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教出一个“好爸爸”?这四点是解决丧偶式育儿问题的关键

01、丧偶式育儿对整个家庭会有什么影响

在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很多人习惯于“男主外女主内”的思维方式,认为爸爸主要扮演在外赚钱养家的角色,妈妈主要负责家庭内务管理方面。

在这些爸爸的意识里,管孩子吃喝拉撒和教育都是妈妈的事,我主要负责努力多赚钱,给孩子好的环境和好的教育,他们才会有好的将来。

这种想法初看起来很有道理,物质条件绝对是家庭教育的基石,缺少不得。

但爸爸们似乎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孩子感受到爸爸的爱了吗?对孩子来说,比吃穿更重要的是,除了妈妈的陪伴,爸爸的陪伴也不能少。

如何调教出一个“好爸爸”?这四点是解决丧偶式育儿问题的关键

我们经常看到,在家庭教育中为数不少的爸爸似乎都成为了隐形人,经常缺席孩子的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妈妈们无论是在身体还是心理都承受了相当大的压力。

这种爸爸在育儿中缺失、妈妈以一己之力来承担孩子的养育和教育责任,就是我们所讲的丧偶式育儿。

在“丧偶式育儿”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在性格方面或有这样那样的缺陷,不少孩子变成了长不大的“妈宝”。

父亲代表着力量、冒险、勇气、坚毅等,这些都不是母亲所能给孩子的。

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曾说过:

“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对培养孩子有一种特别的力量。”

国外某心理学家曾经发现:一个人能够取得成就,20%取决于后天努力,80%取决于父亲的教导。

学校教育只是孩子教育的一部分,在孩子幼年时期,家庭教育更重要,只有学校和家庭配合,才能教育出更有未来的孩子。

我一直认为,孩子教育的好坏,不仅决定了孩子自身未来的发展层次,更决定了一个家庭未来的格局。

孩子如果缺少来自父亲的高质量的陪伴,会造成性格上的不健全和情感上的缺失。容易产生焦虑、孤独、叛逆等负面性格。

如何调教出一个“好爸爸”?这四点是解决丧偶式育儿问题的关键

显而易见的是,丧偶式育儿对整个家庭有很大的影响:既不利于夫妻感情的融洽,更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孩子需要爸爸的陪伴和关怀,爸爸的关爱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因此,教育好孩子绝不仅仅是妈妈们的责任,也是爸爸们的责任。

02、怎么才能改变丧偶式育儿,调教出一个“好爸爸”

做好爸爸其实并不难:一是要有积极参与家庭教育的意识;二是要身体力行配合做好家庭教育。

但很多人却被“工作太忙,没时间带孩子”这个理由所缠住,总说自己工作很忙,没办法照顾孩子,连周末陪孩子玩的时间都没有。

前美国总统奥巴马不管有多忙,每天都会陪女儿吃晚饭,他甚至在长达近两年的总统竞选生涯中,从没有错过一次孩子的家长会。

诚如很多爸爸所言,当前确实存在工作压力大、加班加点成为常态的事实,但爸爸们真的就完全抽不出一点时间陪孩子吗?

其实不见得,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有些没时间陪孩子的爸爸,在陪手机、陪网游上却发挥了鲁迅“挤海绵”的精神,总能挤出大把的时间来。

如何调教出一个“好爸爸”?这四点是解决丧偶式育儿问题的关键

在《奇葩说》第五季中曾经发生了感人的一幕,主持人让孩子们在“喜欢的玩具和让爸爸陪一天”这两者二选一的时候,孩子们无一例外都选择了要爸爸陪。

孩子们对爸爸陪伴的需求是如此地强烈,不禁让人感慨万分!

因为工作忙,这不足以成为爸爸不陪孩子成长的理由。

怎么才能调教出一个“好爸爸”,改变丧偶式育儿?在此建议妈妈们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多放手,允许爸爸犯小错误,更要学会鼓励。

面对笨手笨脚的“队友”,除原则性错误之外,妈妈们尽量不要去批评爸爸们,给爸爸们一个实践的机会,这样他们才能在家庭教育中轻装上阵。

给爸爸们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许,可以让那些隐形爸爸们更加主动参与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

2、在宝宝出生第一天起就要让爸爸参与育儿“工程”。

爸爸越早参与照顾宝宝,越能养成和妈妈一起携手陪伴孩子成长的习惯。尽量不要把大量的育儿工作都扔给老人,老人们也需要有自己的晚年幸福生活。

如何调教出一个“好爸爸”?这四点是解决丧偶式育儿问题的关键

3、满足爸爸实现自我价值的需求,让他在父亲的角色中找到存在感。

当爸爸长期陪伴孩子,孩子自然会和爸爸建立深厚的亲情,在情感上会对爸爸产生依恋。对爸爸来说,能在孩子身上找到存在感,就更有动力去陪伴孩子。

4、激发爸爸育儿社交的需求。

志同而道合,一个有着共同愿景和沟通话题的育儿社交圈子是一个不可忽视的能量场,比如大家在群内共同探讨孩子教育的话题等,能够促进和激发爸爸们参与孩子成长教育过程的热情。

03、只要你愿意,就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

在《奇葩说》中颜如晶说了这样一句话:

“人生是一部无法回看的电视剧:连续剧你不看,我们可以补,但孩子的人生是补不回的。”

我一个朋友曾经感叹:大家都说女儿是父亲前世的情人,可自己因为在女儿小时候过于投入工作中而疏忽了陪伴她,以致女儿长大后都对他这个爸爸感到有点陌生了,亲不起来。

他说,如果时光能够倒流,他会选择花时间去陪伴自己女儿的成长。

但他也知道,女儿小时候缺少父亲身影的这份缺憾恐怕是难以弥补回来了。

如何调教出一个“好爸爸”?这四点是解决丧偶式育儿问题的关键

亲子教育专家杨谨表示:

“事实上,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父母所发挥的角色各自不同。爸爸给孩子带来安全感,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孩子情绪更稳定,行为模式上更开放,更自信、更独立,更勇敢去探索周围的未知世界。和妈妈的爱形成互补,才能让孩子各方面均衡发展。”

因此,要想给孩子更完整、更健康的家庭教育,爸爸、妈妈一个都不能少。爸爸工作再忙,也得抽出一点时间来陪伴孩子成长,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需要你!孩子承载着家庭未来的希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