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部队 石井四郎

石井四郎(日语:石井四郎/いしい しろう

Ishii Shirō,1892年6月25日-1959年10月9日)是一位日本陆军将领,最高军衔为陆军军医中将,为日本细菌战体制的缔造者,同时也是细菌战部队——“731部队”创始人与部队长[1]

石井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的傀儡政权——“满洲国”境内设置“731部队”之基地,进行研究和制造细菌武器、对大量抓获的中国军民进行人体实验与活体解剖,至少有3000名俘虏被“731部队”以各种实验方式杀害[2],石井也在战间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于各地策划了多次细菌战攻击行动,如满蒙边界的诺门罕、中国战场上的常德、淅赣和美国西岸等等。

战后,石井以细菌战研究资料与占领日本的美国当局谈判,换取免除追诉细菌战罪行。1959年,石井因喉癌于东京国立第一病院去世。

731部队 石井四郎

石井四郎于1892年6月25日出生在千叶县山武郡千代田村,是家中第四个儿子。父亲石井桂出身于大名之后的华族[3],是当地的大地主,经营酿酒业[1],母亲千代为上田藩藩医之女[4],为其生下四男二女,其中长子石井彪雄于日俄战争时对203高地的进攻中战死[5]、两个女儿皆夭折、次子和三子则分别名为刚男和三男,皆于中国服役,分别担任陆军小队长和技师[6][7]

石井毕业于当地的千叶中学,之后先是就读金泽市旧制第四高等学校,毕业后经过三年的准备才考入京都帝国大学医学部就读[1][8]。1920年12月毕业后,石井志愿担任军医而进入了陆军,成为军官候补生。1921年,石井经过四个月的军官见习后晋升为二等军医(相当于中尉)[9],担任近卫步兵第3联队随附军医,1922年8月1日再转调至东京第一陆军病院任职[1][10]。1924年8月20日,晋升一等军医(相当于大尉)

[10]。1924年至1926年期间,陆军部又派遣石井进入京都帝国大学研究院从事细菌学、血清学、防疫学、病理学等研究[10]

石井在职场上的表现颇具争议,其频繁拜访时任帝大校长的荒木寅三郎,令他的同事不以为然,认为是借此“讨好一位权力人士”,以至于1927年荒木之女清子与石井结婚时荒木被石井的同事们取笑是得到了一个“赘婿”,而非嫁出了女儿[11]。另外值得一提是有关“石井发现流行性乙型脑炎病因”的贡献一说,此说尤以清野谦次博士对外散布而闻名,不仅该人在有关著作和采访中皆如此强调,连常石敬一这位以研究731部队而闻名的学者也引用此说[12],清野描述了身为助理教授的石井寻求身为教授的自己以及多位医界前辈去研究已造成重大危害的流行性脑炎,后来得到同意,成立了研究小组,也向京都帝大申请了4800日元的预算,不足者石井甚至自掏腰包,凑了1200日元。清野称在夜以继日的工作下,研究小组终于得出流行性脑炎病是因为一种病毒所致的结论,而在这些成功的资料上,石井“总是位居最前列的”

[13],然而经过美国历史学者肯尼思·波特(Kenneth L. Port)考证,此说很大程度上是编撰而来,特别是在石井研究的1924年,当时根本没有“病毒”的概念[14]。1927年,石井提交毕业论文《革兰氏阳性双球菌的研究》(グラム阳性双球菌について),获得博士学位[11]

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化学武器造成了惨重的伤亡,因此导致1925年6月世界各国推动签署禁止在战争中使用毒气和细菌武器的《日内瓦议定书》[15]。日本代表原田丰二等军医正回国后,将会议内容发表于《军医团杂志》(軍医団雑誌)上,石井阅读过原田的报告后,即认为日本有必要推动细菌战部队的设置[16]。石井日后还在说服中央时指出,使用细菌武器的成本很低,对于缺乏煤铁等资源的日本而言是最适合发展的项目,且与枪炮武器造成的伤者可以很快返回战场,细菌武器能够经由患者感染另一人,可从乡村传染至城市,且不会对建筑物或设施造成破坏等诸多益处[17]。除此之外,石井也认为因为目前军医系统已几乎被东大出身者把持,京大(石井的母校)出身者若想要出人头地,就必须创造新的兵种或组织

[16]

石井极力游说陆军中央派遣自己到海外考察,其参访目标主要是德国,以及从事类似研究的有关国家[18]。在许多文献中提及石井在1928年4月至1930年4月这段时间里进行了考察之旅,出访了许多国家与地区[注 1]——新加坡、锡兰、埃及、希腊、土耳其、意大利、法国、瑞士、德国、奥地利、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比利时、荷兰、丹麦、瑞典、挪威、芬兰、波兰、苏联、爱沙尼亚、拉托维亚、东普鲁士、夏威夷、加拿大和美国[18][21],谢尔顿·H·哈里斯还引用了北野政次的说法,称石井曾在麻省理工学院研究过细菌武器[22]。此外,石井为这趟考察之旅还变卖了家中大片山林和田地,也因此负债、生计逐渐窘迫,考察之旅也因此从一开始的自费中途转为公费[19]。波特同样对此进行考证,得出石井可能只有去过法国和德国的结论,其他国家的考察(包括去麻省理工学院等事)可能只是搭乘火车经过或是战后胡诌的[20]

1930年,石井从海外归国,此时的日本军部已因“皇姑屯事件”导致首相田中义一和军中高层辞职而重新洗牌,换上了一批更年轻、更具进取心的领导层,使石井的主张更能被接受[23]。8月,石井晋升为三等军医正(相当于少佐)[19],担任东京陆军军医学校教官,隶属于军医学校“防疫部”,同时兼任陆军兵器本厂干部[18]。石井在“防疫部”的上司为其旧识梶冢隆二中佐,而军医总监则是小泉亲彦(1933年又任军医学校校长)[24]。根据梶冢的证词,石井在回国后便大力鼓吹发展细菌武器,称欧洲列强此时都在准备细菌战,日本若不做准备将在未来战争中遭遇到严重困难,且细菌武器作为攻击性武器是非常有效的[25],其主张最终被日军参谋本部所接受,支持者包括小泉[注 2]、梶冢、参谋本部作战课长铃木率道、土肥原贤二[27]、陆军大臣荒木贞夫[28]、陆军部军务局长永田铁山

[注 3]等人,皆给予其相当的协助[30]

必须一提的是,军部起初对细菌战缺乏兴致,石井之主张所以能获得重视,很大原因是源于其1932年发明的“石井式滤水器”[31]。“石井式滤水器”的功能是过滤细菌的野战用大型滤水器,还在发明翌年获得天皇御览的荣誉[31]。“石井式滤水器”首先被送至满洲各地使用,并获得优良的实绩,因此在1936年获准作为正式的野战滤水器。石井以滤水器的供应和运作为中心,以“防疫给水部”的名目去取得预算和编制,随着滤水器逐渐广为配置到各部,石井即可进一步争取编成为独立部队[32]。前“关东军”参谋副长松村知胜曾回忆道:“某天,石井突然闯进来,强烈要求扩大和编列有关防疫给水的预算编制,为达到目的,他亲自舔食由人尿制成的盐,并当众喝下由污水过滤出去的清水。这样的举动终于惊动参谋本部上级,答允加强编制和扩大防疫给水部。[33]

石井将细菌战的研究分为A(攻击)与B(防御)两种,其中B的研究可在日本本土进行,但A的开发工作必须在日本之外,才能方便取得实验材料

[31]。1931年9月18日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关东军”占领了满洲,并在翌年建立了傀儡政权的“满洲国”,成为石井实验场的选定地点。1933年8月,石井在哈尔滨宣化街和文庙街一带秘密设置了细菌研究所(被称作“石井部队”,密称则为“加茂部队”),并于哈尔滨东南方拉宾线车站附近的背荫河建立附属的细菌工厂[34]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