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更不願意提起他

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也不願意提起他

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更不願意提起他

唐朝,是一個偉大的朝代,也是我最喜愛的朝代之一,不是因為唐朝的繁華,而是因為唐朝不僅有明君,有女帝,有四大美女之一的楊玉環,還有著很多的英雄人物,他們的個性鮮明,能征善戰,在歷史上演繹了一段屬於他們自己的故事。

在我看來,唐朝的英雄中,有一個人不弱於秦瓊,而且他也是最委屈的一位英雄,戰死之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也不願意提起他。這是為什麼呢?

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更不願意提起他

隋朝末年,天下大亂,很多人舉起義旗抵抗隋朝的統治,但那個時候的隋朝雖然走向了下坡路,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還是有著很多的能人猛將在朝中任職,其中有一個人叫做張須陀,隋朝的名將,被隋軍稱為“戰神”。

在張須陀的身邊,有兩個人,一個是秦瓊,一個是羅士信,這兩個人是老鄉的關係。

現在很多的人可能不知道羅士信,可是大家一定知道羅成,羅成是虛構出來的人物,而他的歷史原型就是羅士信。羅士信這時候才十四歲,而秦瓊也才十九歲。秦瓊是通過正常渠道入伍的,而羅士信則是張須陀身邊幹雜活的小孩。

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更不願意提起他

張須陀接到了隋煬帝的命令,剿滅各地的叛賊,而羅士信幹煩了雜活,他想出人頭地,於是主動的找到了張須陀,告訴他:我想上陣殺敵。

張須陀看到羅士信,笑了起來,說道:你一個小孩家,鎧甲都穿不起來,去幹你的活去。

羅士信並沒有回去,而是找來兩幅鎧甲穿了起來,要知道那時一個鎧甲就是三十斤重,兩幅鎧甲就是六十斤。除此之外,羅士信左手還拿了兩個箭袋,裡面裝的慢慢的都是箭矢,右手則拿著一把長槍,這一套下來差不多也快有個一百斤了。

張須陀看到後覺得不可思議,但也不得不服,嘆息道:英雄出少年啊,你以後跟著我上陣殺敵。羅士信雖然年紀小,但是比秦瓊揚名更早,在秦瓊還是一個大頭兵的時候,羅士信已經因為戰功被楊廣知道了,還讓人把羅士信的畫像拿了過去。所以他們兩個組合在一起的話就是大兵和小將。

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更不願意提起他

秦瓊和羅士信到底誰最能打,這一點沒有定論,但羅士信肯定不弱於秦瓊。後來的兩個人協助張須陀打敗強盛的盧明月,接著追逐瓦崗寨的翟讓,讓翟讓望風而逃。

兩個小夥子的名聲也越來越大,李密投奔瓦崗後,給翟讓出謀劃策,扭轉了翟讓的敗局。有一次,李密對翟讓說:你聽我的作戰,我保證能夠滅掉張須陀。

接下來,翟讓去挑釁張須陀,李密、王伯當、徐世勣、單雄信等人負責埋伏,給張須陀弄了一個口袋陣。翟讓自然抵擋不住張須陀,當張須陀被帶到陣中後,迴天無力,戰死。

張須陀戰死後,隋軍根本不敢相信這個事實,畢竟張須陀在他們的心目當中就是戰神。張須陀戰死了,秦瓊和羅士信成為了裴仁基的手下,由於裴仁基帶著人背叛了隋朝,投降了李密,所以秦瓊和羅士信也成為了瓦崗寨的人。

秦瓊成為衝鋒陷陣的大將,羅士信成為了瓦崗寨的王牌,只要是打不過的人,讓羅士信出馬絕對能夠搞定。

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更不願意提起他

當王世充和李密硬碰硬之後,李密兵敗,瓦崗寨也解散了,羅士信作戰時候身中數箭,重傷被俘,秦瓊、程咬金也被王世充所俘。

在洛陽養好傷的羅士信,雖然受到了王世充的信任和重任,可是他和秦瓊程咬金一樣,覺得王世充是個小人,在這裡沒有什麼前途,所以決定投奔李淵。跟秦瓊和程咬金單槍匹馬的投降不一樣,羅士信是帶著自己手下幾千號兄弟來的,這讓李淵非常的高興,賞賜很多。

後來的羅士信在李世民的帶領下攻打王世充,羅士信攻陷洛陽城的千金堡,在這個地方的羅士信幹了一件很不人道的事情,屠城。這比殺降還嚴重,對於此,李世民嚴肅的批評了羅士信一頓,而且那時候的羅士信僅僅十八九歲。

王世充和前來救援的竇建德被俘之後,竇建德的部下劉黑闥繼續帶領著人對抗唐朝。

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更不願意提起他

李淵知道劉黑闥起兵後,派遣了大將去征討,結果因為天氣原因大敗而回。而劉黑闥也因此得勢,不久就把竇建德的地盤給收復了,就連徐世勣都沒法和劉黑闥爭鋒,在和他爭鬥的時候,全軍覆沒,隻身一人逃脫。

李淵看到劉黑闥做大,命令李世民帶人去滅了他,李世民帶著羅士信等人就來到了河北,經過一番戰鬥,銘水城被李世民佔領,讓王君廓拒守。這是一個非常關鍵的城池,進可攻,退可守。

劉黑闥看到銘水城被佔領,立馬集結全部的兵力圍攻銘水城,城中的王君廓根本沒有辦法抵擋,劉黑闥還分兵兩路,一路抵擋李世民的援軍,一路向城中挖地道。

對此,徐世勣說道:地道挖通之日,就是城破人亡之時。面對銘水城得與失之間,李世民卻問有誰代替王君廓守城?羅士信第一個站了起來說:我願意去。這一年羅士信二十歲。

此人不弱秦瓊,戰死後不僅沒有進入凌煙閣,李世民更不願意提起他

羅士信帶領二百人衝過層層包圍,進入城中,代替了王君廓,王君廓帶領著人馬衝了出去。本來羅士信是能夠守住城池的,但天有不測風雲,一連下了八天的大雪,李世民的援軍寸步難行,而劉黑闥部下沒日沒夜的挖地道,城破了,二十歲的羅士信力竭被俘,英勇戰死。

後來李世民當上了皇帝,還弄了個凌煙閣,羅士信沒有位列其中,李世民把羅士信葬在了洛陽後也再也沒有提起過,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第一羅士信的死是他的失誤導致的;第二羅士信的仇是被李建成報的。當然還有一點也應該算一個原因,羅士信太殘暴了。

如果你是李世民,你會讓羅士信位列凌煙閣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