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臨汾:抗日戰爭參加西北戰地服務團的洪洞人

“青春是人一生中極為寶貴的一個時期,也是不可長留的一個階段,青春充滿幻想給人們帶來了勃勃生氣,執著的未知欲,強烈的進取精神……我們把寶貴的青春獻給了人民,獻給了革命戰爭,獻給了親愛的祖國,獻給了自己的理想”93歲的楊國祥老人介紹,這是抗日戰爭年代著名的西北戰地服務團主要成員周巍峙為紀念西北戰地服務團而作的《美麗的青春--黃金似的生活》一文對青春的解釋。

有幸成為時代青年

2013年冬至前日,為證實原洪洞工會主席董德貴抗日時期的往事,筆者按動臨鋼宿舍區一二層住戶的門鈴,開門的是一位年輕的女子。“你找誰”、“楊天保”、“你走錯了,這裡不是楊天保家,”,隨著對話聲,站在女子身後的女士說,“天保是你爺爺的小名,官莊村裡人都這樣稱呼他”,並熱情地讓筆者走進了客廳。

寒冬也沒能改變93歲老人的多年養成的習慣--午休。女士自我介紹是老人的兒媳,女子是老人的孫女,知道筆者的來意,她叫起了剛剛躺下的老人。

山西臨汾:抗日戰爭參加西北戰地服務團的洪洞人

70週年時,老人收到了戰友寄給他的西北戰地服務團50週年的合影

戴著助聽器的老人體魄健康,眼睛聰慧。“17歲那年,就離開了村莊,對村裡的往事也只是聽老人說說而已”老人說,西北戰地服務團讓自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是1937年農曆四、五月份,母親因病去世,父親為還外債外出打工,將自己寄養在叔父家中,由於貧窮,中斷了學業,與叔父一起種莊稼”楊國祥說。到了農曆10月份,從太原撤下來的部隊在洪洞縣城停了下來,他與幾個小夥伴去看熱鬧,便有了當兵念頭。幾個人在回村的路上商量,第二天一起再到縣城找隊伍當兵去。

“當時約好第二天在官莊橋上集中”老人回憶。他吃過早飯便早早地來到橋頭,太陽過了響午,還不見幾個夥伴,肚子餓的咕咕叫。自己吃了早飯告訴叔父說到地裡幹活去,也沒有去,就這樣回去又怕叔父責怪,便橫下心向縣城走去。

在縣城碰到同村幾個年齡大點的人,同村的人穿著八路軍的服裝,告訴國祥,他們參加的是抗日遊擊大隊。他把自己的想當兵的想法告訴了同村人,要他們也帶自己參加游擊隊。

“游擊隊已經不招人了,西北戰地服務團還在招人,你又念過書,你去嗎?”同村人問。“只要能走,那都去”國祥回答。同村的人將他領到洪洞西北戰地服務團招募處見到了丁玲,丁玲告訴他加入西北戰地服務團是要吃苦的,他回答什麼樣的苦也能承受。

第二天,在洪洞入團的11歲的李百萬(1945年在延安首映“白毛女”大春的扮演者)和他隨西北戰地服務團到了趙城城,在趙城住了幾天,又有五、六個兒童加入西北戰地服務團,該團又到了馬牧八路軍總部所在地,平型關大捷的主力部隊115師也駐紮在此。

在馬牧,丁玲組織人員對參加西北戰地服務團的兒童進行了舞蹈和音樂訓練。建立了兒童隊,負責人王澤江,教員有張玉蓮、林國權等,丁玲看到他年齡偏大,身體僵硬,對音樂音符的理解也不好,便安排他做團通信、宣傳教育、編劇股的勤務,真正成了團裡的後勤。

進入臘月,西北戰地服務團在馬牧向總部和115師的八路軍將士進行了多場慰問演出。在馬牧期間,戰地服務團與上海救亡演劇一隊的賀綠汀、塞克、丁裡、歐陽山尊等舉行了聯歡和交流經驗。戰地服務團隨後在萬安住了近一個月,並多次為當地軍民演出。大約在1938年的正月二十左右,西北戰地服務團乘火車到西安。臨行前團裡將兒童隊併到總部政治部,考慮到今後演出的需要,將李百萬留到了團裡。“當時虧得當了團裡的勤務兵,要不在那一年就脫離了西北戰地服務團”楊國祥說。

大約在1938年年8月,西北戰地服務團衝破國民黨的封鎖,回到了延安。在八一建軍節,向黨中央和延安人民作了精彩的彙報演出。毛主席、朱總司令等許多開國元勳到場觀看。

當時在延安演出的主要劇目是《白山黑水》,到了1938年10月,黨中央決定西北戰地服務團到敵後根據地--晉察冀邊區工作。隨後彭真同志與西北戰地服務團全體會面,並介紹了晉察冀邊區的情況。1938年11月20日上午,日軍8架飛機對延安進行了轟炸,西北戰地服務團停止了所有劇目排練。晚上隨中共北方分局書記彭真踏上了向晉察冀邊區的行程。

西北戰地服務團全體經延川、清澗、綏德、米脂,邊走邊演出慰問,從佳縣渡口冒險渡過天險黃河到達了山西臨縣的尅虎寨,第二天就為當地群眾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

經過2天的行軍,西北戰地服務團到達了120師所在地嵐縣。彭真接見了團負責人周巍峙等人,安排了過封鎖線等事宜。賀龍師長和關嚮應政委也接見了全團所有工作人員並款待全團工作人員。120師戰鬥劇社演出了話劇《軍火船》以示慰問。

在抗日前線成長

“作為西北戰地服務團的勤務兵,雖然有點累,但卻很快樂”楊國祥說。人常說,人馬未動,糧草先行,而團裡的勤務,演出時要先行,演出後才收拾各類器材,經常是走在前吃在後,但全團幹部戰士沒有一個叫苦叫累的。

山西臨汾:抗日戰爭參加西北戰地服務團的洪洞人

老人指著照片說,這就是周巍峙

在120師將士的掩護下,12月中旬一個傍晚,西北戰地服務團從嵐縣出發,在忻縣(現忻州市)境內安全通過了日寇控制的同蒲鐵路封鎖線。全團穿過了大片的敵佔區、游擊區,行軍200餘華里,沒有一個掉隊的,於第二天凌晨到達宿營地。

經過幾天的行軍,在1938年末到了山西盂縣境內晉察冀邊區滹沱河邊的一個小山村休息了2天。西北戰地服務團在小山村迎來了1939年元旦。

西北戰地服務團從1939年至1944年10月,活躍在邊區三軍分區和楊成武領導的一軍分區的活動區域內。全團演出人員無論走到那裡都受到當地軍民的歡迎和鼓勵。“五臺山、平山、阜平、南婁山、北婁山這些地方記得清”楊國祥回憶。當時演出的劇目《反正》、《西班牙母親》、《光榮之死》、《侵略者末日》和京劇《忠烈圖》。周巍峙還創辦了《邊區文化》、《戰地》等綜合刊物。演出的劇目及創作的文學作品激勵邊區民前赴後繼,英勇殺敵。

1939年5月中旬,邊區軍民取得了大龍化戰鬥的勝利,全團演出人員和後勤興奮無比,通信股將將寫出的街頭詩張貼在北婁山街頭,王昆等女同志向楊成武司令員獻上了一束野花。

邊區軍民聽到日寇名將之花--阿部規秀被擊斃的消息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也激勵著西北戰地服務團每一個團員創作之情和演出熱情。李劫夫在那段時間寫出了威武雄壯的《騎兵進行曲》。

服務家鄉迎接全國解放

“過了1940年元旦,服從上級的安排”楊國祥介紹。離開了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西北戰地服務團的同志和戰友,到地方從事青年抗日救國會工作,活動在山西靈丘、廣靈、渾源等縣。在抗日最艱難的日子裡,邊區進行了“精兵簡政”,這三個縣域的工、農、婦、青救國會全部撤銷,統一改為抗日聯合救國會。

山西臨汾:抗日戰爭參加西北戰地服務團的洪洞人

說起往事,快樂無比

“我與戰友們在這三個縣域境內堅持敵後抗戰,一直到1945年日寇無條件投降” 老人回憶。1946年組織決定他與其他同志一起經張家口進軍東北,未曾想國民黨挑起了內戰,並搶先佔領了進軍東北的必經之路--張家口。後來組織又通知他們,將繞道山東,渡海進入東北丹東。

“那時思想單純,人還在邊區,心卻早已飛到東北” 說到此,老人爽朗笑了。

在邊區早就聽說王震將軍解放了晉西南幾個縣,需要幹部充實基層一線工作,特別是農村工作。晉綏邊區充實晉西南的幹部點名時,沒有他的份,而戰友卻向首長說明,“國祥就是晉西南一帶人” 並替他報了名。

1946年底,邊區抽調的幹部要充實剛解放的新降縣,當時他還在前往新降的路上,組織又將他改派到汾河西的臨西縣。

1947年初,到臨西縣報到後,組織上讓他出任該縣一區農會主席。到1947年年底,由於工作成績顯著,他擔任了該區區委書記。

“隨著全國解放,工作重點轉移到經濟建設,自己就沒有離開過臨汾”老人說。最後離休的單位是臨汾地區農機公司。

作者 王隰斌

相關鏈接:1937年“七·七”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全國人民的抗日浪潮風起雲湧,延安抗大的學員也都紛紛要求提前畢業開赴前線。 丁玲與吳奚如提議組織一個戰地筆者團,開赴抗日前線進行戰地採訪報道。她提出的工作口號為:“只要很少的人,花很少的錢,走很多的地方,寫很多的通訊。” 這個消息傳出以後,抗大的同學們紛紛要求參加,很多人找到丁玲強烈要求加入戰地筆者團。

他們的舉動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支持。經上級研究決定,將原擬組成宣傳隊的抗大四大隊和正在準備成立的戰地筆者團合併,組成戰地服務團這樣一個綜合性的文藝宣傳團體。 毛澤東曾先後幾次找丁玲談話。毛澤東說:“這個工作很重要,對你也很好,到前方去可以接近部隊,接近群眾,宣傳黨的政策,擴大黨的影響。你們在宣傳上要做到群眾喜聞樂見,要大眾化,不管是新瓶新酒也好,舊瓶新酒也好,應該短小精悍,適合戰爭環境,為老百姓所喜歡,要向友軍宣傳我黨的抗日主張,擴大我們黨和軍隊的政治影響。” 對於毛澤東這些重要而具體的指示,丁玲都向團員們一一作了傳達。

當年8月12日,一個以宣傳抗戰為主的西北戰地服務團(簡稱“西戰團”)誕生了。這天召開了成立大會,到會會員有23人。會上,朱光代表中宣部講了西戰團的任務,籌備經過和組織機構。接著便宣佈了任命:任命丁玲為該團主任,吳奚如為副主任。會議確定了西戰團的性質,討論通過了行動綱領、本團規約及成立宣言。隨後,行動綱領、成立宣言、通電等刊登在1937年8月19日的《新中華報》上。

轉發註明來源與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