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与莫言谁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与莫言谁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当代文学?

贾平凹和莫言那都是当代了不起的小说家,他们不仅写出了众多非常优美的小说,同时更是频频获得国内外大奖,尤其是莫言,还获得了世界上最高的诺贝尔文学奖,成为了中国第一个获得该奖的作家,一时之间,风头无两,被认为是当代最伟大的小说。

那是不是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他的文学成就便一定高?能够有资格代表当代文学呢?其实应当说至少贾平凹,还是有资格和他一较高低,而且在莫言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前,他无论是作品的数量,还是名气上,都是要逊色于贾平凹,只不过是这几年来,他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从而水涨船高。

贾平凹与莫言谁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当代文学?

当然在这里并不是说要贬低莫言,只是个人认为,莫言还真的无法代表中国当代文学的最高成就,他的小说虽然好,但是很大一部分,他并没有那种创新精神,完全是在模仿,重点模仿的对象那就是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在他的很多作品中,处处能够看到这部小说的身影,他的成名作《红高粱》,更是大段大段的模仿,仅仅是开头的那一句话,便是直接照搬了《百年孤独》的开头。

可能站在西方的角度来看中国文学,大概莫言要比贾平凹更出色,他的小说太过于西方化,完全失去了中国汉语独有的美,在这一点上,贾平凹便要比他做得好,有理想相信贾平凹也读外国小说,但是他并没有沉迷在外国小说之中,而是继承了中国明清小说的优点,同时也在自己的文本中有所创新,所以这一点上来说,贾平凹要比莫言更有创新精神。

贾平凹与莫言谁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当代文学?

莫言的小说好,可是有一个问题,那就读起来并不是很流畅,有一点像翻译体,这与贾平凹的小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举一个例子,譬如贾平凹的《秦腔》,所写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可能这样的小说,莫言是怎么也不会去写,外国的小说就没有这一类的题材。

贾平凹的小说还有一个特点,那就是用词比较优雅,这与莫言中的小说,也是有着很大的区别,莫言早期的作品,其实都是同一个路子,无论是《红高粱》,还是《檀香刑》,那开头都是直接照搬,这样的写作方式,对于一个小说家来说,所以说他没有创新精神,当然并不是说他没有想象力,只是他太过于西方化,使得他的小说,读起来总觉得有一些怪。

贾平凹与莫言谁才有资格代表中国当代文学?

然而贾平凹的小说就非常接地气,在他的众多小说中,每一部都植根于大地,描写的很深刻,应当说这样的作品,才能够真正代表中国文学,所以个人认为当代只有贾平凹才能够代表中国当代文学,莫言都不行,余华、阎连科等等这些人,同样的也代表不了,他们的作品同样的也是很像翻译体的小说,读来完全没有中国小说的感觉,这也正是他们受西方文化影响的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