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拜、小蓝纷纷涨价,“烧不起”的共享单车要如何活下去?

摩拜、小蓝纷纷涨价,“烧不起”的共享单车要如何活下去?

4月15日起,哈啰单车开始在北京地区实行新的计费规则,每15分钟1元。此前,小蓝单车与摩拜单车已调整计费规则,未来共享单车起步价由1元/30分钟调整为1元/15分钟,超出后收取时长费(0.5元/15分钟)。

ofo作为这一轮唯一没有涨价的共享单车公司,反而有许多用户盼着它涨价。“涨价了就有钱还押金了。”

经历了疯狂烧钱的扩张阶段,如今的共享单车入局者们几乎都是亏损严重。

那些竞争中曾经的佼佼者们,如今也是各有各的烦恼。那么,共享单车行业究竟会走向何方呢?

命悬一线:数十亿押金待退,ofo要“跪着活下去”

4月2日,针对ofo破产的新闻,ofo在其官方微博发布了辟谣声明。评论区,则满是催促还钱的用户。

如今的ofo,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艰难时刻。

但如果时间倒回2016年,那时的ofo还是被资本追捧的明星创业公司。

2016年这一年,ofo便完成了从A轮到C轮的融资。一名接近ofo的从业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从B轮融资起,戴威就不曾主动找过投资,都是资方主动找到ofo。

那段时间,ofo玩命般地造车、投放、覆盖各个城市。2017年1月,ofo宣布以“一天一城”的速度在10天内密集进入11座城市。

ofo的命运转折,发生在2017年下半年。

当年7月,ofo拿到了7亿美元的E轮融资,不到2个月就被烧光,但新一轮的融资却迟迟没有到账。同时,悟空单车、酷骑单车、小蓝单车、小鸣单车等相继陷入倒闭、合并。

11月,ofo和摩拜被爆出挪用用户押金,资金链紧张,共享单车行业引发了用户的信任危机。

为了停止疯狂烧钱的补贴大战,让共享单车开始盈利,投资人开始力促ofo与摩拜合并。据媒体报道,合并后,程维将出任董事长,摩拜的王晓峰出任CEO,戴威和他的创始团队则要出局。对于资本来说,谁合并谁并不重要,但是戴威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次年摩拜卖身美团,合并方案彻底流产。一位投资人非常愤怒:“他把自己的权益凌驾在所有投资人的权益之上。”

的确,在资本博弈中,戴威始终不肯屈居人下,希望保留自己的核心地位。这,也间接导致了ofo最终走到今天的局面。

2016年,滴滴在ofo的C轮融资中首次进入,在接下来的几轮融资中,滴滴继续跟投,成为ofo大股东,拥有一票否决权。

2017年7月,滴滴派驻高管进入ofo。但不久双方的矛盾就日益突出,戴威感觉自己开始被架空。短短4个月之后,滴滴系的员工都被戴威驱逐出局。媒体报道中出现最多的一个场景就是,戴威冲着电话那头的付强(滴滴派驻ofo任执行总裁)发怒:“滴滴的人都给我离开ofo。”

从让滴滴成为第一大股东,到毅然与之决裂,ofo 仅用了 4 个月时间。

与阿里的合作中,ofo的不专一也惹怒了对方。

此前,ofo可以通过支付宝小程序扫码骑车,但2017年下半年,ofo又上线了微信小程序,想通过引入多方资本相互制衡,以保持自己相对独立的运营。

据媒体报道,此举引发蚂蚁金服震怒。之后,阿里转而扶持了哈罗单车。

在两次向阿里抵押借款后,ofo再没有资金进入,但还有上千万用户在等待ofo退还押金。

ofo靠资本烧钱快速获取用户,成就了日单量超千万的业绩。但ofo却不愿被资本控制,当资本离场后,ofo也只能勉强续命。

套现离场:摩拜卖身成功,拖累美团全年业绩

2018年3月,ofo接受了阿里投资的8.66亿美元,继续在共享单车领域坚守。

半个月后,摩拜就卖身给了美团。有消息称,美团作价27亿美元全资收购摩拜,其中包括16亿美元现金,另加11亿美元的美团点评股票。

如果属实,很久没拿到钱的摩拜是以低于上一轮融资估值的价格把自己卖了。2017年 6 月份,摩拜获得了由腾讯领投的 6 亿美元 E 轮融资,完成后,摩拜估值约为38.25亿美元。

彼时,摩拜面临和ofo相同的困境。新一轮融资迟迟未能进账,从媒体爆出的摩拜业务数据也能看出其账面已经很不好看:挪用用户押金60亿元,供应商欠款10亿元,债务总额合计超过10亿美元。

面对眼前的困境,摩拜有2条出路:被美团收购,或是接受滴滴与软银10亿美元的联合注资,继续独立,继续打。

结果显而易见,摩拜作出了和ofo截然不同的选择,最终卖身美团。

业内人士认为,这笔交易对美团和摩拜来说是双赢。从美团打车就能看出美团想进军出行市场的野心,通过收购摩拜便能快速获得了现有共享单车的市场份额。对摩拜来说,他们并未找到盈利方式,还处于疯狂烧钱获取用户的阶段,但持续烧钱的模式只会持续亏损,卖身美团就是在最大程度止损。

华兴资本创始人包凡在接受《财经》杂志的采访时称,“摩拜的股东中没有人亏损,收益大约都在20%以上。”

美团的2018年财报也证实了这一点。财报显示,2018年4月4日起,摩拜贡献的计入综合收益表的收入共计15.07亿元,亏损45.5亿元,占美团整体净亏损85.2亿的一半多。相当于收购后的九个月,每月摩拜产生的亏损就为5亿多。

显然,摩拜严重了拖累了美团财报。

去年底,摩拜就开始传出裁员的消息,摩拜单车也经更名为美团单车,花重金砸出的品牌就这样被舍弃。而摩拜走到今天的局面,与其背后的资本力量不无关系。

摩拜和ofo成立之初,合作是大于竞争的,尽量避免相互攻击和比较,一起做大市场空间。那时的摩拜将重心放在减少损耗降低成本上,ofo也没有疯狂扩张,会根据地区的用户素质进行投放。双方虽然都不太赚钱,但市场还算理性。

2016年,资本密集进入共享单车领域,开始了烧钱补贴用户,不计成本的扩张。在ofo疯狂的覆盖各个城市的时候,摩拜也只能寻求更多融资,然后简单粗暴地砸钱、造车,让摩拜单车占领每一个街口。

当共享单车的运营成本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玩家退出,资本变得谨慎,拿不到融资,即使规模已庞大如摩拜,仍然难逃被收购的命运。

如摩拜的创始人胡玮炜曾经说过的,“没有一家真正成功的企业最后的成功原因,完完全全只是因为资本。所以,资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后,其实你都得还回去。”

背靠大树:哈罗靠阿里逆袭,小蓝单车被滴滴“托管”复活

摩拜被美团收购、ofo融资节奏减缓的时候,2018年6月,蚂蚁金服旗下全资子公司上海云鑫20亿元增资哈罗单车,后者估值直接涨至23亿美元左右。

这个数字与摩拜被收购价格、ofo上轮最新融资后的估值已相差无几。而哈罗单车依然还在保持增长,有消息称,哈罗单车日订单数已经超过摩拜和ofo的总和。进击的哈罗单车再次震动了行业。

事实上,在共享单车领域,哈罗属于后来居上。

2016年,当摩拜和ofo已经在跑马圈地的时候,哈罗单车才于年底刚刚起步。

由于入局较晚,哈罗单车并没有太多竞争优势。整体日订单量只有200万左右,很难让投资人看到前景,哈罗单车A轮融资仅拿到了500万。

不过,恰恰是没钱扩张,让哈罗躲开了2017年上半年资本疯狂烧钱、盲目扩张的阶段,从一开始就在寻求更加健康的盈利模式。

无法在一线城市与诸多共享单车品牌硬碰硬,哈罗单车选择了从三四线城市入手,这个策略也成为后期资本对其青睐有加的重要因素。

2017年4月,哈罗单车一度遇到了资金链断裂的危机。

3个月后,救星出现了。哈罗在三四线城市的成绩吸引了蚂蚁金服,当时蚂蚁金服也正在加快落地三四线城市,如果将哈罗单车接入支付宝,将会成为重要的流量入口。蚂蚁金服决定投资哈罗单车,并且几乎主导了接下来一年内哈罗的几轮融资。

拿到充足资本的哈罗单车尽快扩张的同时,也在积极融入阿里生态。

哈罗单车不仅接入芝麻信用体系,实行芝麻信用650分以上的用户全国免押金的骑行政策,还与阿里旗下的饿了么达成合作,购买骑行卡即可获赠饿了么超级会员,在哈罗单车APP上也能找到饿了么的入口。

除了业务合作,哈罗单车创始团队还将所持的哈罗单车股权抵押给蚂蚁金服,更一步绑定彼此之间的关系。

如今的哈罗单车注册用户超2亿,自称日订单量已经超过ofo与摩拜之和,成为行业第一。从不被看好到一路逆袭,哈罗身上的阿里系标签也越发鲜明。

相比较而言,同样起步较晚的小蓝单车命运就更多舛一些了。

2016年11月,野兽骑行宣布正式推出共享单车独立品牌Bluegogo(小蓝单车)。

2017年2月,小蓝单车拿到了4亿元A轮融资,正赶上共享单车野蛮扩张的状态,那是摩拜和ofo已经分别获得了4轮和5轮融资,其中摩拜4轮融资总额已超过10亿元。

拿到融资后,小蓝单车开始投入到车辆的生产和城市地推等运营事务上。不过,即使投放量和用户量远超行业内其他玩家,但相对于摩拜和ofo而言体量还是很小。

心急扩张的小蓝单车开始慌乱,甚至推出了免押金、免费骑行等措施,而这些都需要雄厚的资金实力来支撑。深陷烧钱泥沼后,小蓝单车却迟迟没有等到B轮融资。

小蓝单车不得不放缓脚步,放下了“半月一城”的扩张计划,也不再参与免费骑行活动。

但现实情况依然糟糕。摩拜和ofo的免费骑行、红包大战等还在继续,并且不断推出新的优惠活动。挤压之下的小蓝单车再也没有新的融资进账,资金链断裂,自此一蹶不振。

2017年11月,小蓝单车创始人李刚以一封公开信的形式宣布了小蓝单车的终结。几位合伙人陆续出走,剩下李刚一个人东奔西跑、寻找救赎。

恰好在这个阶段,滴滴与ofo交恶。滴滴转而出手,与小蓝单车达成了“托管”协议,小蓝单车业务将托管给滴滴出行,用户可通过滴滴出行APP继续使用小蓝单车。小蓝单车的品牌、押金和欠款等各项事务仍归属于小蓝公司。滴滴会提供“小蓝单车APP用户押金、特权卡及充值余额等可转换为等值滴滴单车券”的备选方案。

虽然结局不太完美,但相比于其他倒下的共享单车企业,小蓝单车起码对用户有了一个最终交代。

共享单车将走向何方?摩拜前CEO王晓峰曾经说过,“在中国创业公司永远绕不开各种巨头”。而以共享经济为代表的互联网浪潮之下,投资者才是真正的玩家,创业者们最终还是在依附于巨头存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