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義山鍾氏起源:

據史料記載,康熙二十七年(1688)鍾氏孔太婆帶領兒子銘清和五個孫輩從長樂(現五華)遷到獅嶺墟西部的官田地區創業。孔太婆在原鄉本是殷實之家,到官田後看到周邊是一個小平原,土地肥沃,人煙稀少,孔太婆一家都喜歡這好地方,即與當地人購買田地,開基創業。孔太婆是一位精明的婦女,以耕讀立業,她根據五個孫子的性格、能力和愛好等特點進行合理分工,有耕耘田地的、有經商買賣的,有管理畜牧業的等。五個孫子中,坤玉精於鑽研、親力親為、不怕辛勞,被分配管理畜牧業。幾年後,坤玉把畜牧業發展成為肥豬滿欄,牛羊滿山的景象。

為了更好發展,他又帶領牧童到離官田不遠的山嶺放牧。此山共有五個山頭,樹林茂密,青草遍地,方圓有數萬畝之闊。坤玉在此放牧一段時間後,曾想把牛羊趕往更遠的地方,但牛羊又主動跑回原來的山坡。坤玉對山頭進行認真察看,認為這五個山頭適合放牧,便產生在此創業的念頭。與家人商議後,決定在此開基創業,還起了個地名,開始叫羊茸山,又改為羊依山,後世族人覺得此名土俗,經全族人商議一致同意改為楊義山,即現在的義山村。鍾氏坤玉即是義山村的開基祖。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鍾氏宗親聚會談鄉情

據悉,為增進鍾氏兄弟友誼,團結一致謀發展,花都鍾氏各村輪流擺宴,基本每月都有一次聚會,義山村鍾氏宗祠也會迎來鍾氏兄弟歡聚的一天。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鍾氏宗鄉親回來相聚

鍾氏坤玉是義山村的開基祖。義山村鍾氏宗祠還是中共楊義山村支部舊址。1949年春,中共楊義山村支部領導成立楊義山地下農會,發展農會會員50多人。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鍾氏宗親在祠堂上香

義山村鍾氏宗祠一進和二進之間有一口天井,這是該宗祠的最有特色之處。涓涓細流從水池源源不斷流出。相傳此泉自古就有,義山村鍾氏開基祖鍾坤玉放牧時常引牛羊在此喝水解渴,後人在選址修建鍾氏宗祠時便視此泉為風水寶地。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鍾氏祠堂內的山泉水甘甜可口

光緒年間,鍾氏宗祠計劃按原地基重建,坤玉公後代將宗祠坐向從東向北偏一米。但當牆腳砌到半米高左右時,泉水忽然斷流。族人大慌,忙拆牆腳按原地基建設。從那以後,鍾氏宗祠幾經修建,但從未改變過坐向,泉水也從來沒有斷流過。如今,宗祠內的那口泉水仍然清澈見底,潮流不斷,來到祠堂的人們,無論是鍾氏後代還是其他人,都從那裡舀水洗洗手、擦擦臉,祈求得到鍾氏先祖的庇佑,沾沾喜氣。

義山村還有一個享譽世界的創業傳奇。上世紀初,花縣有一種手工業叫“欄干帶”,是用於裝飾衣服和捆紮工業品。織造機器並不複雜,用木料做成,一人一機。義山村人勇於嘗試,在自家幹起了織帶子的活,把織好的帶子包裝好送去市場換錢,以渡難關。據說還有不少人因此發家,建起了火磚大屋供子孫享有,當時義山村的幾位讀書人,也都出自織“欄干帶”發家的家庭。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書法家到義山村鍾氏宗祠揮豪

後來,義山村鍾守文帶動提出把車皮袋引進來,提高生產力,搞活村裡經濟,同時帶動了其他村。經過將近四十年的發展,義山村的皮革皮具產業,不但帶動村民走上產業化道路,也帶動了獅嶺皮革皮具產業的發展。如今,獅嶺皮革皮具產業成為花都發展最早、集聚程度最高、產業鏈最完善的產業之一,具有設計、生產、銷售、運轉、信息交流的相配套產業,享有“世界皮具看中國,中國皮具看獅嶺”的美譽。皮具箱包營銷市場輻射全國各地乃至世界五大洲136個國家和地區。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向義山經濟發展帶頭人祝酒

喝水不忘挖井人,獅嶺皮革皮具今天所取得的成就,得益於義山鍾氏。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獅嶺鎮義山村山鍾氏有三奇,奇址、奇井、奇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