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宋徽宗钦宗被俘以后,大臣会选最小最不起眼的赵构当皇帝?

声之形星之梦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应该先了解一下当时的背景,以及赵构是如何当上皇帝的,是被迫?还是能力突出?

【宋朝背景】

在金宋两国战争期间,金军率领大军逼近北宋,宋徽宗将皇位让给自己的儿子宋钦宗(甩锅),也就是赵构的哥哥。宋徽宗带着一帮大臣来到南方(躲避战乱),留下宋钦宗驻守北方。宋钦宗一边让李纲驻守开封。一边让不受待见的赵构去和金军谈判。结果金军嫌弃赵构级别不够,将他赶出去了。金军围困开封,李纲击退金军。

赵构走到半路上,害怕被金兵扣留当人质,干脆停下来不走了。没想到金兵很快就到了京城下,京城里有虽然三万守军,但是没有好战分子,军队是群龙无首。在金兵的猛烈攻城的时候,守城的军兵逃跑了一大部分。1127年四月,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和皇室成员、官吏三千多人(多为女性,皇室成员,电影中提现出的‘牵羊礼’),满载掠夺的金银财宝装了几十大车。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难*。

【能力突出】

皇帝被抓了,臣子想办法营救吧!当时赵构还是康王,和大臣张邦昌去的时候,在金人的营地里,张邦昌是被吓的两腿发软,但赵构却不卑不亢,大步昂扬的去和金人谈判,也让金人意识到了原来宋朝还是有硬骨头的,此事传到宋朝之后,上到皇室、大臣,下到黎民百姓都觉得康王赵构是个好亲王,值得依赖(委合派救命稻草)。

【身份特殊】

靖康二年,宋徽宗、钦宗以及一众皇室子弟都被金人掳走。而赵构正好在外招兵勤王。他是徽宗皇帝唯一的儿子,宋钦宗唯一的弟弟,按照中国古代的继承制度,他是惟一的合理继承人,那么大臣选择赵构做皇帝是理所当然的。


小生读史


康王赵构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金兵的统帅宗翰的西路大军渡过黄河,宗望率领的东路大军也攻下了大名,两路大军是距离北宋的京城越来越近。宋钦宗听到这个消息后是吓得魂飞魄散,主战的大臣李纲被他贬到几千里的边疆。那些贪生怕死的投降派主张议和,宋钦宗最后决定派他的弟弟康王赵构去金营求和。

赵构走到半路上,害怕被金兵扣留,干脆停下来不走了。金兵很快就到了京城下,京城里有三万守军,由于没有李纲这样主战的大臣,军队是群龙无首。在金兵的猛烈攻城的时候,守城的军兵逃跑了一大部分。1127年四月,金军俘虏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和皇室成员、官吏三千多人,满载掠夺的金银财宝装了几十大车。这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难*。

京城沦陷后,抗金老将军宗泽拥护康王赵构为皇帝。





隐者康司马


赵构不起眼吗?不要以岳飞案来判断他的能力。这家伙可以说是少年有为。

赵构的母亲在后宫混得不咋滴,受到徽宗冷落,生下赵构后,凄凉的境遇有所改变。

这赵构自幼就是一个争气的王子,他热爱学习,文武兼备。十几岁的时候双手就可以同时托举百多斤的石头,作为官二代自有英气。

第一次金国和北宋谈判的时候,已是康王的赵构被作为皇室代表与张邦昌一道到金方当人质。见过世面的张邦昌被吓得脸色苍白、瑟瑟发抖,而十多岁的康王却从容淡定。金国人想吓唬他一下,摆出整齐的军阵,康王依旧不动声色,让游牧民族见识了中原王子的胆略和矜持。不仅如此,赵构还于金兵面前,表演了射箭术,三次都中了圆心。金国人为此质疑他的身份,认为北宋是拿某位将军家的后代来冒充王子。于是,金国人即要求更换人质,这样,康王安然回到了大宋(代之以肃王)。

赵构因“出使”金国良好的表现,被朝廷提升为太傅(文职)和节度(武职)。他能脱颖而出是他自己的胆略与智慧起了作用!赵构很早就有两把刷子,从来就不是纨绔子弟。

第一次议和北宋承诺割让三镇、进行赔款,于是,金军退兵。然而北宋却违约了,金人恼羞成怒,再次大兵压境。北宋在危急之中,又打算议和,再派赵构去当人质。赵构有点家国情怀,再次挺身而出,淡然前往。谁都知道弱国无外交,此去凶多吉少,赵构当时没有考虑个人安危。

与刑部尚书王云一道,赵构再向“虎山”行。走到磁州的时候,出现了意外,当地民众听说朝廷又要投降,把王尚书打死了。赵构一行就被滞留在磁州了。不久,传来了一道圣旨,宋徽宗禅位给宋钦宗,钦宗告诉赵构不着急进金营,先封你为天下兵马大元帅,就地组织武装准备勤王。

赵构和宗泽等人召集了一万多人南下勤王。走在途中,又传来圣旨:先别大动干戈,因为宋 、金正在谈判,如果谈好了,就不用打仗了。足智多谋的宗泽是主战派,他认为这是伪诏。投降派就质问他,你凭什么说这是假圣旨?双方为此打了好几天的口水仗。就在这个时候传来噩耗,靖康之耻发生了,太上皇宋徽宗和皇帝宋钦宗及所有皇室成员都成了金国人的俘虏。金国人扶植张邦昌建立了伪楚政权。

赵构回来后,知道自己几斤几两的张邦昌马上把皇帝的宝座让给了赵构。赵构在一邦旧臣子的拥戴下也当仁不让,他把朝廷设在宋太祖的龙兴之地——商丘,以彰显自己继位的合法性。这样金人在大宋的政治代理人就没有了丝毫的话语权,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由此可风,赵构之所以能当上皇帝,是因为他勇于牺牲自己换来的——如果他于国家危难之际不敢作为,龟缩在王府,也会成为金人的阶下囚,也就没有以后坐北朝南的辉煌。所以,这个赵构并非贪生怕死之人,也非软弱无能之辈。“苟利家国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康王时的赵构确实做到了。

另外,由于北宋遭遇靖康之变,赵宋王室子弟尽皆被掳,他成唯一的漏网之鱼。也是臣民拥戴他的原因之一。

南渡后,赵构的表现就差强人意了。为偏安一隅,他也主张议和。并且疏远了包括岳飞在内的主战派,重用包括秦桧在内的主和派。——这也不是他不“起眼”,而是,如果岳飞与韩世忠等真的打败金人,迎回了二圣,他自己往哪里摆呢?——这是基于自己利益的考虑。当然,为这个自私的目的,处死了岳飞,足以遗臭万年了。

总之:康王时期的赵构是一个少年有为,文武双全的王子。他有为国奉献的精神,又有审时度势的能力。他能当选为皇帝,说明他善抓机遇,有一定的政治目光。至于后来在南宋的糟糕表现,是由于自私自利的念头占了上风。看真实的历史,我们略加分析,就知道赵构是一位工于心计,善于为自己谋后路的君王,自有“起眼”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