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曼底登陆时,如果听从隆美尔的建议,将坦克部署在靠近滩头的地方,结果会怎样?

武器装备秀


隆美尔认为,应当将装甲部队部署在靠近滩头的地方,只有这样才能够尽快将盟军赶下海。


认为德国应当通过强有力的火力打击制止盟军企图登陆的想法。

所以这就是你把装甲部队扔到一线和战列舰对轰的理由吗?


要知道,那可是1944年,德军已丧失了制空权,盟军的战列舰完全能够放心大胆的逼近德国海岸线,接着重炮轰击。

要知道坦克火力和火力那是完全没有比的,坦克就是连驱逐舰都打不过.....

更何况上面那个被炸成零件的老虎,它可不是遭遇了战略主炮的轰击,他遭遇的仅仅是五寸副炮的打击,就被炸成了零件。


这辆曾经和战列舰对轰国的坦克,是用他的血泪经验证明了陆地火力是多么的愚不可及。

所以说需要把装甲部队部署在靠近滩头的地方。和对面的舰炮对轰,作死也不带这么做的。

当然了,古德里安的应该放到纵深部位的理论,也没高兴到哪里去,毕竟等到盟军在滩头站稳脚跟以后,源源不断的后续兵力,能够彻底击跨德国的防线。



归根究底,在44年的时候,德国已经回天乏力了,所能争取的仅仅是一个相对体面的签署条约的资格而已

德军在诺曼底登陆时候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德军以为盟军会的加莱方向登陆,结果盟军从诺曼底崩出来了。

.....

也算是德国点儿背


寻找丢失的方向盘


如果听从隆美尔的建议,把坦克部署在靠近滩头的地方,结果不会有什么改变。

在诺曼底登陆前,德军高层曾经就怎么部署坦克部队发生争议。

隆美尔建议装甲部队靠近滩头部署,理由是必须在盟军刚登陆的24时内就将盟军击退,否则盟军将不断上岸,而且在盟军的空中优势下部署在纵深的装甲部队很难赶到前线。

而古德里安认为把装甲部队的优势在于机动,放在岸边会遭到盟军优势火力攻击,因此建议将装甲部队放在纵深部署。

而历史上,盟军在登陆以后德国的装甲部队确实没有能及时赶到前线,但是这不代表隆美尔的建议就是正确的。

因为在诺曼底登陆前,包括隆美尔在内的德军高层都认为盟军会在加莱登陆,而不是诺曼底。如果按照隆美尔建议的那样,把部队部署在加莱滩头附近,等到发现盟军是在诺曼底登陆时,再将装甲部队集中,然后赶往诺曼底,不仅需要耗费更多的时间,而且一样会遭到盟军的空袭难以抵达诺曼底前线。

所以如果采取隆美尔的建议,并不能阻止盟军登陆。

即使隆美尔把装甲部队部署在诺曼底附近,由于盟军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大量的德军坦克是很难躲过盟军侦察的,在登陆前势必也会遭到盟军的重点关照,到登陆战开始的时候,还能剩下多少坦克用于发起反击也是个问题,一样难以阻止盟军。




不沉的经远


呃...如果希特勒真的完全听从了隆美尔的建议,那么在诺曼底登陆中,德军的结果可能会更惨。

其实在一开始,希特勒是采纳了隆美尔的建议的了,即将装甲部队部署在离海岸不远处,以防盟军的空中力量切断前线与预备队之间的联系。不过这一提议遭到了以伦德施泰特和古德里安为首的西线将领的强烈反对,他们认为倘若将装甲部队分散来防御海岸,不但无法进行反击,而且还失去了机动性,无法发挥装甲部队全部的战力;因此他们认为,应该将装甲师做纵深部署,等到盟军发起进攻之际再命令装甲部队向登陆地点做出部署,将盟军赶下海去。而究竟如何部署装甲部队这个问题,隆美尔与其他西线将领对此争论不休,整个德军总参谋部充满了火药味。而希特勒最终折中了一下两边的决策,即将装甲师分散于整个大西洋海岸(因为当时德军不知道盟军到底会在哪登陆),但是要求装甲师要离前线保持一定的战略纵深。但是这导致了一个致命性的问题,即一旦盟军登陆,德军将无法在合适时间内将装甲师集结起来并对盟军发起反攻,而这必定会使德军错失最佳的反攻时间,从而无法完成在24小时内将盟军赶下岸的目标。而事实最后也证明了希特勒这一决策的失误,德军没能在最佳时间内集结装甲部队向盟军反攻,从而使盟军最终在诺曼底站稳了脚跟,并开辟了第二战场。


其实对德军来说,无论采用哪一种战术或是部署方式,最后的结果都会盟军会取得诺曼底登陆的最终胜利;也就是说无论采用谁的提议,驻守诺曼底的德军最后都会被盟军团灭,只不过是不同的死法罢了。当然伦德施泰德和古德里安的死法更轻一些,隆美尔的死法更惨一些,希特勒折中的这个死法则介于两者之间,没有那么惨,但也没那么轻。

那为何要这么说呢?其实是因为盟军已经完全掌握了对德国的制空权,首先这就导致了德军无法再将装甲部队和空中部队结合起来,发动闪电战来将登陆的盟军赶下去;而没了空中部队的支援和制空优势,那么德军的装甲部队将会彻底沦落为盟军飞机和盟军战舰的活靶子。而且还有一点,绝大多数的德军将领和德军士兵主要都在东线进行战斗,因此这群人几乎就没有与英美盟军交战的经验,没有体会过英美盟军恐怖的火力覆盖,并且这也导致了其军事思维大都停留在二维层面。因此一旦德军陷入与英美盟军的作战中,由于缺乏作战经验,必定会导致更大的伤亡。并且最重要的是,德军将领由于受到了假情报的迷惑,在一开始都普遍认为盟军将会在加莱登陆。所以,这支装甲部队最终在决定部署的时候是以盟军登陆加莱海岸为前提的。可盟军的登陆地点却恰恰是诺曼底,这也就成为了在诺曼底登陆中,德军没能在合适时间内集结装甲部队的原因之一。


二战吐槽君


1944年元旦当天,希特勒总算明确了隆美尔在西线不伦不类的身份,任命他为“B集团军群”总司令,下辖第7和第15集团军,其中第7集团军驻防于诺曼底地区,而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奈特由此等于被架空了,虽然他名义上是隆美尔的上级 ,但只能指挥一些要塞或城市守备部队,因为两个野战集团军都在隆美尔的手里,这是希特勒的第一个错招,人为地制造了两位陆军元帅在兵力统筹上的矛盾。




恶果在4月初开始体现,在装甲部队的使用问题上,隆美尔与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奈特、西线装甲集群司令施韦彭堡发生了激烈的争执,后两者坚持主张实施“机动防御”,即在远离海岸的位置保持一支强大的装甲预备队,等入侵开始判明盟军的主攻方向后,再投入装甲师进行反击。

而在北非吃过盟军轰炸机苦头的隆美尔,认为在盟国空军占有绝对优势的情况下,装甲师根本无法正常向前机动,而如果不能在登陆的二到三天内将盟军赶下海去,这场战争就已经输掉了。



1944年4月28日,隆美尔与前来西线巡视的装甲兵总监古德里安再次就这个问题进行争论,古德里安嘲笑隆美尔把坦克部署在滩头的做法像“摆在商店橱窗里的展品”,会遭到盟军飞机和舰炮的强力杀伤,坚信机动性才是装甲部队的灵魂,而施韦彭堡补充说可以在夜间前调,隆美尔不得不告诉这两位将军:“盟军的照明弹会把夜空照的跟白昼一样”,双方争吵得一塌糊涂,再次不欢而散。

争议只能提交最高统帅部裁决,希特勒5月7日才下达命令,将七个装甲师中的三个拨归隆美尔指挥,其余四个继续由装甲集群司令施韦彭堡率领,这是一个妥协的方案,也是希特勒的第二个错招,这样平分兵力是兵家之大忌,其结果是双方都没有得到完成任务所必须的坦克数量。而此时,距离“霸王行动”的开始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了。



(龙德施泰特陆军元帅)


但最严重的问题是,隆美尔对盟军的登陆地点判断是错误的,虽然他所提倡的战法在今天看来似乎是正确的,在三个划归“B集团军群”指挥的装甲师中,隆美尔仅将老部队第21装甲师置于诺曼底地区的卡昂附近,而另外二个师仍然摆在了加莱方向,这是把有限的装甲力量进一步分散,说白了,隆美尔也是在两头赌,反而是希特勒在5月末认定入侵地点在诺曼底。

1944年6月6日诺曼底登陆当天,隆美尔能够派上场的只有第21装甲师,并且在反击中一度打到了海边,但由于是以营为单位分散出动,所以显得势单力薄,同时后方又出现了大量盟军空降部队,因此不得不后撤。6月7日,党卫第12装甲师赶到;6月8日,装甲教导师冒着轰炸也抵达战场。这样的逐次增兵显然对登陆盟军不能构成致命威胁,盟军飞机猛烈攻击了一切向前线行动的车辆,德军装甲部队的油料和弹药都十分困难,反击难以奏效。



倒霉的6月11日,西线装甲集群司令部干脆挨了炸弹,施韦彭堡重伤,参谋全部被炸死。

直到此时,隆美尔仍然拒绝调用第15集团军的部队和其他装甲师,约德尔曾在电话里对他说:“我认为没有必要担心西线的第二次进攻”,言外之意隆美尔尽可以调用其他部队增援诺曼底,而隆美尔却说:“我可以指出,迄今为止,敌人只投入了两个集团军群当中的一个,这正是我们不能从第15集团军抽调其他部队的原因所在”,约德尔气得挂了电话。



因此,在西线装甲部队的使用问题上,希特勒犯下三次错误,而隆美尔犯的错误也达到了两次,并非是他“装甲部队靠近滩头”的战法就一定奏效,在没有德国空军掩护的情况下,如果在太过靠近海岸的地区部属大量坦克装甲车辆,简直就是盟军飞机和舰炮的靶子;如果数量不足,又会出现上述的添油战术,都不能有效的实施反登陆作战,再加上对登陆方向的判断错误,德国人失败已成定局。

归根到底,现代空军是装甲部队的克星,失去了空中优势哪怕是均势,隆美尔或其他什么德军将领的一切努力都是徒劳,结果不以采用什么战术而改变,即便是三个装甲师全部摆在滩头,无非给盟军登陆增加一定的困难而已,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度度狼gg


题主的说法还是有点错误,隆美尔的建议并不是将坦克部署在靠近滩头的地方,而是将装甲部队部署在一线地区,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反击盟军。坦克部署在滩头的做法,其实和找死基本没啥区别。道理很简单,盟军的轰炸机群和大口径舰炮,可以将德军装甲部队轰成一堆破铜烂铁。所以,隆美尔怎么可能提这种愚蠢的建议。

隆美尔曾在北非战场以劣势兵力与盟军作战,深感盟军空军部队的强大。当时,德国忙于应付东线颓废的局势,西线所属的空军部队力量非常弱小,能够投入作战的飞机不足1000架。面对盟军庞大的空战机群,德军已然失去制空权。在盟军飞机的打击下,德军装甲部队难以在二线地区快速集结投入反击作战。

作为德军三大名将之一,隆美尔虽然无法判断出盟军到底在哪里登陆,但他的战略计划出发点还是很正确。德军要想赢得诺曼底反登陆战的胜利,就必须在第一时间将盟军部队赶入大海。诺曼底地区就是一个点,一旦被盟军突破,便会形成德军无法挽回的攻击面。如潮水般的盟军会漫入整个西欧地区,德国距离失败的日子也就不远了。

当时,西线德军的领导班子除了隆美尔,还有西线德军总司令龙德施泰特,西线装甲兵集群司令施韦彭堡。关于如何配置装甲部队,隆美尔的建议与另外二人不同,争来争去无法形成统一意见。最后,希特勒给了隆美尔指挥的“B集团军”三个装甲师。

在盟军绝对碾压的实力面前,德军统帅部就算听从隆美尔的建议,没有判断出盟军登陆地点,最后还是会输掉战争。隆美尔认为盟军应该会在加莱附近登陆,因此并没有将防御重点放在诺曼底方向。当盟军登陆后,仅仅依靠单个装甲师无法形成反击力量,这时候再调兵遣将已经来不及了。顺便提一句,驻扎在卡昂地区的党卫军第12装甲师打得很不错,足足阻挡了盟军六个星期。其实,这支德军大部分还是孩子,盟军方面则是以英国为首的联军。如此看来,英国老爷们是真不能打仗啊!

参考文献:

1.阿姆布鲁:《诺曼底登陆》

2.池昕鸿:《德军名将:隆美尔》

“许述工作室”成员“醉卧沙场”主答


脑洞大开的历史


靠近滩头?在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都没有掌握欧洲的制空权,德国军队的陆军,包括机械化部队的确厉害,但如果说在天上没有制空权,把这些被布置在诺曼底探头的坦克部队不成了活靶子了吗?(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历史三日谈)


空军基本上可以说是陆军的天敌,这种速度快火力猛的大杀器,打起坦克来简直就是快刀斩乱麻的节奏,因此隆美尔把坦克部队布置在靠近滩头的策略并不会出现像后来一些人“假如”的那种效果,反而可能会败的更快更惨。

这还是说成功到达诺曼底海滩附近的情况,其实以当时德军西线统帅部宫斗的形势,隆美尔的想法根本没有实现的可能,在是否要到诺曼底海滩附近,德军西线统帅部的分歧是无法调和的。

因为希特勒把西线德军的统治权做了一个奇怪的设置,那就是由隆美尔掌握了精锐的第七和第二十一集团军,但是在隆美尔的头上又有龙德施耐德这样的领导领着,一个掌握着实权,一个名义上是最高领导。


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双方发生分歧是再正常不过了,而且隆美尔是后来者,龙德施耐德本来就在哪个位置,隆美尔的到来相当于把龙德施耐德的一部分权力分了出去,这样的话不给你使绊子给谁使绊子,这一时期德军西线统帅之间的宫斗,跟中国历史上的争权夺利并没有什么不同!

隆美尔的意见,把德军的坦克部队前置,把整个海滩置于射程范围之内,龙德施耐德的意见,等盟军来了再打不迟,而且1944年6月6日的诺曼底登陆保密工作做的是很好的,德军包括希特勒本人,并不能准确预知登陆的具体地点,因此双方各执一词,谁也说服不了谁,本来就不像战机的战机也就在这种争斗中丧失。

不过德军的失败已经注定了,不管隆美尔多能干多正确,更何况是没有经过证实的“正确”,都不可能改变德军欧战失败的命运!


历史三日谈


诺曼底登陆时如果按照隆美尔的建议部署大量坦克到滩头附近将会使盟军遭受更加巨大而且悲壮的代价,但最终凭借盟军强大的舰队火炮以及绝对的制空权,德军最后的装甲力量也将在盟军打开滩头突破口之时被彻底的击溃,这也就意味着德军纵深的防御将提前垮掉。

其实从今天的角度再去看当年的这场惨烈的登陆战,没有部署坦克部队是正确的,可以说隆美尔的

这个建议没有被希特勒采纳是明智之举。虽然隆美尔赋有“沙漠之狐”的美誉,更擅长指挥坦克部队进行作战,但是隆美尔忽视了此时的德军已经没有了空中的优势力量,但对手的空中力量却更加的壮大。

以下详细的从2个角度去说明隆美尔这个建议存在的没有全局考虑的问题。

德军失去空中的保护,无疑就是最后的拼死一搏。

1944年6月6日,也就是当年所称的D日,盟军最终选择了诺曼底作为开辟第二战场的登陆地,此时的德军空军已经基本处于防守,没有能力再组织对于盟军登陆舰队的进攻,相反,盟军的空中力量却更加的强大,这是登陆确保成功的必要因素。



如果此时德军将坦克部队部署在滩头附近,无疑是想用强大的坦克直射火炮和并列机枪将登陆到滩头的盟军重新赶回大海来阻止盟军登陆,这个想法不错但是忘了盟军空中的强大的对地攻击力量,开始阶段盟军会遭受更大的损失,但同时德军的装甲部队也会引来盟军持续猛烈的空中打击,最终德坦克部队全部被消灭,盟军登陆。


即使盟军暂时被压制,但德军滩头步兵和坦克部队将面临被盟军腹背夹击,也就是包饺子的灾难。

在1944年6月6日清晨发动登陆的数个小时前,美军的第82和101空降师已经空投提前加入了战斗,虽然目的是为了占领通往滩头防线德军的各个必经之路。

但是不要忘了,一旦滩头出现大量的德军坦克部队,那么盟军最高统帅部势必会将装备精良的美军空降师的一部转头回击滩头,来支援盟军登陆部队的进攻,此时双方都将寄希望于在最短的时间内结束滩头的争夺。


这种情况下德军由于还要坚守内陆各个要塞,并没有大量的兵力可以前来支援,即便有也将受到盟军空降部队和空中力量的强势阻挡,如此德军不但会失去最后的装甲力量,同时也失去了纵深的防守。

历史永远不会改变,但从纯粹的军事角度考量,隆美尔的这个建议不够明智,也无法阻挡纳粹德国的彻底失败。


冰雹蓝天


1944年6月6日早6时30分诺曼底登陆:代号"霸王行动"打响。

由于盟军各种会在加来地区抢滩登陆的战略欺骗战术成功。德军对盟军不可能诺曼底的判断也错了,德军主力大部分在加莱地区有党卫军5个重装装甲师没有及时出动。造成不可挽回的败局。

如果当时德军在诺曼底投入更多的部队和装甲力量,那么“霸王行动”可能会成功,但会死伤更加巨大,因为当时诺曼底的地型易守难攻,德军炮火只要按标定射击就可歼敌于海上。但由于指挥重大失策,以至战线全部被盟军突破。





南部战胜利山


这个问题非常有意思,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首先来了解下那些部署在后方的德军装甲师在反击盟军诺曼底登陆的作战中发挥了多大的作用。德军的装甲师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形成一个强大的装甲铁拳向桥头堡的盟军登陆部队发起强大的反击,将其赶入大海。他们在向前线运动的途中遭到盟军空军的猛烈打击,根本无法做统一的调动,各个装甲师都是先后到达战场的,等他们到达时反击的时机早已经错过,防守海岸的步兵师被打的溃不成军,装甲师只能赶紧用来填补缺口,以防止盟军桥头堡的进一步扩大。



实际的作战证明在盟军的绝对制空权下,任何大规模的部队集结和行动都会遭到惨重的损失,而拥有大量重型武器装备的装甲师更是如此,唯一可行的方案就将部队化整为零,组建小规模的战斗群以减少空袭造成的损失。这表明将装甲师集结于后方发动一次强大的装甲反击的作战思路是行不通的,隆美尔的将装甲师于海岸前线是唯一的可能打退盟军登陆的方法。


当然了有人指出装甲师布置于海岸线附近必然会遭到盟军持续的空中轰炸,遭遇惨重的损失。确实这是无法避免的,可是我们要看到那些从内陆调过来的装甲师迟早也要到达海岸附近的,肯定也免不了遭受盟军空中的打击,而且他们还要额外遭受在运输过程中的轰炸,损失将更加严重。所以讲装甲师布置于海岸线最大的优势就是保证了反击的及时性,盟军的空军不可能完全的摧毁所有的德军装甲单位,那些幸存的德军装甲单位将立刻向盟军的登陆地区发起反击。


盟军的登陆部队并不像我们想象中的那样强大,第一批登陆部队只有6个师的兵力,而且只有在占据较大的桥头堡后才能卸载坦克、战防炮等重型武器从而加强其战斗力。也就是说只有在最开始的24小时内德军的反击才是成功性最大的,随着时间的推移,盟军地面部队会成倍的增长,所以德军必须要在24小时内就投入所有的兵力用于反击,而这样只能将预备队部署在海岸线附近才能做到。

如果德军能为装甲师修筑坚固的预备阵地和全力加强其隐蔽工作以使其在盟军的空中打击下保存大部分实力的话,那么他们的反击则有相当的可能获得成功,盟军将会在诺曼底付出更惨的代价,甚至遭遇失败!


小小狼王


坦克布置在滩头,布置在堡垒里,布置在一线,布置在纵深对战果都不会有任何影响,看一眼战略武器四发远程轰炸机和航母的生产数量,美国B17轰炸机1.29万架,B24轰炸机1.9万架,B29轰炸机3900架,英国兰开斯特7700多架,美国航母包括护航反潜航母在内共155艘,德国四发轰炸机像me264寥寥数种装备数字居然都在个位数,唯一一艘航母从未正式入役过,登陆诺曼底选择的就是德国布防最薄弱的地带,即使已经确认英美登陆地点,德国统帅部也还是没有把所有兵力调防登陆地点的决心和勇气,在情报确认、战场态势感知和战略资源上已经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