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一案:因為微信,口香糖銷量下降30%

在開始今天的話題前,我們先思考一個問題:如果全世界的超市都採用智能收銀,那麼收銀員的崗位是否會就此消失?

上週,微一案第一次在超市體驗了刷臉付款。註冊會員後直接綁定支付寶,買完東西只需在自動掃碼機前掃描產品,算出金額,就可以在門口刷臉,全程無需任何收銀員的參與。

微一案:因為微信,口香糖銷量下降30%

儘管答案有點殘酷,但這就是現實。智能設備雖然不會讓收銀員徹底消失,但絕對會減少相應崗位,讓部分人失業。

所以認真說來,有時候幹掉你的不一定是對手,也有可能是其他行業的蓬勃發展。

就像常見的口香糖,因為微信的出現,近兩年口香糖在中國的銷量就下降了整整30%。而從2008年開始,美國口香糖的銷量也開始呈現出下滑的趨勢,到2016年下滑了15%。

結果讓人難以置信,幹掉口香糖的不是其它的糖果品類,而是一個手機。

微一案:因為微信,口香糖銷量下降30%

因為價格低廉的口香糖曾經是我們湊單,或者排隊結賬時打發時間的好東西。可現在隨著微信支付的普及,為了湊個整錢而搭上一條口香糖的事再也不會發生。排隊結賬時也只需玩手機,不用害怕無聊。所以買口香糖,如今也成為了一件“難事”。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美團、餓了麼幹掉了“康師傅”;三大運營商被微信包抄,在殘酷的商戰中,無數的品牌每天都會因為各種原因倒下,但“跨界競爭”可能是大家最不情願的死亡方式。

微一案:因為微信,口香糖銷量下降30%

所以有人也不禁要問:連這些大品牌都扛不住,我們這些小品牌又該如何自由防攻?難道只能坐以待斃?

其實面對這個沉痛的話題,我們想要立於不敗之地,至少需要做到三點。

改善產品需求順序

我們之所以認同“跨界競爭”,是因為我們經常從品牌的角度考慮問題。對於品牌來說,只要不是同一個行業,那麼這個突如其來殺入市場的企業就是“跨界”。

但消費者的角度和企業截然不同,手機和口香糖都可以打發我的時間,外賣和方便麵同樣讓人飽腹,本質需求並沒有什麼不同,差別只是在於它的“增值”價值上,外賣更健康,手機更有趣。

微一案:因為微信,口香糖銷量下降30%

一旦理解了這一點,就應該知道你的對手絕不僅僅是生產相同產品的那些企業,而是所有能夠滿足消費者需求的產品。而我們所能做的就是提升產品在消費者心中的價值。

拓寬品牌洞察視角

無論是微商,還是電商時代的阿里、京東,或者搜索時代的百度,其實所有超級商業體或者超級品牌的誕生都是時代的產物。科技的進步,自然而然會帶來新的模式,所以即使我們拼命地緊盯趨勢,外界的變化總會讓我們措手不及。

微一案:因為微信,口香糖銷量下降30%

因此品牌洞察不僅要從多個角度看,還更應該從動態角度思考,世界在變,消費者的需求也在變,特別是那些極其成熟的市場,一點外力的火花就會激發出無數的機遇。而作為創業者,我們只有瞭解當前熱門行業的發展邏輯,並結合思考,才能發現被超越的危險,併成功抵禦風險。

培養品牌的創新思維

當品牌受到外部威脅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找出原因,找到解決方案,在產品和營銷上進行創新。就像柯達,它在倒閉前就已經嗅到了自己的危機,只是發現的時間太晚,一切已成定局。

除了未雨綢繆,對於企業來說,我們更應該剝開外衣,去看透企業自身和外部市場的本質。這才是企業真正可以發展的長久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