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嘱案件中大部分被认定为无效,为什么遗嘱会无效?

遗嘱案件中大部分被认定为无效,为什么遗嘱会无效?

随着人们私有财产的增加和法律意识的增强,“立遗嘱”成为很多老年人甚至是年轻人的选择。但是,真正被法院认定为合法有效遗嘱的大约只占遗嘱案件的40%。到底什么原因导致遗嘱无效?立一份合法有效遗嘱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遗嘱案件中大部分被认定为无效,为什么遗嘱会无效?

导致遗嘱无效的常见方式有:一是遗嘱生效时间不明确。遗嘱继承是发生在死亡之后,有的人忌讳提及“死亡”,在遗嘱中会用“我走后”或者“百年之后”等字样代替,这类遗嘱常常被认定为无效;二是财产给谁不清楚。有人留有遗嘱“自己死后位于XXX的房产归儿子某某居住”,“XXX财产归老二”居住并不等于所有,子女众多时“老二”到底指谁?是女儿中的老二还是儿子中的老二?这样的内容一般会被认定无效;三是处分了自己无权处分的财产。夫妻存续期间获得的财产是夫妻共同财产,遗嘱只能处分自己有权处分的部分,即使立遗嘱时配偶早已去世,应该首先办理继承,自己继承配偶的遗产之后才有权立遗嘱处置夫妻财产。四是意识不清时立遗嘱。很多人怕老人死后办理继承公证手续繁琐,在老人重病意识不清醒时让老人写遗嘱,此时所立遗嘱无论是字迹还是意识状态都不符合法律规定。

遗嘱案件中大部分被认定为无效,为什么遗嘱会无效?

遗嘱的形式,一般有自书遗嘱、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将来还可能有打印遗嘱、录像遗嘱等,其中自书遗嘱简单方便,公证遗嘱效力最强,立遗嘱时应当优先采用这两种形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