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製川茶衝刺千億產業目標 走出為人作嫁衣困局

我省茶園面積500餘萬畝,茶葉產量28萬餘噸,毛茶產值210億元,綜合實力評估排名全國第二。但茶業卻大而不強,70%以上茶葉以原料、初級產品形式外銷或被外省企業在產地就地貼牌加工,4000餘戶茶企中規模以上企業僅佔4%,茶葉銷售依賴批發、代理或坐等買家上門採購現象長期存在。

如何突圍?日前出爐的《精製川茶產業培育方案》直面短板,為川茶衝刺千億產業目標繪製“路線圖”。

分批分級創建農業園區

打造6大加工區

精製川茶不只是茶葉的精深加工,而是從茶葉生產基地、初加工、精加工到市場營銷、品牌、文化整個產業鏈的整合、改造、升級,這其中,基地建設是基礎,打造精製川茶首先要保證高品質原茶材料的供應,推動川茶基地提檔升級。

“我省將以農業產業園區建設為抓手,提升基地質量,在重點茶區分級分批創建、扶持現代農業產業園,引領其不斷向國家級農業園區標準邁進。”4月9日,省農業農村廳園藝推廣總站站長、川茶品牌促進會會長段新友表示,未來幾年我省將新增10個茶產業重點縣,到2022年,茶葉面積達到600萬畝,產量達到35萬噸,茶葉機採面積達50%以上。

“發展精製川茶,產品定位必須清晰。”段新友表示,川茶將按照商品茶分類,重點發展以名優綠茶為主,工夫紅茶、茉莉花茶、藏茶為輔的“一主三輔”優勢產業及產品。我省將在川茶優勢產業帶和集中發展區上佈局川西名優綠茶、川南名優早茶、川東北富硒茶、川中茉莉花茶、工夫紅茶和藏茶6個精製川茶加工區。

在此基礎上,我省將培育壯大市場主體,“大的企業要支持,小的企業不能放棄”,提升川茶整體加工水平。下一步,將通過精製川茶清潔化加工示範行動,認定300家“精製川茶清潔化加工示範企業”,並形成以宜賓川茶集團、峨眉山竹葉青、廣元米倉山、宜賓川紅、雅安蒙頂山茶業等5個銷售收入10億元-50億元的大企業大集團為引領,邛崍花秋、四川早白尖、巴山雀舌等20個銷售收入1億元以上的“小巨人”、成長型中小企業為支撐的產業發展格局。

打造多層次品牌體系

拓展國內國際市場

酒香也怕巷子深,品牌不響是川茶當前的一大短板。

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叫響川茶品牌,我省將繼續發揮“天府龍芽”省級公共品牌的引領作用,讓50家以上有條件的川茶龍頭企業使用“天府龍芽”農產品地理標誌標識。同時,加大對蒙頂山茶、峨眉山茶、米倉山茶、宜賓早茶等市級區域公用品牌的支持,更鼓勵各地重點精製茶企業打造企業品牌,形成多層次品牌體系,提升川茶品牌化水平。

我省明確目標:爭取到2022年,重點打造省級區域品牌1個、市級區域品牌4個,力爭重點茶區各打造1個地域品牌,爭創中國馳名商標。

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我省還將引導企業開展茶葉加工機械功能改進創新和新產品開發,滿足不同茶葉品種生產需求,研發並推出茶食品、茶用品、茶藥品、茶化工產品。

“打開國內市場同時,川茶還要大力拓展國際市場。”段新友介紹,“一帶一路”沿線是全球最重要的茶葉生產和消費區域,通過借力中歐班列(成都)、跨境電子商務和“互聯網+”行動,持續提升川茶的國際知名度。

緊盯“一帶一路”市場,我省將全力促進川茶出口,力爭到2022年,建設200萬畝川茶出口備案基地,培育5000噸以上茶業出口企業集團5家,川茶出口值達到10億元。 (記者 樊邦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