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西逃在寺廟吃到一東西,隨口起了個名字,此時每家戶戶都吃

慈禧西逃吃到一東西,隨口起了個名,現在家家戶戶都吃

說起1900年8月14日,對慈禧來說,那是一個及不好的日子,鎮國公急急忙忙的跑進宮中,向慈禧報告,八國聯軍打進天津衛了,馬上就到北京城。嚇的老佛爺慈禧馬上換上漢人服裝一路向西的轉移千里。後來在一路向西往西安的路上,在一寺廟中吃了一種食物,就起了一個名字,到了現在家家戶戶都吃。

當然慈禧的逃難,看起來不像逃難,畢竟這一路上好吃好喝的招待著,但她心中其實還想著紫禁城中每一餐的那100多道菜。所以一路上經常悶悶不樂地。

天上下著雨,慈禧冒著小雨前行,這時就行到了一座寺廟中躲雨,順口就問了李蓮英一句:“今天我們吃什麼?”正在說話間,李蓮英就去和寺廟的掌教交代下去。

過不了一會,寺廟中的掌教就端上了一籃煮熟的玉米棒子,和一盤紅豆餡的包子。

飢腸轆轆的慈禧也顧不上食品安全不安全,有沒有毒了,就用手抓起不停的啃,連續吃完了兩條棒子後,覺得這東西清甜爽口,只是從來沒見過,於是就隨口問了掌教蔡萬春這個是什麼東西。

蔡萬春回答:“棒子。” 我知道大家現在說起“棒子”一定想起某一個國家的名稱,但其實在清朝的時候,玉米就是叫棒子的。不知道後來怎麼的就和某一個國家產生了聯繫。小編我也百思不得其解。

慈禧一聽,就有點不高興了,覺得這麼好吃的東西,這麼叫“棒子”這樣不雅的名字。於是就隨口就給玉米取了一個名字。慈禧說那我給它起個名字:“生在甘陝之地,那就叫御米吧。”然後這棒子從此就有了一個皇家的身份證了,就叫“御米”。只是後來傳著傳開了到民間就叫成玉米了。

所以現在我們所熟知的玉米,它的名字就是慈禧太后在西逃的時候起的,一直流傳到了現在。而玉米現在是我們國家人人都會吃到的一種吃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