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你还敢不陪孩子吗?

“老师,我的手破皮了。”一个小男孩眼泪汪汪地看着老师说道。望着他手上那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小伤口,管老师实在有些哭笑不得。“没事儿,你要勇敢。”这时,另一位小男生大方地拍着他的肩膀说道。这是发生在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怡和嘉园小二班一个真实的瞬间。班主任管晓晓老师说,这两个性格截然不同的男孩,前者明显缺少父亲的陪伴,而后者,父亲对孩子的教育参与的相对更多。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敢不陪孩子吗?

现在不少家庭的孩子,会存在父母,尤其是父亲陪伴缺失的情况。每当遇到这种情况,老师们往往会出面与家长沟通,呼吁家长重视这个问题。可能有的人不甚理解:我工作那么忙,家里老人带得也很用心,为什么非要让我多挤出时间来陪孩子,这不是“为难”我吗?对此,我们也与奋斗在教育一线的幼儿教师们进行了深入的沟通,为各位家长阐释亲子陪伴的重要性。

管晓晓老师介绍,在孩子0—3岁时期,由于基本上是待在家里,所以父母的陪伴在这一时期尤为重要。“父母双亲共同参与到对小宝宝的抚养与教育,可以有效促进他们的自理能力、自信心、语言表达能力的快速成熟。如果一味地把看孩子的任务交给老人,会发现孩子的抗挫折能力和自理能力,甚至表达能力都可能有所欠缺。老人往往见不得孩子哭,容易无条件满足孩子的要求,而且对孩子包办代替的比较多,和孩子沟通时语言表达能力没有那么丰富,这对孩子的日后成长都是隐患。另一种情况,如果孩子从小只有妈妈负责照顾,父亲参与得太少,也容易出现问题。孩子会非常地粘妈妈,尤其是男孩,性格会偏女性化,缺少男性坚强独立的特点,这是非常不利的。”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敢不陪孩子吗?

在管老师班里有一个孩子,从小就由妈妈带大,胆小内向,自主意识很弱,而且对父亲很陌生,甚至拒绝和爸爸单独待在一起。管老师建议夫妻二人先共同陪伴孩子一段时间,等到孩子和爸爸熟悉了之后,妈妈们尝试着离开房间去做其他的事情,一段时间后,情况就好很多了。当然,也有不少家长,尤其是父亲,在对孩子的陪伴上做得非常好,祁淑蕾小朋友的父亲祁海龙和蔡馨艺小朋友的父亲蔡文先生就是其中的代表。“这两个家庭都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由父亲承担起了照顾孩子的重任,而两个爸爸也做得非常好,不但在孩子的照顾和教育上很细心,而且也积极参加幼儿园组织的各项活动。”管老师介绍说。两位父亲也告诉了小编自己对孩子教育的重视,也特别强调作为父亲会给孩子带来和母亲不一样的影响。“虽然为了陪孩子,我减少了很多出差的机会,甚至在事业的发展上也有所牺牲,但是为了女儿的健康成长,我认为是值得的。”蔡先生说道。

有很多家长抱怨工作太繁忙,没有时间来陪孩子,管老师说,有的家长确实经常加班,经常在孩子入睡之后才回到家里,但是在早晨临走前,还是有一定时间和孩子交流的。家长可以在这段时间里夸一夸孩子的进步,欣赏一下孩子在幼儿园制作的作品等;周末和节假日,假如家长有时间呆在家里,最好趁着难得的机会多和孩子在一起;幼儿园组织的亲子活动,管老师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夫妻二人共同参加,一是增进家庭氛围,二是也和其他父母或者老师共同交流关于孩子的教育问题。

对于年幼的孩子来说,最重要的人永远是他的父母,父母的言传身教,将会给孩子带来最深的影响,是对孩子最好的引导!

看完这篇文章,你还敢不陪孩子吗?

本期名师嘉宾:西海岸新区第一幼儿园怡和嘉园管晓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