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如何做好學校食堂管理?

眾所周知,管理好學校食堂是做好後勤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也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堅強後盾和前提條件。那麼如何進行學校食堂管理呢?

淺析如何做好學校食堂管理?

學校食堂管理

 一、 明確學校開設食堂的目的。

義務教育是公益性質的,開設食堂的目的是為師生服好務,保本經營。也必須以學生健康飲食,安全的基礎上服務與學生和老師。只有學生利益,沒有學校利益,是學校開設食堂的的前提和基礎。

 二、 管理學校食堂要落實做細。

1、 制定好學生食堂管理制度和細則,並落到實處。

從2002年起,就制定了各種食堂管理制度,向管理好的學校學校,整改不足之處,結合本校實際並對制度逐年加以修改完善和更新。相繼制定了《食堂衛生管理制度》、《食堂衛生制度》、《食堂從業人員職責》、《食堂消毒制度》、《餐飲留樣制度》、《物品採購制度》、《庫房管理制度》、《食堂人員值班制度》等。從管理人員到從業人員,從硬件到軟件,從原材料的採購到出售,多有章(法)可依,行之有效,易於監督和檢查。做到時時規範,事事規範,處處規範,是學校食堂管理制度化,科學化。

2、“安全責任重於泰山”是學校工作的第一責任,必須警鐘長鳴。學校飲食衛生安全必須設專人負責、監管,時時刻刻要高度重視。無論是學校領導、管理人員、還是從業人員,都不能有半點馬虎和掉以輕心,做到責任到人,加強指導和監管力度。每天要對食堂不定時地進行全面檢查。若發現問題,及時讓從業人員整改。如在檢查中發現未給碗筷、餐具消毒,留樣不規範,物品擺放不規範等。管理人員要及時給與指出,並讓從業人員及時整改到位。這樣食堂存在的問題就會越來越少了。

3、嚴把採購、儲存、索證(票)關。

食堂使用的調味品、大米、麵粉、麵條、清油、各種肉等,經學校班子成員多次考查,若符合安全衛生標準。有專營店送貨給學校(有經營許可證和衛生許可證),有專人驗收、登記(進貨臺賬)、儲存,以確保採購物品的安全衛生和質量,並索取出售物品人的票或證,然後把採購的物品按要求規範地放人庫房中。

4、嚴把加工關。

管理人員要嚴格食品、餐飲衛生安全要求和食堂管理制度。要求從業人員必須按程序對原材料進行擇、漂、洗、衝、加工、配製、烹飪,加工生熟食品的炊具不能混用,並保持清潔衛生。生熟食品、成品、半成品的加工和存放要分開且有明顯的標識;葷素食品分池清洗;待加工食品和直接入口的食品、原材料與成品食品要分開放。食品必須燒熟煮透,飯菜做好後到出售給師生一般不超過2小時半,嚴防食物中毒。

5、嚴把消毒關。

所有的炊具和學生用的碗筷要清洗乾淨、擦乾,放入消毒櫃中規範消毒、用開水煮沸半小時或用其它消毒劑按使用說明進行消毒後,才可以使用,以保證師生的健康。

6、嚴把衛生預防關。

⑴食堂操作人員每年必須到縣衛生局體檢兩次,凡患有傳染病的不得在食堂工作;從業人員上班時要穿戴整潔,著裝工作衣帽;個人必須講究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⑵學校定期對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訓,以提高他們食品安全意識和責任,確保師生的飲食安全。

⑶嚴格留樣、登記、保存,嚴禁出售菜涼,嚴禁學生吃野蘑菇、發芽的土豆、未煮熟透的四季豆以及剩飯剩菜等。

⑷做好“三防”工作,嚴禁採購“三無”食品。

⑸做好蛋奶的發放工作——特別是入口關,要求學生把奶倒入透明的杯子中,做到:一看(若有絮狀物,就變質了,不能喝);二聞:如有異味,也不能喝;三嘗:若奶的味道不正,更不能喝。反之,亦然。這樣就能把黨和國家的惠民工程做實做好,更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⑹學校制定出切實有效的預防食物中毒的方案。

⑺學校對食堂管理人員和從業人員嚴格管理,強化落實,並實行獎罰。

三、運用食堂管理系統軟件管理學校食堂

管理學校食堂也要與時俱進,貼近移動互聯網時代潮流,創新打造便捷的食堂就餐模式,讓科技融入學校食堂管理中,做到讓學校、家長、學生都滿意。

總之,安全問題很重要,餐飲安全更是重中之重,我們應時時刻刻把學生的餐飲安全放在心中,時刻不忘對學生進行食品安全教育,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校工作地正常進行,才能保證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為學生營造一個安全、和諧的學習、生活環境吧!也只有這樣,才能達到小學師生食堂管理的宗旨是堅持食堂的公益性,不是盈利,而是為師生提供優質的餐飲服務,確保食品、食物等安全衛生,為師生的身心健康打下堅實的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