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绘画中躯干肥硕、四肢细弱的形象是写实还是艺术创作手法?

🐰


说实话,看到这个问题时内心真的想“哈哈哈”,超写实啊!这真的就是东方人“富裕”后的体型,没有自我贬低的意思,也不必妄自菲薄。

这是“人种”造成的体态,人类世界中不仅有肤色差异,体型亦各具特色。

我们今天关注古代国画中的比例、结构、造型,其实,是源自新的“审美观”,它是受西方美学影响的“审美”。还是那句话,”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

如果没有古希腊的人物雕塑,没有十九世纪、二十世纪的“健美运动”的兴起,没有看到西方人的“肌肉男”,我们不会有对八块腹肌和马甲线的关注,一切都“习以为常”的接受着,认定那“大腹便便”,”四肢细小”,”指尖纤纤”,就是“美”;“三寸金莲”就是女人的“标准”。如今,人们真正的懂得了”美是什么 ” ,它不仅是“约定俗成”,还应该是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健康之美!不一定“五大三粗”的腱子肉就是“美”,也不一定“杨柳细腰”的骨感就不“美”,重要的是,健康快乐!

由于人种的体貌构成的限制,我们东方人的表层脂肪比西方人的多,因此,没有特殊的“训练和营养”的加强,到了一定的时段,我们的体型真的就是躯干“中臃” ,这是由于腹部、内脏运动的少,因此更容易堆积脂肪,而四肢越发的看起来“细弱”。东方人不仅皮下脂肪相对“多”,皮肤也比西方人的皮肤细腻光滑,体毛相对也较少。我们是亚洲的黄皮肤系列,日光照射久了会被“晒黑”,呈棕色。而西方的欧洲白人系列,却往往被日光的紫外线”晒”成“粉红色”,他们自己也不喜欢那种“粉色”,因此,西方人”喜欢“棕色的美,认为”它”代表“健康”。

当我们开阔了眼界,见多了“不同”,我们曾经的固有观念也会随之改变,吸取精华,除去糟粕。想必再过若干年,后人回看历史的时候,那种曾经的“大腹便便”和“弱不禁风”,以及”头大身子小”的“不似尺”,都会消失不见。回看历史,我们的古人真的很可爱,他们真实的还原了历史,让我们这些后人得见“从前”!感叹时光。

在中国民间有“画人难画手,画树难画柳”的说法,意思是手的变化实在太多,结构和动态很难准确把握。而柳条的婀娜多姿的垂悬轻盈常常让画者一筹莫展,无从下手。在没有力学、运动学、解刨学、以及绘画透视的思维支撑时代,想创建一个符合科学观的绘画作品实在是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勉为其难啦。古代的中国没有“肌肉男”吗?未必,只是画家的可选范围实在是极其有限,出行不便、身不由己。再者,如果我们用今天的眼光和标准去量度古人的画,未免太不近人情,也缺失历史观。尽管我们的古画透视和动态结构不能令现代人“满意”,但它们丝毫不影响绘画带给观众的诗情画意之美。


诗画同源


古代绘画人物,由于没有透视关系理论和人体比例的系统学科,古代中国画人物造像基本靠画家臆测,随心所欲的感觉画出来的,人体造型比例失调是古代人物肖像常见现象,中国画一直以写意为境界,不强调物体人物的逼真效果。由于中国画和中国书法一脉相承,绘画作品中宣纸上完成后都要用毛笔提拔诗词或者寓意,表明绘画作品的年月日,作者名字等。都是软笔书写或者描绘,宣纸本身有渗水的特点,这本身限制了绘画人物风景像精密写实方向发展,古代人没有空间,层次,比例和透视的概念,所以中国画一直以水墨写意的形式发展传承,以淡雅朴素为特点,形成中国画独特风格。由于中国画材料和技法的特点,视觉冲击力没有西画强烈,同样一副保存几百年的作品,中国画变黄变暗,色彩变淡。油画则还有很强的色彩视觉效果。近代新文化运动在中国的兴起,中国人才从西欧真正接触到现代绘画艺术的西洋画,才有了硬笔素描,水粉画,水彩画,壁画以及版画油画等写实作品画种传入中国大陆。西洋画是一种科学的绘画,讲究空间感,立体感,层次感,距离感,以及明暗关系,物体景物人物的相互影响,以及色彩色调的相互影响和协调统一,相互透视关系的视野整体概念。为了准确把握人体结构,把人体骨骼结构学和比例关系应用起来,更加科学准确地把握人体造型。比如新文化兴起后,大批艺术精英到欧洲日本留学,日本接触欧洲文化比中国早一些,在之前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日本传统绘画和中国画有很深的渊源。徐悲鸿就是在这留学大潮学习西洋油画艺术的佼佼者。学成归来办学并发扬光大,成为中国现代绘画教育的开拓者,结合西洋画和中国画的特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











遗失在密林深处


敦煌壁画有着大量的人物画存世,我们来看一下裸上半身的“飞天”图,还是符合人体造形的。


下图为敦煌绢画中的精品引路菩萨(唐.男观世音),人体比例非常完美。而画面中冉冉升天的贵夫人造型有点夸张了。


我们还可以通过世俗题材去感受一下人物画,如图:



我们通过古代早期的人物画已经可以了解到,就是“写实”的追求。

唐宋时期的绘画(工笔画)是以写实为主的,由于古人的服装基本上是直通型,所以腰就显得肥了点。而把女性的手画的纤小细弱就不排除故意而为了,因为大手大脚的女性在古代属于粗俗相,不符合贵人相貌特征……我画女性也喜欢修改大手大脚与胸部,尽可能的画成美人状。



客观来讲,传统中国人物画在唐伯虎后一代不如一代……清末的海派任伯年可以说是最后一个有成就的人物画家了。

而现代的中西成合形式的人物画,尽管在造型上提升了,却又缺失了更为重要的笔墨魂……美人提酒来啦!


吕永亮


中国画自肇始之初,便不以写实为唯一目标。唐之前,写实与写意并存。唐人评论大李将军与吴道子时曾有:“李将军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而成”之说。显然可以看出,李思训与吴道子,是两种不同的创作路数。李思训走写实的路,时间长,吴道子走写意之路,所以快。

到了宋代,文人画大兴。绘画更不以写实为能事。古人作画,强调表现自己的情感和喜好。而古人的着装衣袂飘带,长袍大袖遮蔽了大部分的四肢。由于袍长袖大显露于外的手足,当然给人细小的感觉。而躯体却显得伟岸。这是古人抓重点弃枝节的艺术手法。符合古人追求神意的标准。

另外,古人表现人物的手足,有一套独特的方法。这在女性绘画和佛教人物绘画中,比较常见。他们的手足都展现出绝世的艺术之美。所以欣赏古画,必须要清楚古人的审美视角。


雲淡風清29


我个人的理解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将人物画成这种形象,代表了那个时代的审美。古时候,战乱频出,人们流离失所,生存是最大的问题。街面上满是因吃不饱饭的饥饿人群,难得有胖子,更别说大腹便便了。所以,那时的审美是以胖为美,谁能够大腹便便,说明是达官贵人,家中食物充裕,是一件让人艳羡的事情。细眉凤眼,也是古时人们对于面善有福之人的通常描述,认为这类人有福气,不会带来灾祸。四肢短小,则是说画中之人是上等人,无需参加苦力劳动,是人上之人,而非因劳作将四肢练习的粗状。玉指纤纤亦是说,此人无需体力劳动,是通过劳心而治于人。


二是将人物画成这种形象,也是因为国画用纸的特性使然。中国画是用笔墨在宣纸上作画,宣纸容易洇墨,如果不能快速的画,纸就会洇。而且人物画,通常是比较细致小巧,如果稍不小心洇墨,就会前功尽弃。所以,要求画的要快,无法深入进行反复的细致刻画。只能是按照画者的主以意愿突出主要内容,尽量把线条拉长少转折,于是,便出现了长长的细眉凤眼,圆润的腹部弧线等等。一些细节无法体现,只能通过线条进行意的表达。


三是将人物画成这种形象,还有一个原因是对结构的认知水平没有达到。当时,没有西画传进来,人们画人物画没有透视法,对结构缺乏必要的了解。对人的骨骼没有直观的认识,画者只能就着形而画形,没有各种透视关系和明暗。全凭画者主观的概括和提炼,人物画是各个画种里最难的一种,不同于山水、花鸟等是静态的,不像是人物五官、身形是各种动态的组合,极不易于掌握。毛笔也不能像油画刀或是钢笔、铅笔一样反复刻画,只能一笔成型,无法反复。所以,只能是画者追求写意的多,写实的少。这种少,根子出在技术上达不到,故而转向写意。久而久知,人们不再追求画的像不像,而是有没有意韵和节奏。不再用具像来衡量一幅人物画的好与坏了。


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妥之处,请各位师以指正!


陈晓辉美术馆


古代绘画中人物很多形象肥硕,四肢虚弱,手指纤纤。这是国画人物写意的体现,当然,也有写实一些作品比如渔翁,柴夫等。当时,古代审美中富贵仙人等形象肥胖也代表着富贵。这是艺术审美取向。包括到我们近代,乃至现代,某些富贵,仙人形象也是略有夸张,大腹便便形象。这是一个民族对人物形象的认知,是一种艺术常规表现。



画家孟玉峰


古人所绘既有写实也有创作!


吹雪無痕1224


艺术来自生活,高于生活。

贵在似于不似之间。

为表现第一感观的特征,可以夸张变形,而神态更足,更欣赏者更广阔的的思考空间。

现代一些漫画取法于此,因夸张而更加神似。

这是一种艺术手段。


馨泉丁毅书法工作室


中国古代人物画一般都注重传神写照。所谓传神是突出人物性格和地位。一般主体人物都会有很强的人性表现,而随从和次要人物则大多没有太多的神情。加上古人服饰一般都不露手脚。这是中国人的传统观念所影响。

这和西方绘画完全的注重人体比例结构完全不同。中国画讲意境之美,人物表达以神态服饰为主,四肢细弱甚至一笔带过。所以中国绘画所追求的是超越本质的心源之美,并非一味求真的现实之美。

古代绘画的躯干肥硕,四肢细弱形象是中国画的传统审美决定的是中国人追求精神意境之美的创作手法,而并非西方绘画所追求的求真写实的表现之美。


宁波宣和苑工笔画


都不是,是中国传统绘画表现技术的欠缺,只能画到这个水平,并非有意变形,但将错就错,反而别用一番韵致(艺术上,如李公麟、陈老莲)。绘画中,山水最容易,其次花鸟,这两块,中国传统绘画都能很写实地表现好(所谓的散点透视其实也是缺陷)。但比较困难的走兽、人物,中国传统绘画的表现缺陷就很明显,对此,很多中国人会选择性的盲视(民族自尊心?),不愿意承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