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期的太原府具體包括今天的哪些地方?有何依據?

寒鯤


明洪武元年(1368年)廢冀寧路,復置太原府,府治陽曲縣。明代早期太原府下轄六州二十二縣,其中府直轄十三縣:陽曲、榆次(今晉中市榆次區)、太谷、祁縣、徐溝、清源(1952年徐溝和清源兩縣合併為清徐縣)、交城、文水、壽陽、太原(今太原市晉源區)、盂縣、靜樂、河曲。6個州中,轄縣州5個:平定州(今平定縣)領樂平(今昔陽縣),忻州(今忻州市)領定襄,代州(今代縣)領五臺、繁峙、崞縣(今原平市),岢嵐州(今岢嵐縣)領嵐縣、興縣,永寧州(今呂梁市離石區)領寧鄉(今中陽縣)、臨縣,保德州(今保德縣)不轄縣。明萬曆二十三年(1595年),將永寧州及其屬縣劃歸新設置的汾州府。至明末,太原府下轄五州二十縣,其中府直轄十三縣,州轄七縣。其轄地相當於現在的太原市、呂梁市、陽泉市、忻州市和晉中市的部分地區。

清初承襲明制,太原府屬地不變。雍正二年(1724年)將太原府所轄平定、代、保德、忻四個州升為省屬直隸州,同時將河曲、興縣劃屬保德州;盂縣、壽陽、樂平劃屬平定州;五臺、繁峙、崞縣劃屬代州;靜樂、定襄劃屬忻州。雍正八年(1730年)將興縣從保德州劃出復隸岢嵐州。乾隆二十年(1763年)將清源縣併入徐溝縣。此後直至清亡,太原府下轄一州十縣,府治陽曲,府直轄八縣:陽曲、太原(今太原市晉源區)、榆次(今晉中市榆次區)、太谷、祁縣、徐溝(今清徐縣)、交城、文水,岢嵐州(今岢嵐縣)領嵐縣、興縣。


林慮散人


明清兩朝的【太原府】是明清兩朝【山西省】下轄的一個【府級政區】,其地位類似於今天的【太原市】,同樣都是省府所在的省下一級政區。【太原府】的建制起源於唐朝,是唐朝武后主政時(690年)為了提高原【幷州】之地位,而設置的【北都太原府】,唐朝以後,【太原府】的建制斷斷續續,直到明清兩朝五六百年間方才穩定下來,成為如今太原、晉中乃至忻州三地部分地區在明清兩代的行政管理機構。

明朝中前期的太原府(1368年-1596年)

明軍驅逐蒙元當年(公元1368年),明廷改元朝【冀寧路】為【太原府】,洪武年間的【太原府】下轄6州、22縣,其中【太原府】直轄13縣,它們分別是陽曲(大體就是今太原主城區)、榆次、太谷、祁縣、徐溝、清源、交城、文水、壽陽、太原(大體就是今晉源區)、盂縣、靜樂、河曲。【太原府】還管著6個州,分別是平定州、忻州、代州、岢嵐州、永寧州與保德州。其中,平定州領樂平縣,忻州領定襄縣,代州領五臺縣、繁峙縣、崞縣,岢嵐州領嵐縣、興縣,永寧州領寧鄉縣、臨縣,保德州不轄縣。(洪武年間太原府諸州縣位置如下圖)

由此可見,明初【太原府】所包含的地域,大體上包括今天的太原市全境,忻州市全境,晉中市的榆次、壽陽、太谷、祁縣、昔陽等地,呂梁市的文水、交城、離石、臨縣、柳林、中陽、方山、興縣、嵐縣等地,是一個囊括今日山西中北部廣大地域的【府級政區】。

明末清初的太原府(1596年-1724年)

到了明朝中後期的萬曆年間(公元1595年),調整地方行政區劃,轄境過大的【太原府】被削減,【永寧州】及其管轄的【寧鄉縣】、【臨縣】被劃歸【汾州府】管轄,從此【太原府】便不再管轄今天呂梁地區的中部地區(見下圖)。

清軍入關以後,沿用明末【太原府】的建制,在順治、康熙兩朝均沒有太大的變動。

清朝中後期的太原府(1724年-1911年)

雍正登基以後的第二年(1724年),大規模調整地方行政區劃,將山西省多個大面積的府級政區肢解開來,把整個山西省變成了一個直隸州與府林立的局面。其中,【太原府】原本管轄的平定州、代州、保德州、忻州及其屬縣全部升格為【山西省】直轄的【直隸州】,不再歸【太原府】管理,同時還劃出【太原府】原本直接管理的盂縣、壽陽歸【平定州】管理,靜樂縣歸【忻州】管理。自此而後,【太原府】便成為一個僅僅管理如今的【太原市】全境、以及【榆次】、【祁縣】、【太谷】、【交城】、【文水】、【興縣】、【嵐縣】、【岢嵐】等地的一箇中小型【府級政區】(見下圖)

清朝滅亡以後,【府】一級政區被廢除,隨著近現代歷史發展,【市】逐步取代原本【府】的地位,【太原市】也便在轄境與地位上取代了原本的【太原府】,成為如今【山西省】的省會型地級市。

以上便是【太原府】在我國明清時期的大致情況

如果您覺得對您有幫助,一定要點贊支持哦


寒鯤


太原府東至直隸趙州五百五十里,東南至遼州三百四十里,南至沁州三百十里,西南至汾州府二百里,西至陝西吳堡縣界五百五十里,北至大同府朔州四百里。自府治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四百里,至京師一千二百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