協會會員陳杰回到山西創業,目前從事金融行業。陳杰剛剛在晉中投資了一個醫療機器人項目,他比較看好人工智能和職業教育領域的發展前景。他認為,隨著山西的營商環境越來越好,海歸青年也要抓住機遇,多發揮自己的優勢。

“此次山西之行收穫頗豐,不僅學習了晉商的成功之道,還為全國各地海歸青年提供交流創業經驗的機會。”青島海歸俱樂部會長郭依澤在自己的微信朋友圈分享此次“晉商故里”之行的感觸。(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