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临汾:抗日战争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洪洞人

“青春是人一生中极为宝贵的一个时期,也是不可长留的一个阶段,青春充满幻想给人们带来了勃勃生气,执着的未知欲,强烈的进取精神……我们把宝贵的青春献给了人民,献给了革命战争,献给了亲爱的祖国,献给了自己的理想”93岁的杨国祥老人介绍,这是抗日战争年代著名的西北战地服务团主要成员周巍峙为纪念西北战地服务团而作的《美丽的青春--黄金似的生活》一文对青春的解释。

有幸成为时代青年

2013年冬至前日,为证实原洪洞工会主席董德贵抗日时期的往事,笔者按动临钢宿舍区一二层住户的门铃,开门的是一位年轻的女子。“你找谁”、“杨天保”、“你走错了,这里不是杨天保家,”,随着对话声,站在女子身后的女士说,“天保是你爷爷的小名,官庄村里人都这样称呼他”,并热情地让笔者走进了客厅。

寒冬也没能改变93岁老人的多年养成的习惯--午休。女士自我介绍是老人的儿媳,女子是老人的孙女,知道笔者的来意,她叫起了刚刚躺下的老人。

山西临汾:抗日战争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洪洞人

70周年时,老人收到了战友寄给他的西北战地服务团50周年的合影

戴着助听器的老人体魄健康,眼睛聪慧。“17岁那年,就离开了村庄,对村里的往事也只是听老人说说而已”老人说,西北战地服务团让自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

“那是1937年农历四、五月份,母亲因病去世,父亲为还外债外出打工,将自己寄养在叔父家中,由于贫穷,中断了学业,与叔父一起种庄稼”杨国祥说。到了农历10月份,从太原撤下来的部队在洪洞县城停了下来,他与几个小伙伴去看热闹,便有了当兵念头。几个人在回村的路上商量,第二天一起再到县城找队伍当兵去。

“当时约好第二天在官庄桥上集中”老人回忆。他吃过早饭便早早地来到桥头,太阳过了响午,还不见几个伙伴,肚子饿的咕咕叫。自己吃了早饭告诉叔父说到地里干活去,也没有去,就这样回去又怕叔父责怪,便横下心向县城走去。

在县城碰到同村几个年龄大点的人,同村的人穿着八路军的服装,告诉国祥,他们参加的是抗日游击大队。他把自己的想当兵的想法告诉了同村人,要他们也带自己参加游击队。

“游击队已经不招人了,西北战地服务团还在招人,你又念过书,你去吗?”同村人问。“只要能走,那都去”国祥回答。同村的人将他领到洪洞西北战地服务团招募处见到了丁玲,丁玲告诉他加入西北战地服务团是要吃苦的,他回答什么样的苦也能承受。

第二天,在洪洞入团的11岁的李百万(1945年在延安首映“白毛女”大春的扮演者)和他随西北战地服务团到了赵城城,在赵城住了几天,又有五、六个儿童加入西北战地服务团,该团又到了马牧八路军总部所在地,平型关大捷的主力部队115师也驻扎在此。

在马牧,丁玲组织人员对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儿童进行了舞蹈和音乐训练。建立了儿童队,负责人王泽江,教员有张玉莲、林国权等,丁玲看到他年龄偏大,身体僵硬,对音乐音符的理解也不好,便安排他做团通信、宣传教育、编剧股的勤务,真正成了团里的后勤。

进入腊月,西北战地服务团在马牧向总部和115师的八路军将士进行了多场慰问演出。在马牧期间,战地服务团与上海救亡演剧一队的贺绿汀、塞克、丁里、欧阳山尊等举行了联欢和交流经验。战地服务团随后在万安住了近一个月,并多次为当地军民演出。大约在1938年的正月二十左右,西北战地服务团乘火车到西安。临行前团里将儿童队并到总部政治部,考虑到今后演出的需要,将李百万留到了团里。“当时亏得当了团里的勤务兵,要不在那一年就脱离了西北战地服务团”杨国祥说。

大约在1938年年8月,西北战地服务团冲破国民党的封锁,回到了延安。在八一建军节,向党中央和延安人民作了精彩的汇报演出。毛主席、朱总司令等许多开国元勋到场观看。

当时在延安演出的主要剧目是《白山黑水》,到了1938年10月,党中央决定西北战地服务团到敌后根据地--晋察冀边区工作。随后彭真同志与西北战地服务团全体会面,并介绍了晋察冀边区的情况。1938年11月20日上午,日军8架飞机对延安进行了轰炸,西北战地服务团停止了所有剧目排练。晚上随中共北方分局书记彭真踏上了向晋察冀边区的行程。

西北战地服务团全体经延川、清涧、绥德、米脂,边走边演出慰问,从佳县渡口冒险渡过天险黄河到达了山西临县的尅虎寨,第二天就为当地群众演出了《放下你的鞭子》。

经过2天的行军,西北战地服务团到达了120师所在地岚县。彭真接见了团负责人周巍峙等人,安排了过封锁线等事宜。贺龙师长和关向应政委也接见了全团所有工作人员并款待全团工作人员。120师战斗剧社演出了话剧《军火船》以示慰问。

在抗日前线成长

“作为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勤务兵,虽然有点累,但却很快乐”杨国祥说。人常说,人马未动,粮草先行,而团里的勤务,演出时要先行,演出后才收拾各类器材,经常是走在前吃在后,但全团干部战士没有一个叫苦叫累的。

山西临汾:抗日战争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洪洞人

老人指着照片说,这就是周巍峙

在120师将士的掩护下,12月中旬一个傍晚,西北战地服务团从岚县出发,在忻县(现忻州市)境内安全通过了日寇控制的同蒲铁路封锁线。全团穿过了大片的敌占区、游击区,行军200余华里,没有一个掉队的,于第二天凌晨到达宿营地。

经过几天的行军,在1938年末到了山西盂县境内晋察冀边区滹沱河边的一个小山村休息了2天。西北战地服务团在小山村迎来了1939年元旦。

西北战地服务团从1939年至1944年10月,活跃在边区三军分区和杨成武领导的一军分区的活动区域内。全团演出人员无论走到那里都受到当地军民的欢迎和鼓励。“五台山、平山、阜平、南娄山、北娄山这些地方记得清”杨国祥回忆。当时演出的剧目《反正》、《西班牙母亲》、《光荣之死》、《侵略者末日》和京剧《忠烈图》。周巍峙还创办了《边区文化》、《战地》等综合刊物。演出的剧目及创作的文学作品激励边区民前赴后继,英勇杀敌。

1939年5月中旬,边区军民取得了大龙化战斗的胜利,全团演出人员和后勤兴奋无比,通信股将将写出的街头诗张贴在北娄山街头,王昆等女同志向杨成武司令员献上了一束野花。

边区军民听到日寇名将之花--阿部规秀被击毙的消息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也激励着西北战地服务团每一个团员创作之情和演出热情。李劫夫在那段时间写出了威武雄壮的《骑兵进行曲》。

服务家乡迎接全国解放

“过了1940年元旦,服从上级的安排”杨国祥介绍。离开了指引他走上革命道路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的同志和战友,到地方从事青年抗日救国会工作,活动在山西灵丘、广灵、浑源等县。在抗日最艰难的日子里,边区进行了“精兵简政”,这三个县域的工、农、妇、青救国会全部撤销,统一改为抗日联合救国会。

山西临汾:抗日战争参加西北战地服务团的洪洞人

说起往事,快乐无比

“我与战友们在这三个县域境内坚持敌后抗战,一直到1945年日寇无条件投降” 老人回忆。1946年组织决定他与其他同志一起经张家口进军东北,未曾想国民党挑起了内战,并抢先占领了进军东北的必经之路--张家口。后来组织又通知他们,将绕道山东,渡海进入东北丹东。

“那时思想单纯,人还在边区,心却早已飞到东北” 说到此,老人爽朗笑了。

在边区早就听说王震将军解放了晋西南几个县,需要干部充实基层一线工作,特别是农村工作。晋绥边区充实晋西南的干部点名时,没有他的份,而战友却向首长说明,“国祥就是晋西南一带人” 并替他报了名。

1946年底,边区抽调的干部要充实刚解放的新降县,当时他还在前往新降的路上,组织又将他改派到汾河西的临西县。

1947年初,到临西县报到后,组织上让他出任该县一区农会主席。到1947年年底,由于工作成绩显著,他担任了该区区委书记。

“随着全国解放,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自己就没有离开过临汾”老人说。最后离休的单位是临汾地区农机公司。

作者 王隰斌

相关链接: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爆发后,全国人民的抗日浪潮风起云涌,延安抗大的学员也都纷纷要求提前毕业开赴前线。 丁玲与吴奚如提议组织一个战地笔者团,开赴抗日前线进行战地采访报道。她提出的工作口号为:“只要很少的人,花很少的钱,走很多的地方,写很多的通讯。” 这个消息传出以后,抗大的同学们纷纷要求参加,很多人找到丁玲强烈要求加入战地笔者团。

他们的举动得到了中共中央的支持。经上级研究决定,将原拟组成宣传队的抗大四大队和正在准备成立的战地笔者团合并,组成战地服务团这样一个综合性的文艺宣传团体。 毛泽东曾先后几次找丁玲谈话。毛泽东说:“这个工作很重要,对你也很好,到前方去可以接近部队,接近群众,宣传党的政策,扩大党的影响。你们在宣传上要做到群众喜闻乐见,要大众化,不管是新瓶新酒也好,旧瓶新酒也好,应该短小精悍,适合战争环境,为老百姓所喜欢,要向友军宣传我党的抗日主张,扩大我们党和军队的政治影响。” 对于毛泽东这些重要而具体的指示,丁玲都向团员们一一作了传达。

当年8月12日,一个以宣传抗战为主的西北战地服务团(简称“西战团”)诞生了。这天召开了成立大会,到会会员有23人。会上,朱光代表中宣部讲了西战团的任务,筹备经过和组织机构。接着便宣布了任命:任命丁玲为该团主任,吴奚如为副主任。会议确定了西战团的性质,讨论通过了行动纲领、本团规约及成立宣言。随后,行动纲领、成立宣言、通电等刊登在1937年8月19日的《新中华报》上。

转发注明来源与作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