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時不理睬他,這樣對嗎?

心理諮詢師趙迪



首先用一句話回答您的問題:孩子發脾氣,不理睬他,是不對的。

孩子發脾氣,當下家長可以有兩個步驟去解決。1.解決孩子情緒,2.解決孩子問題。也可以有一個方法斷絕“後患”,讓孩子少發脾氣。

先說解決的兩個步驟。

第一步,解決孩子情緒

父母需要接納孩子的情緒,接納,並不表示認可,但一定不能無視。

比如有的孩子發脾氣時喜歡說“我不要”“就不幹”或者大哭,當孩子表現出明顯過激的行為和話語時,其實並不是真的要做那些事,而只是在宣洩情緒,就像大人天天說“不想上班一樣”。

這時候,你只需要傾聽就好了,可以轉過頭,用“嗯”、“是這樣啊”、“哦?”這些話,來表示自己在聽,或者要詢問為什麼。

這樣孩子就會說出自己為什麼想要那樣做,其實孩子說完之後,你就會發現,他們不過是因為某些事,在生氣而已,並不是真的想要忤逆你。

接著你可以描述出孩子的感受:“因為xxx(發生)了,所以你很生氣。”

例如:“寶寶玩得很開心,媽媽要你收拾玩具,你不高興了。”

初步解決完孩子的情緒,接下來,具體用三個做法解決孩子問題,我們提到的大原則“先情緒,後問題”也會貫穿始終。

第二步,解決孩子問題

一、描述行為

參考句式:

1.我看到/我注意到……,後面可以是孩子的行為,也可以是孩子的情緒。

只講事實,不去評論。比如看到寶寶沒有收拾玩具,家長可以說:“我看到地上玩具很亂”,而不是“你如何如何……”“你真是怎麼樣怎樣……”的表述。

當孩子聽到你講的只是事實的時候,他更容易接受。假如你帶入了自己的評論,孩子很可能因為不認同你的評論,而不願再聽你說下去,或者直接打斷你,反駁你。

二、描述感受

參考句式:

我覺得/我擔心/你覺得/……

在我們和孩子進行一個心理連接後,告訴他們,我們對這件事情的感受。比如孩子不好好吃飯,我們可以對他說:我擔心你下午會餓,而且離晚上吃飯的時間還很長,你覺得呢?

三、表達信心、希望或者問題的解決

參考句式:

我相信下一次……

我希望你能夠……

你希望我怎麼幫助你……

你現在想做什麼……

到了這一步時,大人和孩子的情緒基本都穩定下來了,因此這個時候需要和孩子達成共識,表達出父母對他的信心和期望,也可以讓他自己想解決辦法,父母根據孩子想的辦法從中引導即可。

孩子自己想出來的辦法,他會更願意遵守,而如果是我們要求他們的,效果反而沒那麼好。

教孩子正確表達需求,讓他少發脾氣

如果孩子發脾氣要勺子吃飯,不用筷子怎麼辦?他可能會哭,指著勺子著急、扔掉小飯碗。家長應該生氣嗎?

安撫完孩子情緒後(詳見第一步),你可以幫助孩子解決問題了。你可以告訴孩子:“你是想要勺子嗎?來跟媽媽學,說‘要勺子’。

如果孩子跟著學了,你可以把勺子遞給他,並跟他說“以後要告訴媽媽,你想要什麼,媽媽才能拿給你哦,不然媽媽不懂你在說什麼。”

這樣重複幾次之後,孩子就習慣表達了,顯得特別通情達理。不僅有事情都會跟你好好說,而且會舉一反三,吃飯時不止會表達想吃什麼,還會表達不要吃什麼,語言表達能力飛昇。

另外,對於三歲前的孩子來說,他們幾乎是不需要負責任的,一切都是別人提供服務,他們頂多提出需求。

而,三歲左右的孩子,就要明確自己的責任了,也就是,要養成為自己負責的思維模式,不能什麼都依賴大人,把使喚大人當成理所當然。這樣以後會養成依賴的習慣,而且會越來越不懂得感恩,只會使喚父母,沒有一點心理負擔。

這一點,可以參考的做法是,孩子玩完玩具,讓他自己收,如果孩子不情願,就幫他一起收,但不會替他收,不管他收得多慢,都配合他的節奏,讓他主導。

吃飯時,如果孩子說不餓,就放他走,到下一頓飯之前,不給他任何東西吃,讓他記住餓的感覺,下次,他就不會任性不吃飯,因為,不吃飯是自己捱餓。

孩子上學磨蹭,家長應該是最不急的那個,因為遲到的小朋友會在門口罰站,這挺丟臉的,他磨蹭一次之後,自己就不想遲到了。

說了挺多的,最後小結一下。

孩子發脾氣,冷處理,不行。家長應該參考的做法是,先解決孩子情緒,再解決孩子問題,解決孩子問題也分三步1、描述現象,2、描述行為,3、給出未來可行的解決方案。

想要讓孩子少發脾氣、不發脾氣,一定要學會讓孩子主動表達需求,並且父母不要事事上手,造成“皇帝不急太監急”的狀況。雖然短時間孩子會受一點挫折,但是長遠來說是對孩子好習慣的養成有很大好處的。

您的孩子還小,現在慢慢調整教育方式,一定能有比較好的效果。


以上,希望對您有幫助。

更多育兒乾貨,我們會定期在頭條號進行推送,您可以繼續關注,感恩!


飛慕課


首先,我想了解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當孩子在發脾氣時,可以先問問孩子的想法和感受是什麼?這樣會讓孩子感到爸爸媽媽是關心她的,並不是冷漠的。每個孩子都需要得到歸屬感和價值感,如果他們的歸屬感和價值感沒有得到滿足時,他們的行為就會發生偏差。所以我們首先要把孩子發脾氣的原因搞清楚。

孩子在發脾氣時,可能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孩子在尋求關注。想想看你平常是不是有時間去陪伴孩子呢?越小的孩子,越需要陪伴。陪伴孩子,可以讓孩子感覺到安全感和歸屬感。在我們陪伴孩子的過程當中,對孩子說的話要有回應。父母要停止手上的其他事情,不要一邊看手機,一邊與孩子說話。也不要一邊折菜,一邊曬衣服,一邊與孩子說話。而是應該在孩子的身邊,看著孩子與他說話。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感到,你在關注我。一個平常缺少關注的孩子,他總是會通過一些不良行為去獲得別人的關注。在他平常表現好的時候,你沒有去關注他,而當他發脾氣的時候,你才會關注他,於是他就知道發脾氣是一種不錯的方法。



二、孩子在尋求權力利。孩子在發脾氣之前,你有沒有命令孩子做某件事情呢?比如要他自己趕緊收拾好東西出門。要孩子吃他不喜歡吃的點心。當父母用一種命令的口吻對孩子說話時,孩子往往是不願意聽的。因此他可能就會通過哭鬧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不滿情緒。他在用發脾氣告訴你,我就不聽你的。




孩子在發脾氣時,我們可以怎樣去做呢?

告訴孩子有情緒是很正常的,我們每個人都是有情緒的。可以讓孩子把他的想法和情緒表達出來。"你是感到很傷心嗎?還是感到很著急?"當孩子的情緒被表達出來,以後就會好很多。我們成人可以用這樣的句式來表達:我感到__是因為__,我希望__。(我感到生氣是因為你把玩具扔在地上,我希望你能收拾起來。)父母不要認為孩子的情緒就是洪水猛獸。有情緒就要誠實地表達出來。



在家裡,我們可以讓孩子選擇一個積極暫停角。在這個積極暫停角里,可以讓孩子自己放一些他喜歡的物品,在孩子感覺不好的時候可以在裡面待一會兒,幫助自己讓自己的感覺好起來。比如可以放一些玩具、一些繪本等等。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並不能命令孩子,在他有情緒的時候走進積極暫停角,而是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



幫助孩子一起製作一個情緒選擇輪,有很多方法可以幫助孩子處理一些不良情緒。比如打沙包、扔廢紙團、打枕頭、碰拳頭等等方式。這個情緒選擇輪是可以轉動的,當孩子在轉到哪一檔時,我們就採取其中的方法。這種方法會讓孩子感覺到非常有趣,因為是她自己選擇的,所以一般來說,孩子也願意去做。



通過其他方法轉移孩子的注意力。當孩子們發現一件有趣的事情時,他的注意力馬上就會轉移過去。比如:媽媽指著另一個地方對孩子說:"咦!那裡有什麼?""你那本繪本放在哪裡了?媽媽想看一下。""我數十下,看看你能不能馬上坐到我的腿上來?""快來找找,你準備穿哪件衣服?"孩子可能會一邊哭一邊走到你身邊去呢!



有的父母在孩子發脾氣的時候不理孩子,那麼需要注意的是我們不要讓孩子感覺到父母是不愛他的。在他發脾氣時,我們還可以和善的告訴孩子:等你什麼時候準備好了,不發脾氣了,我們再好好聊一聊,好嗎?這個時候你可以讓孩子先鬧一鬧,父母可以坐在旁邊靜靜地等待著孩子。他的情緒慢慢平穩下來。這樣做,我們既沒有縱容孩子,也沒有讓他感覺到 他受到了冷漠對待。



還有一種方法就是運用幽默的形式。有一些繪本當中會經常談到情緒,把孩子身體裡的情緒當作情緒小怪獸,我爸爸媽媽可以對孩子說:我們一起來趕跑情緒小怪獸囉!我們讓情緒小怪獸在你的身體裡面哭上五分鐘,好嗎?開始計時啦!等到孩子哭完五分鐘後,然後可以輕輕的撫摸著孩子的後背說:情緒小怪獸被趕跑了,寶貝不哭不發脾氣了!咦!情緒小怪獸真的被你趕跑了耶!然後對著孩子扮一個鬼臉。孩子是不是心情會感到好起來呢?



另外,我們父母需要注意的是,在平常的生活當中,我們自己也要注意情緒管理。碰到問題,自己先冷靜的思考一下,先處理好情緒,再處理好事情,給孩子做一個好的榜樣。

我是雨後山林靜,一位正面管教講師和家庭教育指導師。感謝您點贊留言或關注,轉載請註明出處,謝謝!


雨後山林靜


孩子發脾氣時,父母採取不理睬的方式,這樣的行為會導致孩子的脾氣越來越大。

一、孩子渴望被父母看見

其實不管是2歲的孩子,還是成年人,我們都希望別人能看得見的自己的情緒,尤其是身邊最親近的人。

當自己不開心發脾氣時就是想通過這個方式引起他人的注意,而這時父母選擇忽略,那對孩子的傷害就大了,孩子為了讓父母能看見自己的不開心,就會通過其他方式,或許剛開始他只是有些哭鬧,但後來就會演變成大哭、砸東西、咬人、變得更有侵略性。

二、孩子渴望認同

忽略孩子的感受,不理睬他,就是在孩子需要你關心的時候,你一個轉身切斷了和他的聯繫,就好像他正冷的瑟瑟發抖,你又給他身上到了一盆涼水。對任何人來說,那種感覺都是要命的。孩子就像走入一片黑暗,很害怕,卻苦苦找不到出口。設想一下,如果你特別難過,因為一件事發脾氣的時候,你的先生不關心你,反而摔門而去,不搭理你,你對他是什麼感覺呢?會不會很絕望?

不管孩子是0歲還是已經長大,孩子發脾氣時不理睬他都是不可取的。我們要學會理解孩子的感受。如果在孩子發脾氣時給予孩子足夠的愛,就可以解決很多問題,愛是強大的。


子謙媽媽育兒經


以上回答五花八門,大致看了一下,基本都是寶媽在回答,不靠譜的居多。

首先,孩子也是人,成年人有自己的情緒,孩子一樣有自己的情緒,是情緒就必須發洩出來。

今天有個案列,有一個4歲的孩子情緒很容易失控,不能及時滿足就被點爆,媽媽抱怨說自己苦口婆心的講道理沒有一點用。其實,成年人也是一樣,試想你情緒失控時有人對你說教你能聽進去嗎?肯定會更加失控。當孩子情緒失控時,最好就是讓他呆在情緒中,作為家長我們只要接納就好了,可以抱著孩子,撫摸孩子平復其情緒,千萬不要說:別哭了、別鬧了之類的話,等孩子情緒平復後再去試著用非暴力溝通去同情、同理,比如:現在好點了了嗎?我們可以談談嗎?你覺得發脾氣有用嗎?這時從感受層面入手比純粹的說教有用的多。

建議有此類煩惱的寶媽去買一本《非暴力溝通》,一定會讓你的親子教育和夫妻關係受益匪淺。


永州樂寶教育機構


這樣是不對的,這是冷暴力,對於小朋友來說,她會覺的自己被冷落了,不受到關注了,小時候的我們是最缺乏安全感的,如果說,就只是因為他發脾氣我們就不理睬他,本來就是兩歲的孩子,有脾氣都是正常,

但是你得告訴他這樣哭鬧是不對的,有什麼不愉快說出來,或者表現出來,無理取鬧只會讓人討厭,你得好好教,一步一步的教他,一次不行就兩次,兩次不行就三次,直到教會。對待小朋友是要

有耐心的,不能這

樣不理他,小朋友和大人不同,他們是沒有大人這些複雜的頭腦,所以他們要用我們的愛去讓他學會這世上的事物。小朋友

的很多習慣都是會從大人那裡看過來,所以大人一定要做好榜樣的。Sounds App上很多媽寶也會遇到這些問題,他們也都會探討,所以你也可以來和他們一起探討哦。反正都是匿名,這是一個聲音交互集合的平臺。


嘩啦啦的小舟


對於孩子正在發脾氣,父母可以這樣做出反應:

可以不理睬他,如果大人不關注他,他自己就會停止,可以告訴他們,哭鬧是沒有用的,只有好好說話才能引起父母的關注,如果孩子一發脾氣,父母就滿足他的要求,下次他有需求的時候,就會用發脾氣來威脅你。

父母可以用轉移孩子的注意力,而讓他停止哭鬧,比如孩子在耍賴時,父母可以用拿出孩子最喜歡的玩具,孩子看到自己喜歡的玩具,就會停止哭泣,來和你一起玩玩具了。

孩子在哭鬧時切不可和孩子大吵大鬧,這樣會延長孩子發脾氣的時間,而且負面情緒會在不久的將來重複出現;孩子在發脾氣時也不要和他講道理,這時講道理他是聽不進去的,等他平靜下來了,現和他談談,效果會更好。


侯媽家庭教育


我喜歡自己跟孩子一起摸索出來最好的方式。我自己發脾氣的情況有很多種,也同樣理解孩子發脾氣,正好是可以引導孩子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想到自己發脾氣最想要的是什麼?

1.希望被理解,被溫柔的擁抱。理解這件事讓我發脾氣。

2.學孩子發脾氣或哭的樣子,孩子會覺得怎麼媽媽也這樣發脾氣前、哭,反倒孩子停止了。

3.偶爾滿足某些需要

情緒靜下來後,再講些相關的小故事,來引導孩子,會是很不錯的方法。平時跟孩子互動建立好情感賬戶很重要,想想自己可以跟孩子一起搭積木一個小時,完全全身心的跟孩子一樣嗎?不看手機,不做其他事情?一起搭好積木的那種一起的成就,情感賬戶的建立,發生衝突,信任還還很多很多存在那裡。我們不喜歡說教,不喜歡冷冰冰的語言,孩子也是一樣。

不讓孩子孤獨的去面對不知所措的情緒,不給孩子覺得對於父母事不關己的事,我們要跟孩子站在一起,站在一邊,到他可以足夠信賴及信心去控制自己的情緒。


斌馨樂媽


其實我想這位老師在發這個問題的時候,自己心裡是有答案的。

對於孩子發脾氣哭鬧,我覺得大人也不能完全坐視不理,畢竟孩子小,還是喜歡撒嬌,孩子能在你面前發脾氣哭鬧,說明孩子希望你哄她,寵她,想引起你的注意,所以這個時候你哄孩子還是很重要的。

如果你果斷的不理孩子,久而久之,孩子會覺得大人不重視他,心裡會逐漸的和大人拉起一道屏障,一樣對於以後的成長交流都不利。

不過,哄她寵她勸她也是有一個度,讓她覺得大人是愛她的,但是不是溺愛,孩子久而久之也會把握這個度,這樣對小孩成長也是有幫助的,既能感受父母的愛,也能懂的分寸。





1唐曉琴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大人也會有情緒失控的時候,孩子就更加不能例外了。孩子發脾氣了,簡單直接地不理他,放任他自己哭鬧,也許並不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法。

首先,我們要了解孩子為什麼發脾氣的原因。孩子太小,很多時候他不知道該怎麼表達自己的想法,就會通過發脾氣哭鬧的方式來表達,家長要學會讀懂孩子“隱藏”的語言。然後“對症下藥”,找出最好的安撫孩子的辦法。

2歲孩子愛發脾氣,其實他的情緒也是有跡可循的,無外乎就是以下三點:

一、耐挫能力弱,遇到做不好的事情就會有挫敗感

大人在遇到挫折的時候也會有點失落感。如果孩子在自己玩耍的過程中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難,被挫折打敗的他自然也會無比傷心,只能在自己最親近的人面前表達出來這種難受的感覺。

這時候家長要關心一下他是因為什麼事情而難過,是積木倒了還是玩具車壞了,找到了孩子哭鬧的來源,幫助孩子一起解決問題。

二、孩子想要更多的關注和陪伴

家長很多時候由於忙於自己的事情而忽略了對孩子的陪伴,孩子就會因為被冷落而故意哭鬧試圖引起父母的注意。

這時候家長只需要好好陪伴孩子,安撫他的情緒就可以。

三、孩子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

這是很多時候孩子哭鬧的主要原因。爸爸不給買玩具,哭;媽媽不給買蛋糕,哭……只要孩子想要卻得不到的,就通過哭鬧耍賴來“威脅”父母。

面對因為這種原因而發脾氣的孩子,家長要注意這其中妥協與堅持的平衡。分析孩子的需求是否合理,不是說所有的事情都不能妥協,但也不是孩子一哭鬧家長就妥協。那樣的話,孩子一旦嚐到了“甜頭”,在下次他的需求又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他就會故技重施了。

最後,如果孩子就是想哭鬧,想發洩自己的情緒,家長安撫後還是沒有效果的話,可以放任孩子哭一會兒。但是不要讓孩子單獨呆在一邊,家長最好能陪在旁邊保證孩子的安全,並且用眼神關注著孩子的表情。很多時候孩子看到你在旁邊看著他哭,可能他就不好意思哭了,也就忘了那些讓他不開心的事情了。


時雨育兒說


孩子哭鬧要區分不同的情況,一種是孩子累了,比如沒有睡午覺或者玩得太久了,這種情況下應該抱起孩子,引導孩子去休息。

一種是大人說話“不算數”,比如說到孩子去動物園,結果單位要加班,這樣的事情要給孩子解釋清楚,並告訴孩子什麼時候帶孩子去。以後給孩子承諾的時候也要留有餘地,或者請爺爺奶奶帶孩子去,給孩子一個良好的示範。

還有一種是孩子不願意聽大人的話。比如冬天到了孩子在玩水,父母說了好幾遍孩子還是在玩,父母去關了龍頭。類似這種情況,可以不理孩子讓他先發洩一下,再給孩子講講為什麼冬天不要玩水的道理。

所以,不管是什麼情況,都可以給孩子一個冷靜的時間,但是等孩子情緒稍微平穩的時候,要去抱抱孩子,給孩子一個安全感,然後再給他講一些道理。甚至可以放任孩子玩水感冒一次,或者讓他摔一個跤,讓他在實踐中學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