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生活原型来说,红楼梦中只有她与贾母最亲!

按照生活原型来说,红楼梦中只有她与贾母最亲!

红楼梦之所以能成为千古绝书,写作上伟大的成就自不待说,最重要一点是一部谜书,正因为是谜书,才有那么多的人“前仆后继”探谜。

的确红楼梦这部千古奇书留下了太多的谜,而且研讨红学谜语,现在已经到了无孔不入的阶段了。红楼梦里每一个人的身世、来历,她们生活中的原型是谁,和贾宝玉的关系是怎么的、林黛玉的原型是谁,贾宝玉的原型又是谁?甚至他们说过的每一话,每一个人细小的动作描写、包括每一章的标题,里面提到的某些字眼等都有人在做研究。说雅一些是一探真幽,俗一点叫掏宝。

红楼梦像一座宝藏,充满文学色彩、充满艺术色彩、充满迷幻色彩的无穷宝藏,就像一个巨大的迷宫,设计者在不同的地方作了一些充满曲径探幽的编程,探险者们通过辛辛苦苦的努力,去把那些色彩斑斓的宝藏掏出来。

鄙人才疏学浅,只因喜欢红楼,痴爱红楼,也不由自主陷入其中,也想做一个探幽者。说自不量力也可。对于红楼的研究,只能说有些神往和热爱,但有否这个学识和能力,只能另当别论了。

从生活原型来说,红楼梦中只有她与贾母最亲!

之所以那么多人研究红楼梦,除了曹先生留下不少谜语,而且还存在不少版本和书名,就版本来说就有甲戌本、庚辰本、己卯本、梦稿本等十几种之多,就书名来说,有说石头记的,有说风月宝鉴的,有说红楼梦的。章回呢?有80回的,有108回的,有120回的,到底哪个版本、哪个书名、多少章回是作者的原意,恐怕谁也说不清楚,现在就连作者曹雪芹本人都有了争议。也就是说,千古一奇的红楼梦是不是出自曹雪芹之手,尚不能定。当然提出这种非议的,也自有他的道理,所以,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叫“一万个人心中,一万部红楼梦!

现在我们还是暂按约定俗成的东西来定论。红楼梦因为最早起源于手操本,是流传于民间的一本手抄本。我觉得在传抄的过程中,造成遗漏,缺损或改编都有可能,但目前能达成大多数人共识的是,红楼梦为曹雪芹所作,此书共120回,前八十回为曹先生亲写,后40回为高鹗补写。有大家评论说是高是伪作者。就是说很多程度上是篡改了作者曹雪芹的本意,这一点也是读者所不乐意的。

从生活原型来说,红楼梦中只有她与贾母最亲!

比喻调包计,调包计的始作俑者是王熙凤,但在贾家拥有至高无上权欲的贾老太太是知情的,甚至会冷酷到后来只顾宝玉的死活,自己的亲外孙女却弃之一旁不管不问,直至黛玉香消魂散,抱恨而去。如果这样安排,我觉得是有悖常理的,不可能是雪芹的本意。

根据几位红学大家的意思,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是清雍乾年间江宁织造曹寅的孙子,又名曹沾。雪芹的曾祖父曹玺的妻子是康熙皇帝的奶娘,康熙登基后,为报奶娘的哺育之恩,将江宁织造这块肥缺给了曹家,从雪芹的曾祖父开始,一直到他的父亲曹頫。这个争议又来了,那就是曹頫到底是不是贾老太太的亲儿子?

如果曹頫(红楼梦中贾政的原型)不是贾老太太的亲儿子,那贾宝玉就不是她的亲孙子,而黛玉是她的亲生女儿贾敏的骨血,自然黛玉才是唯一跟她是有血缘关系的,整部红楼梦中林黛玉才是她最亲的人!

根据这几大家言,贾老太太的亲生儿子叫曹顒,老夫人的丈夫曹寅过世后,她的亲生儿子曹顒填补他父亲的空位,继做了江宁织造,可没多久,曹顒病亡,康熙皇帝仍执念奶娘之恩德,又吩咐苏州织造李煦(有人说贾老太太是李煦的妹妹)在曹寅侄子中找出一个儿子过继给曹寅,继任江宁织造,所以,一方面表明,康熙对曹家的恩德,另一方面也表明,曹頫(即贾政)非贾老太太所亲生,那宝玉自然就不是老太太有血缘关系的亲孙子。

从生活原型来说,红楼梦中只有她与贾母最亲!

其实红楼梦是个真实的故事,是以生活中的原型为题材的,而且作者就生活在其间。正因为如此,才会写得那么生动、感人!历经过大喜大悲,奢靡繁华,才会有如此深的感概,可能迫于某种原因,故意将真事隐去,故小说中有“甄士隐”的名讳,同时也有贾雨村。(假语留存)其意是:真事隐去,假语留存,这也是“大家们”分析研讨的结果。

从生活原型来说,红楼梦中只有她与贾母最亲!

如果是按这个意思来理解,过去看红楼梦时留下的一些疑惑就慢慢梳理清了,略举一二。例如,既然贾政是贾老太太的儿子,为什么没有母子情深的那种描写,在宝玉挨打的那个场面里,看不出是亲儿子的样子,他们之间的描写显得很是尴尬,贾母和贾政之间有些不自然,尤其是在年节期间,他们母子之间的关系也不是那么亲近,相反有些客套。这是我过去的认为。

其二,林黛玉既然是贾老太太的亲外孙女,如果按照红学家们的观点,贾政非老太太所生,那黛玉就是她唯一的骨血,相比宝玉来说,黛玉更亲,是唯一跟老太太有血缘关系的人,那么在宝黛婚姻问题的处理上,老太太决不可能参与掉包计,那可是巴心巴肝的亲外孙女,怎么可能会置她的心尖肉的生死于不顾。去接受宝薛之间吹吹打打入洞房的场面安排呢?按照曹学芹的原意,肯定不是这种安排。那既是伪高鹗狗尾巴续貂的嘛,结果肯定就不一样了。毕竟他没有曹雪芹的经历也不具备那种生死离别、爱恨情仇、刻骨铭心的感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