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一教师殴打多名学生停职调查。为什么这么多老师明知不可为还为之?

乡村教师123


这样关于教师体罚学生的问题,“咬文嚼字的鱼”已经回答过多次。正如题目所说“为什么这么多老师明知不可为还为之”,的确让人困惑不解。是教师抱有侥幸心理,还是教师觉得自己在理?是教育行政部门处理力度不足,还是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是教师教育方法有限,还是教师控制情绪能力差?也许兼而有之,只是程度轻重不同。

就在昨天,我还为此事发表一篇图文《愤怒时,请老师守住教育底线——绝不动手体罚孩子!》。我认为,教师不论出于什么原因,不论以什么为理由,体罚甚至殴打学生都是非常“愚昧”的举动,希望老师学会与负面情绪相处,愤怒时一定要守住教育底线——绝不动手体罚或殴打孩子!既为保护孩子,更为保护老师自己。面对顽劣不知悔改的孩子,教师要知进退,善屈伸。当你面对学生屡教不改时,当你愤怒地举起教鞭时,请你深呼吸三下:

第一下问自己该不该,第二下问自己对不对,第三下问自己值不值。

遗憾的是 ,我点评这则新闻:行为过激是表象,教育无方是实质。却引发13条评论,内容多是冷嘲热讽,“你行你来教”“看把你能的”“人才,不来教育界,可惜了”,诸如此类。这些评价多站在支持老师的立场,主张老师应有教育权、惩戒权,认为老师殴打学生是出于对屡教不改学生的惩戒,实属无奈之举。也许他们是担心因此会疏于管理、失之于宽,希望老师再严格一点。

讲出此番言语,不是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也不是我站着说话不腰疼,而是希望还有这种观念或忍不住想动手的老师,真正学会保护自己,学会正确维护自己的权益。当老师体罚学生后,哪怕其心可鉴,其情可谅,在现实环境下我们已经让道理的天平倾侧,砝码已经不在我们老师手里。即便事出有因,事后家长谅解,我们已经丧失了处理问题的主动权。静能生慧,不能静也要静,只要不把事情闹大闹僵,一切都还有挽回的余地。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在教师身上,在教育问题上,这不是鲁莽草率,就是愚蠢荒谬。


有争鸣,欢迎转发分享异议!


咬文嚼字的鱼


好老师还是多数,但你遇到变态的老师也无法,我儿子高二时就遇到一个就因月考时把手机带进考场算作弊,我觉得教育一下就行了,谁都会放错,但是这个老师是年级教务处的,就因儿子的班主任教的比他们好,心里不舒服就拿我儿子出气了要么开除要么转学,我第一次被请家长,看看这个老师盛气凌人的样子真是想打他一顿,以为学校是他家开的,我了解了一下比我儿子严重放错的其他班的学生也没叫开除转学的,我儿子成了他们内斗的牺牲品气死我了,在我联系好转学的事要走时他们班主任终于去找学校校长留下儿子继续读书否则他就辞职不干了,大家听了心寒吧,我也不想为难班主任理解他的无奈吧,还是决定转到另外的学校去,当考完入学试后又遇到一个好老师他说我儿子成绩很好转来他们学校有点可惜叫我别转了,因为他们学校没有儿子原学校好,我们又和班主任做了儿子的工作才留下来了,虽然儿子去上大学了但这个高中学校我家是不会留念的。一个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该淸除的就要清除才行!


心态50248


老师是良心职业,也许是恨铁不成钢!

我觉得教师是一个良心职业。这个职业可能可管的事儿可不管的事,管到什么程度?也是很难把握的。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我有时候也告诫自己,千万不能体罚学生。批评学生的时候,不冲动、不动手。因为现在体罚或者变相体罚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甚至丢了饭碗。



作为一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学习成绩不是很优秀的学生,或者不听话,不按要求做事儿的学生。有时候无名之火就会升上来。在严格要求学生的时候,因为方法不当,采取了一些简单粗暴的不当措施。比如说有一次班上的学生只做了一小题,还有很多没做完作业就交了。在我心目中,这个学生平时表现还可以的,不是那种调皮的学生。我问了他为什么没做完就交了。他不吭声,这时我更生气了。一气之下,我拧了他的耳朵。当时只是想教育学生以后不要偷懒,要按时完成作业。事后想想自己有点儿后悔了。这种教育手段,不但违背了教育规律,有损教师的形象,而且伤害了学生的身心,是一种严重的体罚学生现象。

虽然,惩戒也是一种教育,但这种尺度很难把握,把握不好,可能会触碰到高压线。所以,老师们当恨铁不成钢时, 只能怪自己引导得还不到位,炼得还不到火候,多从自身找原因,找方法。尽量少碰体罚和变相体罚的高压线!



我是汇智坊,欢迎在下方留言讨论!


汇智坊


看了那个云南昭通彝良县某中年男老师打学生的视频,我的判断是老师行为过激,偏离了老师惩罚学生的正常行为,是老师没有克制自己的情绪,完全是在泄“私愤”。

年龄在40岁以上的人,小学读书时基本上都挨过老师的“板子”,或者看过同学“挨板子”,但是,我们都不记恨老师,为什么呢?我觉得那时挨打的性质不像这次云南昭通彝良县这位中年男老师打学生的性质。那时老师打学生是“阳光执法”。


那时候老师会先把班规班约讲清楚,虽然不像今天一样把班规贴在墙上,只是老师嘴上讲出来的班规,但是后面会不断的重复,让我们自己很清楚我们是不是犯规了。如果犯规了挨打一般是打手掌心,打的次数越多,说明犯的错误越严重。重点在打的时候是让其他同学一起来看,是在“众目睽睽”的监督下打,打的份量是让犯错学生有疼痛感,手掌心有明显的“红线”,打人的目的不仅是让犯错学生要长记心,更重要的目的是让那些来观看或来监督的同学记清楚班规班约,大有“杀鸡儆猴”之意,是一种好的教育方式。被打的学生也好,观看的学生也好,家长也好,打得都服气。总之,那种打是在既定规则下按大家想象中的打法在惩罚学生。老师、学生、家长无一不服。

而视频中云南昭通彝良县那名老师打学生,无疑与上面所说的打法不一样:形式上“拳打脚踢”,动作上“有快有慢”,方向上“左右开弓”,顺序上“前后重复”,轻重上“杂乱无章无法预料”,效果上“越打越气”,表面上打的是这几名同学,但是实际上伤害的是整个班级同学的心灵!老师俨然成了“凶神恶煞”,打学生的目的不是让学生服气,而是让学生害怕,这就违背了教育学生的初衷!是教育者个人心理狭隘的泄愤行为。教育部门当然要问责,否则,学校就成了老师可以用“私刑”的地方!

一句话,这名老师打的方式不对,混淆了“个人武力”与“教育惩戒”的界线,搞不清楚自己职责所在——老师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师范生活


网上很多人说现在的老师素质差,比不上以前的老师。其实,那些70后、80后的学生,没有被老师打过的,可能也不多吧,只是那时候网络没有现在发达,休息闭塞,而且那个时候的家长,基本上不会护犊子,都认为老师打学生是为了学生,所以被老师打了,孩子回家是不会说的,因为说了,还可能会受到第二次“伤害”。

我记得初中时,班级一个男生,已经长成了一米八的大个子了,而当时的政治老师,身高不到一米七,上课时,因为这个男生睡觉,政治老师拿书拍了他一下,然后这个男生开始骂骂咧咧的,政治老师在背后趁他不背,搂着脖子把他按倒在地,谁知这个男生力气已经超过了老师,翻过身把老师压在下面,刚要打被同学们拉住了,政治老师落荒而逃。

下了课,这个男生被交到办公室,然后关上门,几个老师用柳条直接在办公室打了一节课,这个事也就不了了之了,现在同学聚会,说起那个时候的老师,几个被老师打过的同学还是怀恨在心,很多学生确实因为调皮,而被老师打,确实也因为被老师打,变得更加厌恶学习,所以在乡镇中学,能考上高中的学生,寥寥无几,一年也就考四五个,多数学生毕业后就回家打工了。

其实,回想这件事,倒是不能说这些老师就不是好老师,恰恰相反,那些能打学生的老师,往往是学校里的好老师。

首先,能管学生的老师,都是负责任的老师,否则的话,你爱睡不睡,和他何干?老师是良心活,当看到学生上课违纪,不好好学习时,往往非常着急和气愤。有时,被气急老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这要是我自己的孩子,我非得狠狠地揍他一顿。而现在,因为是别人家的孩子,你没法揍,但是心里又非常不爽,所以,只能憋着。

其次,学校的制度要求老师必须去管学生。不管学生,在学校领导眼里,你就是不称职,学生上课睡觉,如果被领导发现,那就好大会小会的批评;你带的成绩不好,不管什么原因,都和老师脱不了干系,在这种压力之下,老师也被迫要管学生,而且有事也会采取一些不正确的方式。

最后,现在的舆论,很不利于教师的教育。不要说老师打学生,就是学生打老师,如果在网络上爆出来,都有可能会被认为是老师打学生。某地有个学校,学生上课睡觉,老师把学生叫起来,学生起来就把老师打了,学校领导处理迅速,让学生家长给老师赔礼道歉,老师不解,为何不开除学生?领导解释道:“这个事情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旦传出去,就等于把这个老师放在火上考,很多时候,舆论的风向不是你能掌握的。”现在想想,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前一段时间,那个因为和学生约定学生违纪多会被剃光头的老师,不是也被劝退了吗?

老师打学生,确实不对!但是有关部门给老师惩戒权,用没有明确老师有哪些惩戒权,应该如何实施惩戒权,导致老师在教育过程总出现了很多矛盾。

现在老师打学生的,越来越少了,学生打老师的,越来越多了,不管不问的老师,成了好老师,老师慢慢成了教书匠,舆论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是“赢在高三”,专注教育,用些解答教育问题,欢迎关注!

赢在高三


看了云南昭通彝良县殴打学生的新闻,按照新闻中的描述,这名教师在监控中行为,确实是殴打学生,已经越过了教师对学生管理的红线,击穿了教师师德的底线,修养过低,行为过激,必须要严肃处理。对教师来说,每个人都知道不能打骂学生。新闻事件中的教师殴打学生,在现实中是极少数的个例。提问中“为什么这么多老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说法是不准确的,云南教师胡某只是极少数的个例,不可能有“这么多”,教师队伍的主流还是教书育人,这里还是要为教师正名,不要因为教师的过激行为抹黑了全体教师队伍。

不过中小学校里的各种形式的体罚行为还是真实存在的,如罚站、罚各种形式的劳动、罚大量抄写,打手板等。具体有多少体罚行为我不好评论,但肯定是有,被罚的同学请自行举手进行统计。多数家长也不会反对对学生的轻微体罚,实际经常有家长对教师说:“老师,我家孩子不听话,您该管就管,该罚就罚,该打就打,我们家长没啥说的……”虽然后面半截的话,是有些言不由衷的,实际上是家长认可对学生的罚,不希望自己孩子挨打。教师也清楚体罚学生不可为,轻微体罚学生这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事,也是真实存在的。至于原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责任心使然。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成绩优秀品行端庄,面对成绩一般、调皮捣蛋的学生,教师当然先是说教,再次说教,多次说教。当说教明显没有什么作用的时候,有多少人希望教师放弃对这个学生的教育与管理?如果不放弃教师能采取什么措施?责任心强的教师,一般这个时候就要使用“罚”的手段了;如果“罚”不起作用,下一步只能“打”了。教师对学生的体罚,绝大多数是出于那种恨铁不成钢的心理,是教师的责任心在起作用。如果教师缺少责任心,会以“规定不能体罚学生”为理由放弃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这样教师不会犯下明显的错误,对学生造成的影响却难以估量。我们想要什么样的教师?对难以管教的学生采取些体罚措施,还对难以管教的学生根本不采取措施基本放弃?相信家长心中会有选择。

二、上进心使然。有的教师上进心非常强,希望全班学生成绩都好。有个别拖后腿的学生,教师会对其想千方设百计的提高成绩,于是罚抄罚写对学生进行大量的学习训练,一厢情愿地认为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成绩提高。很多家长也喜欢这样的老师,觉得孩子在这样的老师培养下能够成才下一步考入更好的学校。其实这种措施也不一定起到应用的作用,有的学生因为被罚大量抄写,对学习产生了严重的厌恶情绪,学习成绩反而一蹶不振。

三、制度不完善 。多数学校都有各种管理制度,学校领导层针对一线教师进行管理、一线教师(主要是班主任)针对学生进行管理。虽然学校的管理层都是从一线教师走过的佼佼者,但其制定的制度,也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如针对学生行为的各种评比各种扣分,能够发挥积极作用,却也能够带来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对这种评比和扣分非常注重,为了不被扣分,在评比时不会落后,会对学生采取一些严厉的管理措施,对影响全班评比和分数的学生也会使用一些体罚手段。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也需要对某种东西产生敬畏。不知敬畏的人,迟早会出大问题栽大跟头。对于一些顽皮的学生,在其不明事理的童年青少年时期,一个有威信或者说有威慑力的教师,对他的影响也不可估量。如果在他成长过程中从来没遇到这样的教师,对学生来讲也是非常遗憾的事。作为家长,我们要对教师体罚学生现象有个正确的认识,能够采取正确的态度和方式来对待教师体罚学生。对出于善意管教体罚尺度适度的行为,可以不去计较;对于言行过激有辱师德污辱殴打学生的行为,要坚决反对并积极谋求公正处理。

以上是我对云南教师殴打学生事件的一些看法,欢迎评论区交流讨论。


高考第一志愿


近些年来,老师因体罚学生而受到处罚的案例,不知有多少了!

可为什么仍有这么多老师“明知不可为还为之"呢?

毫无疑问,其根本原因在于:教育这个特殊职业下,教师心中有一份永远放不下的责任和良知!

当老师的良知与学生的无知发生冲撞时,老师往往会为“良知"而奋不顾身!

对于体罚学生,老师“明知不可为还为之”的其他因素,主要表现为在一些观念上的不当:

一是,总以为自己可以将每个学生教得很完美。这是不可能的!

责任心越强的老师,对学生的要求就越高。一个60分天赋的学生,老师通过诲人不倦,让他考到了80分,然后又提高要求到90分或100分。学生受不了啦,老师还是不放过,于是,采取惩罚手段。

一个再优秀的班级,免不了会有个别学生违纪犯错。但老师的眼里总那么容不下半粒沙,总质问他为什么就不能象其他同学一样优秀。

二是,总以为学生在学校的唯一目的就是学知识。这是片面的!

学生到学校就要学知识,这没错!但认为每个学生都这样,就不现实。说实在的,个别学生在学校是混日子的,因为他真的学不进去!甚至其家长也默认这点,不对孩子定要求。学校只需管住他不犯事就行。

对这种学生,我们老师一厢情愿逼迫他学习,要求他考多少分,岂不自讨苦吃?

三是,总以为体罚学生是为学生好,社会会理解。这是自以为是!

老师体罚学生,固然是因为学生犯错。但学生犯错是多么正常的一种成长经历,虽错而不错。而老师体罚犯错的学生,无论用心如何良苦,违法就是违法。

对于多数家长而言,老师适当体罚犯错的孩子,可以谅解和接受。但不排除个别家长,会对老师体罚孩子的行为不依不饶。

最后,“三味”想再次提醒的是:

老师们在遭遇师生矛盾时,务必冷静!不要冲动!


三味聊教育


“教师殴打学生被停职调查”,这样的新闻见诸报端,常成为热点新闻,众说纷纭,好不热闹。说者立场不同,见解也各不一样,有的同情老师,老师打学生,本是出于对教育的一片热忱,却最后好心作了驴胆肺,真是“我本有心向明月,无奈明月照沟渠”;有的批评教师,说老师教学方法粗暴,教学手段单一,教学观念落后;也有的善意提醒老师,以后对于这样的学生,睁一只眼睛,闭一只眼睛,每一个顽童之后都有一个顽劣的家长,一定要学会自我保护,免得惹火伤身,得不偿失。

我也是一名教师,虽然同情这位被停职处分的老师,但也觉得无须叫屈,犯了错误要承担错误连带的责任,这也不失为一种担当精神。这种情况也只是极个别的现象,并不能代表整体教师的施教水平,但也有少部分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背后的原因或许有这样几点:

教师缺乏法律意识,对体罚后果估计不足,心存侥幸。

我国《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规定:保护未成年人,严禁教师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但是教师置若罔闻,依然熟视无睹,我行我素。这种行为背后其实反映了教师缺乏法律意识,缺少对法律的敬畏之心,缺乏最起码的公民意识。体罚学生之后,又对体罚可能产生的后果估计不足,下手不知深浅,出了事情,又觉无辜。

教师体罚学生在于教育观念落后,总以为体罚是解决问题的万能钥匙。

信奉体罚万能的教师一般推崇“棍棒底下孝子”、“没有体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这些落后的教育观念,不能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行为学,了解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总想用一把钥匙打开天下所有的锁。如果真的能有这样一劳永逸的方法,不如把学生交给机器人,还要教师干什么!

因此说,教师要加强学习,多掌握教育技巧,多一份知识涵养,也就多一份宽容之心,也就少了一份求全责备之心,对学生也就多了一份善意,多了一份关怀,少了一份伤害和体罚。

教师体罚学生还在于不够成熟,缺乏情绪管控能力。

许多教师体罚学生甚至造成伤害,大多是一时冲动,事后也常后悔。还有的把教师教书育人这一社会行为当成了自己维护私人面子的个人行为。许多教师责罚学生,常是因为学生考不好伤了教师的尊严;违反纪律,让教师在领导面前丢了面子。

其实教师的教书育人,教化学生,本身是一个普济众生功德无量的行为,但是教师认识不足,总把学生当作私人谋求成绩的工具,因此教师眼中的学生不再是“有教无类”的众生平等的教育对象,而是自己谋取私人荣誉利益的工具,因此教师对待学生只有冷冰冰的眼睛和棍棒了。

我的言语虽然偏激,但也是避免这种事情再度发生成为指责我们教师群体的口舌敲起的警钟。真心希望我和我的同行,加强学习,提高修养,努力做一个爱生如子的优秀教师。


乱语三千


云南昭通彝良县教师打学生的视频我看过,我不赞成这样打学生的,涉事教师已被停职调查,受处罚是跑不掉的。说实话,在这么多老师打学生被处理,国家也在禁止老师体罚学生的情况下,老师肯定知道不能打学生。但为什么老师就管不住手非得去打学生呢?作为一线老师,我谈谈自己的感受。

一、学生行为非常过分,脾气爆燥的老师容易动手。说实话现在这社会打孩子惯坏了,家庭中大人溺爱孩子,不让孩受一点委屈。社会对孩子太宽容,对老师有些苛刻。只要是师生冲突,家长会找老师麻烦,媒体会放大宣传,不管老师有理没理必受处理。那你说学生对老师还有半点敬畏心,于是出现了学生课堂上讲话、吵闹、走动等违纪现象。老师进行管理,学生根本不把老师放眼里,我行我素,甚至出口谩骂老师多管闲事。师道尊严何在?血气方刚脾气暴躁的年轻老师真管不住手,出手教训在所难免,真有点不管不顾了。

二、老师的责任心使然。很多老师其实是非常认真负责的,看不得学生不认真学习和调皮捣蛋影响课堂纪律。说实话,在义务教育阶段,有不少孩子家长不重视,或者是条件不允许,比如留守儿童、父母离异等,养成了很不好习惯。出于老师的职业道德,真想把他们当自己孩子来管,所以会比较严格,恨铁不成钢,有时也会动手教训。

三、老师有时打学生也存在私心的可能。学校对班级和老师有考核,学生的违纪会影响班级考核分,长期如此有可能当不了优秀班主任,会影响以后评职称。如果学生不认真学习,会拖整个班级平均分的后腿,到时老师教学成绩排名上不去。凡此种种会影响老师的切身利益,如果老师积极要求上进的,也不允许学生捣蛋的。有时情绪管控不好,对学生进行体罚也是有可能的。

个人认为,如果学生对老师有敬畏心,他们的行为就不会太出格。如果家长配合老师教育,孩子就不会感觉有靠山,会更遵守校纪校规,学习会更好。如果老师少一点功利心,平常心对待,并管控好自己情绪,我想发生老师打学生的事件会少很多。

以上是我的看法,你觉得老师要不要严管学生?欢迎大家留言评论。


良心老师


我看过这个视频,虽然没有前面的因,只有老师踢打学生的场面,但确实已经明显超出教育的尺度,受到停职处分,也是依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出的合法合规的暂行措施——后面的处理意见,将根据调查结论做出。一般情况下,依据《教师法》第37条的规定,该教师将被直接解聘!

据《新京报》报道:4月5日和6日,工作组走访了三名学生及其家长,学生及家长均表示身体无异常,对老师的过激行为表示谅解。

考虑到家长和学生的态度,可能会对老师减轻处罚!

其实,在当下对教师体罚学生的行为,如此高压的态势下,为何还有教师,以身试法,宁愿冒着丢工作、失面子甚至受到法律制裁的风险,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呢?

第一,学生太调皮甚至调皮得太过分

三水三心从教多年,也遇到过一些特别调皮的学生,最过分的,也不过是上课睡觉走神,下课后悄悄玩点游戏,放学后私自去上网。但我还是见到过有学生,因为上课不守纪律,被老师制止的时候,疯狂叫嚣“你mngb,老子要你管!”

你想,面对这种情况,一些年轻老师,脾气急一些的老师,是不是就会“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

教育学首先是心理学,其次是管理学,然后才是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的培养,一旦一个学生管不住,就会有若干个学生冒出头来。所以,出现这类极端的例子,首先应该是学生做的太过分(这只是猜测,具体的情节现在不得而知)。

黑衣男子用右手击打学生头部。 监控视频截图

第二,教师太负责甚至负责得太直接

很多时候,体罚学生的老师,都是认真负责的老师,而那些对学生听之任之的所谓“佛系教师”,是绝对不会有体罚行为的。比如,有网友说“现在能保护自己办法就是不打不骂,学生愿意学就学,不愿意学就算了,别那么负责!”

还有不少网友为这位老师叫屈,认为“这教师虽然过激,但是这才是负责任的老师,不负责任的老师都是为饭碗,放任不管,这才是应该处理的, 这个社会反了,尽心尽力管的受处分,放任不管,自生自灭的却得到认同。”

这起事件,教师处理学生违纪,其出发点,是为了矫正这几个学生,也是为了保护绝大多数学生的受教育的权利——否则,你违你的纪,我上我的课,井水不犯河水,也就不会成为新闻人物了。

黑衣男子用脚踩住翻倒的课桌,学生被压住无法站起身来。 监控视频截图

第三,教师情绪管理能力还需要大幅度提高

三水三心也有过体罚学生的行为,甚至,在年青的时候,这种行为发生的频率,还不算低。现在回想起来,绝大多数时候,其实都是自己的情绪管理出了问题——怒发冲冠,怒不可遏——然后,方式和手段就趋向于极端化。

从这个视频的片段来看,老师的情绪,几乎已经完全失去了控制,采取的体罚的手段,已经超越了教育惩戒,接近甚至完全就是一种发泄自己愤怒情绪的行为。个人以为,这实在是太不可取了——严格管理与暴力管理,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第四,各种评比机制侧面助长了教师的恶劣情绪

其实,直接刺激教师负面情绪形成的,还有各种考评机制。从上到下,各种指标体系,一旦完不成,轻则受批评,重则扣奖金,加上教师本身都有一种想比别人做的更好的心理,所以,有些时候,既为了学生,还为了学校,也为了自己,面对一些严重影响考评到成都的现象,就会“负面情绪总爆发”。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例子,因为一个学生在校门外抽烟,被领导发现,导致正在公示的区优秀班级花落别家,然后,我气不打一处,就揍了那个家伙一顿——有没有为学生的因素?有没有为自己的因素?多年后,冷静下来思考,可能兼而有之甚至后者可能还重一些吧!

总之,教师体罚学生的现象,一个方面显示学生的问题,另一个方面,也显示出教师自身和管理存在的问题。其实,要彻底杜绝这种掺杂着暴力因素的体罚,唯有建立一种教育惩戒机制(三水三心有多篇文章谈论,欢迎关注),用机制来解决问题,才是长远之道,否则,发现一例处罚一例,只不过是“事后诸葛”罢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