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 姓氏起源 遁將蜀中一才子 華陽國志垂青史

常 姓氏起源 遁將蜀中一才子,華陽國志垂青史。

  相傳在五千年前的黃帝時代,以常為氏的古人相當多。相傳周族與商族的首領高辛氏次妃為常儀,以善佔月之晦、朔、弦、望著名。古代“儀”與“娥”同聲通用,故後世的嫦娥奔月故事有可能是由常儀演化而來的。又有曾被黃帝任命為大司空的常先,這是見於史載的最早的常姓。因此,常姓應該說五千年前就有了,是為河南常氏。

常 姓氏起源  遁將蜀中一才子 華陽國志垂青史

 出自姬姓,以邑為氏,為衛康叔的後裔。據《元和姓纂》及《通志·氏族略》等所載,周武王滅商後,封其弟(文王幼子)於康邑,世稱康叔封。後周公(武王之弟)又將原來商都周圍地區和殷民七族封給康叔,建立了衛國。衛國於前254年淪為魏的附庸,又於前209年為秦所滅。周初,周公大肆分封諸侯,諸侯又分封采邑。衛康叔把他的一個兒子封於常(今山東滕縣東南)。衛國滅亡後,其後裔有以國為氏姓衛,也有以邑為氏姓常的,史稱常姓正宗。同時,也不能排除殷商後裔有改姓衛或常的。是為山東常姓。

 

出自戰國時吳國公族之後裔。據《姓氏考略》所載:“吳後有常姓”,是為江蘇常氏。

 

出自恆姓,為避諱改姓。北宋真宗名趙恆,古時“恆”“常”同義,故因避皇帝諱,改恆姓為常。恆姓本是楚國公族恆思公之後,這一支常姓族人主要繁衍於江蘇的東海沿岸一帶。

家乘譜牒

  山西:常氏宗譜一百五十卷、太谷常氏家乘不分卷、夏縣常氏五房譜不分卷

  江蘇:豐縣常氏家譜六卷

  江西:萬載大北門常氏族譜(卷數不清)

  山東:泰安常氏族譜十一篇

  湖南:長沙歐塘常氏六修家譜首一卷(卷數不清)

聚集地(遷徙分佈)

常姓發源於今山東西部,最初,常姓是以此地為主要的繁衍中心的。戰國末年,常姓主支便繁衍於今河南、河北南部等地,並已散居於大江南北。漢初有一支常姓遷入山西,形成以太原郡為中心的一大望族。同時,山東西部常姓起源地也形成了一大望族。漢末至三國時,常姓有一支遷入四川。魏晉南北朝時,有常姓遷入甘肅。隋唐時,新豐(今陝西臨潼)人常袞遷居福建。宋代,常姓已多分佈於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並有常姓遷居福建、廣東,最後到達雲南、貴州等地。至明清,常姓已廣佈於我國大部分地區。清代以後,又有部分滿族人融入常姓。從歷代繁衍遷徙情況看,常姓在北方的山西、山東、河南、陝西、河北、甘肅分佈最廣,江蘇、四川、浙江次之。

堂號

 “知人堂”:唐朝常何,貞觀時為中郎將。太宗要百官上書議論國事,常何是武人,不會寫,只好請門客馬周代寫了三十多條。太宗看了很高興,表揚常何寫的好。常何不願偷功,就告訴太宗說:“我不識字,這是門客馬周代寫的。”太宗馬上封馬周為監察御史,並表揚常何知人,賜予綢緞三百匹。常姓又以“太原”為堂號。

古今名人

常志美:清代山東伊斯蘭教學者。他精於波斯文,注意研究宗教哲學。於阿拉伯文經稿著述之外,還重視講授波斯文的經典教義,後來發展為中國伊斯蘭教寺院經堂教育中的山東學派,影響很大。

  常遇春(1320-1369):明朝名將,今安徽懷遠人,曾為朱元璋建立明朝立下了汗馬功勞。善射,力大無比自稱能率十萬之眾橫行天下,軍中號稱“常十萬”。1369年在攻克開平(今內蒙閃電河北岸)凱旋途中暴卒,追封開平王。

  常林:河南溫(今河南溫縣)人,三國曹魏時任大司農,封高貴鄉侯,其後代歷魏晉南北朝,有多人入朝為官。

  常惠:今山西太原人,漢代官至右將軍。他曾隨蘇武出使匈奴,被拘留十餘年而始終不屈。獲釋回國後被昭帝拜為光祿大夫,封長羅侯,後代替蘇武為典屬國。常惠之後又有數人封侯,太原常氏由此顯赫。班固所作的《漢書》也曾特別為他列傳。他為漢朝與西域的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貢獻。

常萬全:男,漢族,1949年1月生,河南南陽人,1968年3月入伍,1968年1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陝西省渭南師範專科學校畢業,在職大專學歷。現任中共十八屆中央委員,中共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國務委員、國務院黨組成員兼國防部部長,上將軍銜。

名勝古蹟

聞名於世的山西“常家莊園”,是古典漢族民居的典範。建築氣勢恢弘,古樸壯觀,表現出深厚的漢族文化底蘊和高雅的傳統藝術品位。

山西榆次常家引,以財取天下之抱負,逐利四海之氣概,制茗於武夷山,扎莊於恰克圖,拓開萬里茶路,經銷蒙俄北歐,綿延二百餘年,遂成富甲海內之晉商巨賈,中國對俄貿易之第一世家。常家事業長盛不衰之原委,就在於該族深謀遠慮,居富思危、課子苦讀、家學淵源,代代恪守“學而優則賈”的家訓,源源將優秀的文化人才輸送到商界,經商集團保證了持久精英,縱橫捭闔,將儒家思想與倫理道德完美地體現在經濟意識與經營活動中,實現了經濟理性與道德理性的合一,遂成清代馳名中外之儒商望族。

作為儒商世家,常家對後人的教育和要求極其嚴格。弟子儒學不精,則不準參與經商等社會活動。因此,常家的弟子不僅儒學功底深厚,而且代代不乏精通書畫的優秀學者。同時,常家曾經“富甲一方”,有能力將歷代中國書聖的神妙極品廣為收藏。無論是宅院建築還是園林創作,繼往開來追求的都是意境、情趣和品味,是從物質世界中所反映出來的精神追求。除了盡力在建築的精雕細刻上表達其精神世界外,更多的是直接將文學融入自己的生活範圍,這就是這個偌大莊園中的法帖群。樸真自然的生態環境,豐富深沉的漢族文化內涵,足見其匠心獨遠。

法帖,也叫“法書”,就是書法藝術真跡的複製本,即刻在木石上,可以用紙再拓下來的大型刻印版本,用於永久珍藏名貴書法作品,併為後人提供書學的範本。橫石為碑,豎石為帖。法帖作為書法和雕刻藝術的綜合,使名筆墨寶得以長久保存,為中國書法藝術史上的一大創舉。

常家莊園現存的法帖有八種,即:敦艮吉門宋代二亭雙絕帖、杏林清代名人名聯帖、雍和堂惲壽平畫跋帖、石芸軒法帖、聽雨樓法帖、常氏遺墨帖、四十四帝后帖、可園唐詩筆意帖。歐陽修和蘇軾,皆為唐宋八大家之列。在中國歷史上,均有相當顯赫的地位,蘇軾比歐陽修小30歲,他對歐陽修的文章、詩詞、書法都極為崇拜,並手寫歐陽修最為人所稱道的兩篇遊記散文:《豐樂亭記》和《醉翁亭記》,以表示自己對這位前輩的敬仰。蘇軾以楷書來書寫的這二亭記,其特點是綿中裹針,神態豐腴跌宕。蘇軾的這二亭記在宋代就被尊為“二亭雙絕”,其真跡以高3 米長13米的巨幅赫然於常家莊園的敦艮門的南、北兩側堡壁上,豈不彌足珍貴!

杏林清代名人聯帖中,選擇了清代各個階段的書法界代表人物56位,並以這些代表人物的楹聯書法藝術為載體而雕刻的法帖。這56位中有左宗棠、劉墉、翁同和、林則徐、李鴻章、曾國藩、鄭板橋、康有為、梁啟超、傅山、趙鐵山、吳昌碩等等,其書法有行草隸楷篆,風神獨具,自成一派,功力深厚,皆為精品。聽雨樓法帖收集了上起唐代,下至清中葉50餘大書法家的作品(包括題跋),其中有顏真卿、賀知章、歐陽詢、等等,他們的書法珍品,許多已不傳於世了,如賀知章的《千字文》、郭子儀的《後出師表》、張照的《康熙帝南巡詩抄》均為奇珍。常氏的《聽雨樓法帖》和《石芸軒法帖》不僅是常家珍藏的雙絕名牌,而且還堪稱中華碑帖中的奇葩、珍寶。

與聽雨樓相對的是御筆亭,收集有從夏禹到清宣統在內的42位帝王及唐武則天、清慈禧兩位實質上的女帝王之筆跡,故稱“四十四帝后帖”。中國古帝王自幼都受到良好的教育,書法更是必不可少的學習內容,高師傳授,不乏其書法功底深湛的佼佼者。如相傳“章草”的創立人為漢章帝;唐太宗李世民博學,通諸藝,尤精書法,工隸書、飛白,行草得二王(王羲之、王獻之)法;清康熙帝經、史、詩、文,無不研磨,兼能書畫,著述甚眾。

常氏家族內不乏書畫名家。從其九世到十五世的二百餘年間,有資料可查的書畫家就有數十人之多。十二世常炳的柳體、常佶的雙鉤、常懌的行楷,十三世常維豫的楷書、常立屏的行草、常立德的顏體、常立愛的榜書、常立方的楷篆行隸,十四世的常贊春、常旭春兄弟不僅同年中舉,而且,還都是名揚省內外的名筆。常氏遺墨帖,精選了常立方、常贊春、常旭春等人的作品,磚雕製成,供常氏後人臨帖習字。

點綴常家莊園的還有兩大建築群中的80多個堂第的楹聯匾額。楹聯與建築物融為一體,主要是常氏自擬書聯與清代名人名筆聯兩種,用以寄託主人情懷。匾額則分為四種,即:職官額,懸掛於臨街的大門上;堂名額,懸掛於二門或正堂;寄情額,懸掛於正廳及亭、閣處;還有一類即由朝廷、官府、鄉人、門生送的匾,懸掛於祠堂或是主人宅第。

歷經300餘年的滄桑變化,常家大院的破壞程度是很大的。鑑於開發晉中商業文化旅遊的需要、政府正擬逐步恢復古建築原貌,按照儒商的特色進行室內的陳列市置,為晉商文化旅遊增添一顆別具特色的璀璨明珠。

常 姓氏起源  遁將蜀中一才子 華陽國志垂青史

圖文來自 董德 吉林家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