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如何打好“商標保衛戰”?

近幾年來,以iPhone、王老吉、滴滴、非誠勿擾等為代表的商標侵權案不時見諸報端,這些案件要麼涉及金額巨大、要麼歷時長久,對企業的品牌和經營造成了深遠而重大的影響。

我們如何打好“商標保衛戰”?


為了防止商標被惡意搶注及被山寨,很多知名企業使出了渾身解數,想出成百上千種防禦性商標:比如雷軍除了註冊“小米”和“紅米”外,還註冊了“藍米”“黑米”等各種顏色的商標;而阿里巴巴則擁有“阿里爺爺”“阿里奶奶”等“阿里系”商標家族。

即使如此,市場上仍存在大量搶注知名度較高商標、侵犯他人在先權利、佔有公共資源等商標搶注的行為。

這種現象形成原因較複雜:第一,在商標的審查中,由於每年商標審查的量太大,又受限於商標審查人各方面的能力;第二,商標的搶注本身是一門生意,註冊的成本很低,但通過轉讓或者其他方式,獲得的利益卻很大;第三,我國現行法律對惡意註冊商標的界定存在模糊地帶。

商標陷“註冊多、使用率低”困境

我國每年商標註冊量都有好幾倍的增長,且連續多年都是全球第一。註冊量大的原因:第一,許多企業都申請了很多防禦性商標,這類商標不使用但數量多;第二,存在某些企業大量搶注商標,通過轉賣獲取高額的利潤。國家把商標註冊的費用一降再降,本來是想鼓勵企業創新創業,但同時也降低了商標搶注的成本。

商標是企業的無形資產,商標價值多少,沒有一個非常固定的判定。註冊一個類別的商標,費用只要1000多元,而轉讓價格往往可達數百萬元乃至更高。2018年12月底,白雲山擬13.89億元協議受讓廣藥集團所持“王老吉”系列420項商標專用權,其中14項基礎性商標,按照收益法評估,估值高達13.89億元的,而按照成本法評估,14項基礎性商標估值僅為3.68萬元。

我國目前商標行業現狀是‘註冊量大,使用率低’,而這則源於那些商標搶注囤積的行為。我國商標搶注行為普遍,還有一天申請註冊5000件商標的行為,極大地浪費了我國的商標資源。

品牌如何“保衛”商標

雖然企業商標被侵權,可以通過法律渠道維權,但是很多案件涉及金額巨大、歷時長久,一旦陷入商標糾紛的泥潭,企業的品牌建設就會受到影響,致使企業處於被動和負面的地位,不利於長遠發展。因此,防禦性商標便成為許多企業的選擇。所謂防禦性商標,就是同一商標所有人在非同種商品上註冊同一個著名商標,以防止他人使用著名商標,造成不良影響的商標。

為了保護企業商標,許多知名企業紛紛註冊各種防禦性商標:“大白兔”奶糖的生產廠家,註冊了“大灰兔”“大黑兔”“大花兔”等多個近似商標;小米公司註冊了“大米”“藍米”“黑米”“紫米”“橙米”等商標;阿里巴巴則擁有“阿里爺爺”“阿里奶奶”“阿里叔叔”“阿里姐姐”“阿里妹妹”“阿里哥哥”“阿里弟弟”“阿里寶寶”等“阿里系”商標家族。

儘管註冊防禦性商標在保障企業權益方面作用明顯,但也存在困局。防禦商標以“保護”為目的,使用的可能性很低,因此可能面臨“撤三”風險。

從中國的商標法律體系來講,防禦性商標對於企業來說,是不得不採取的一種相對經濟而有效的保護商標的方式,商標申請下來後,企業每年要進行續費。即使未來有“撤三”的風險,但是對於防止別人搶注還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此前,國家知識產權局商標局有關負責人曾表示,將商標作為牟利手段,大量申請註冊商標,給我國商標制度的健康運行造成極大破壞,嚴重妨礙了市場主體的正常經營活動,損害了公平競爭的市場秩序,不利於經濟健康發展,商標局將對商標註冊各環節進行嚴密監測,在審查、異議、撤銷等各環節從嚴審查、堅決遏制和打擊惡意註冊、囤積商標等非正常申請行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