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历史的内容与虚实

书名:《民国大家与当代学术》

关键词:现代都市

简介:

独立探寻蔡元培、胡适、章太炎等十几位民国大家的学术人格,深入解读他们奠定的哲学、逻辑、历史、语言、教育、法学等学术学科,对当代学术学科的种种问题进行重新探讨。

推荐指数:⭐️⭐️⭐️⭐️ 点击下方卡片立即阅读

(此处已添加小说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精彩试读:

二、中国历史的内容问题

顾颉刚先生为北京大学研究所国学门周刊所写的《一九二六年始刊词》,被认为是中国新国学诞生的标志,也是科学研究整理中国历史内容的宣言书。文章中说:“我们的机关是只认得学问,不认得政见与道德主张的。……事实是不会变的,我们所怕的只在材料的不完备,方法的不周密,得不到真实的事实。”他的这种历史哲学认识,在中山大学操办历史语言研究所的时候又进行了具体阐述:“我们研究历史感着痛苦,最没法措置的是记载的偏畸。我们研究历史的人,要打破以贵族为中心的历史,打破以圣贤文化为固定的生活方式的历史,而要揭发全民众的历史,要把圣贤文化和民众文化平等研究。”

当时的中国历史,《战国策》、《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被称作经典,然后是各个王朝的断代史,动辄几十卷,数量之大举世无双,但无非帝王将相争权夺利的无聊过程和他们生儿育女的生活细节,顾颉刚先生文雅地称之为圣贤文化的历史。

顾颉刚先生在中山大学的时候,“立意在继续北大同仁所要做而未成功的工作”。他在中大发起民俗学会,创办《民俗学会丛书》,开始为中国历史内容从圣贤文化转变为圣贤和民众文化收集资料,积累素材,“也想同时记录史料,重编国史。”遗憾的是,他很快又离开了中大,回到北京,虽然也继续从事着《古史辨》的工作,但随着抗日战争爆发,他把大量时间和精力投身到抗日救亡活动中,编辑通俗读物向民众宣传抗日,他说,读书人天天看报,用不着我们宣传,我们要做的是用通俗的百姓语言编辑歌谣,让民众知道。加上后来国共内战,时势变换,顾颉刚先生的国史始终没见踪影。

国内现在流通的中国历史,基本属于三个版本的内容。一个是吕思勉先生的《白话中国通史》(1921年出版),中国第一部白话通史,此后,1941年,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出版,1999年,白寿彝的《中国通史》出版。这是中国通史的三个版本。范文澜先生参加过考辩古史,吕思勉先生作为史学前辈也参加考辩并参与《古史辨》第七集的编辑,白寿彝先生是顾颉刚先生在燕京大学的同事,得力助手。三个版本,吕思勉先生的《白话中国通史》分为文化史和政治史上下部分;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简编》和白寿彝先生的《中国通史》都只直接分历史时期,各个时间内将政治与社会文化前后安排。三个版本的主要内容都大同小异。

按照顾颉刚先生的历史观,历史可以看成两套,一套是事实的历史,一套是记载的历史。事实的历史一定存在,但天长日久,许多事实我们无从得知。记载的历史,记载的就是事实的历史,但记载的工具无论是文字也好,视频也好,都没有可能将全部事实记载出来,记载的就只是事实历史的部分内容。中国历史的内容问题,指的就是记载的历史,也就是历史书籍之类。

记载的历史只可能是事实历史的一部分,而且只是一小部分,甚至可以说是极小极小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否代表着事实的历史,是否可以从这极小的记载部分认识事实的历史,就必须要有概括性、代表性、提示性,否则,记载的历史就不能够表示事实的历史。

正如顾颉刚先生所言,中国历史的内容长期表现为“贵族的历史”。上述三个版本的中国通史,主要内容实际上就是吕思勉先生的中国政治史,“贵族的历史”指的就是这种政治史内容。

历史,记载的历史,由于它只能记载真实历史的极小部分,这部分历史,不仅意味着记录着人类社会的过去,它同时意味着“让过去告诉未来”,把过去的事实记载下来告诉人们,它虽然过去了,但不能让它出现在未来,或者,不能让它在未来消失,这是历史存在的价值,否则,也就用不着记载历史了。

顾颉刚先生在《古史辨》里有这样一段话:

秦汉以下直到清末,这两千年的社会是一个基础在同一的经济构造上建立而成的社会。我们从历史上去观察,看见这两千年的社会生活是时时变换的,最显著的便是政治上的朝代更换。其实,这种朝代的更换是表面的,枝叶的,在社会的经济构造和伴生的组织根本上,骨子里却没有改变。

众所周知,我们通用的中国历史内容始终主要记载的是政治内容,甚至,所记载的思想内容、社会习俗内容、生产活动内容都围绕政治内容而服务,理论上看,它们只能称为中国政治史,而不应当使用中国通史的名称,名实不副。要知道,中国历史,尽管中国社会长期处于政治活动控制一切的状态,中国社会的人类活动并非如此单一,同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同样存在着各式各样的社会活动。

例如,1934年,顾颉刚先生创办《禹贡》学会和半月刊,“但以中国历史之长,地域之广,多的是材料。”他听说王同春开发河套的故事后,出版了一期《河套水利调查专号》,由此开始了边疆各民族和历史地理的调查和研究,并同时开始关注《地方志》。“即使是在古籍中,也有不少的民族信仰,民众生活,但是一向为圣道王功所包蒙了”。

种种原因,顾颉刚先生所指的历史内容后来被归纳到民俗学范围,与历史分道扬镳。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就成为政治专门史,但打着中国历史的名目。

三、 中国历史的虚实问题

“层累地造成的中国古史”是顾颉刚先生的著名论断,《古史辨》对之进行了长篇累牍、不厌其烦的论证和考辩。 90多年过去,没有谁胆敢站出来否定这个论断。许多人只能假装不知道它的存在,为了附和个别人主张的历史认识,或者说他们的特殊需要,将中国历史编造成为他们所需要的样子。于是,大量的历史事实被一些虚无缥缈的历史概念所替代。

比如封建社会,这是一个抽象概念,在当代中国历史记载中普遍使用。它不仅成为人们认识中国历史的基本框架、原则,也同时构成了中国历史的主要内容。当人们认识公元前221年直公元1894年之间的中国历史,很多人就非常明确地使用封建社会来表达,即使从事历史研究的著作,也大都将这个概念作为一种前置条件,“由于是封建社会,就必然这样那样”, 将它充当成了一种历史事实进行描述。

封建社会这个概念并非一种历史事实,退一万步说,它真实地描述出了某种社会的特征,但所描述的特征也是许多种历史事实的集合,那许多历史事实才是历史内容,历史记载的是具体历史事实,抽象概念最多只能作为历史研究的专业术语使用,一旦作为历史事实使用在历史中,即使只作为标题,也失去了历史的真实性,成为一种虚幻的历史概念。

在历史里,使用某个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指称某种历史现象,如“秦朝”、“官渡之战”、“毛泽东时代”等等,都能够明确表示其所指示的历史事实。但封建社会这种概念,则并非依照某一历史事实而出现,而是脱离所有历史事实而人为制造出来的一种概念,相当于强奸历史的行为。这种概念,看似与历史事实存在关联,实际上与任何历史都没有联系。比如,说1894年前的中国社会是封建社会,那么,为什么公元前221年之前的中国社会不算?为什么1894年之后的中国社会不算?公元前221年之前的中国社会和1894年之后的中国社会,无论从那个角度看,都与中间的中国社会存在大量的相同和相似特征,相反,完全不同的特征并不存在。

类似的抽象概念还有很多,如资本主义社会,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等等,这些抽象概念并没有明确描述出一种独特的历史特征,只是对个别历史事实进行的一种牵强附会的抽象,与真实的历史事实脱离甚远,并不能够用以表达历史事实和内容,当它们用于历史记载里,就使得历史成为一种虚幻缥缈的内容,似是而非,不便于认识历史真实。

历史除了必须尊重历史事实之外,还必须尊重一般历史常识。

由于历史是记载过去的事情,许多过去的事情当时不曾记载,后来的历史内容往往无法找到当时的事实证据,比如300万年前的历史,1000万年前的历史,它们早已经消失无踪,这种情况下,我们并不能否认历史的存在,只能通过人类的认识常识进行推论。这种历史常识缺乏历史事实,但不缺乏客观事实。比如,17000年前西班牙出现了岩画,中国发现的岩画至今只有6000多年,那么,17000年前的中国人什么样?西班牙人的岩画就成为一种历史常识,可以用来推测当时中国土地上的人类生存状态。

历史常识也是一种实在的历史认识,或者历史推论,与那种抽象的无历史依据的概念不同,历史常识能够帮助我们认识历史事实,抽象概念则往往误导我们产生虚假的历史认识。

本文节选自《民国大家与当代学术》,喜欢的朋友点击上方小说卡片,即可阅读全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