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看書之理財篇——《30年後,你拿什麼來養活自己》

用心看書之理財篇——《30年後,你拿什麼來養活自己》

這是一本理財類的書籍,是為了提醒更多的人擁有理財的觀念,從養老退休的角度來分析,想要有一個幸福的晚年,那你應該如何度過自己的現在,以及為了得到幸福的晚年應該做些什麼?

1、關於作者與本書:高得誠,渣打銀行財富管理師、暢銷書作家、國際公認財務規劃師資格、理財高手;鄭成鎮,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畢業於韓國高麗大學經營學系;崔秉熙,渣打銀行財富管理部門主管,國際公認財務規劃師,金融資產管理師、期貨交易顧問;

一本全亞洲加印152次,自出版以來,一直蟬聯暢銷書榜的奇蹟之作。

2、核心內容:

一、30年後的你以何種姿態面對未來;

二、工薪族如何制定富足一生的計劃;

3、一:30年後的你以何種姿態面對未來;

養老問題一直是一個人一生的重要目標之一,想要獲得真正幸福的晚年,就必須要在年輕時積累足夠多的錢,假設現在的你30歲,目前在城市中基本的生活費和醫療費消費是1500元/月,考慮到通貨膨脹,未來需要準備的兩人基本生活費—400萬元,這其中還不包含買房買車及子女教育的費用。

以前我們父母輩的觀念是養兒為防老,可是現在呢,子女們連自己的生活都顧不過來了,生活的壓力已經讓他們喘不過氣,所以不要讓自己未來成為孩子的累贅。

二、如何制定富足一生的計劃;

人在每一個階段所要做的和麵對的事情是不一樣的,但有一點是肯定的,越早考慮到養老問題,越早進行合理規劃的理財當然越好,有一張表格可以說明;

用心看書之理財篇——《30年後,你拿什麼來養活自己》

有人說“複利”的威力比原子彈的威力還大,因為想要單純的依靠自己的能力來賺夠這些錢是很困難的。以下是制定致富的方法:

1、量入為出,想要留住錢,就必須先要一部分錢儲存起來,以前很多人用錯了方法,工資下來之後都是先消費,剩下的才會儲存,記住必須先存儲,再決定消費

2、開源節流增加收入,一味的量入為出會降低人的生活水平,所以主要考慮的是如何增加收入,一份副業或者其他能夠獲得額外收入的辦法都可以;

3、在工作上獲得成功,想要獲得高收入,就必須要有相應的工作能力,增加工作中的技能、提高業務處理能力、人際關係應對能力、管理能力等,都是獲得高薪的方法;

4、]保持身體健康,一個好的身體可以延長退休的時間,增加工作時間就是獲得薪水的另外一種辦法,也只有健康的身體才能真正的享受安逸的晚年;

5、時間,理財意識的意識越早越好,之前讓大家看過那的張表格,可以看出“複利”的力量,它的力量主要來自兩處,一個是“時間”,另一個是“收益率”,時間不用多說,但“收益率”是有高低的,但高收益與高風險是成正比的,要明白這個時代已經由儲蓄時代轉變為投資的時代,而風險是獲得高收益不可或缺的工具;

6、子女教育問題,這一直是家庭中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一家分歧最大的地方,但要明白真正的教育是著重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獨立精神,學會不依賴父母更早的脫離父母的庇護,而不是一味的講究高檔、國際之類的學校;

7、不同時期不同的投資戰略,在任何階段都可以考慮投資,只是要注意投資佔比的分配比例要做調整,金融產品一般為:儲蓄、基金、養老保險、股票型基金等;

20多歲的時候,多注意投資自己,關注自己的潛能開發,不要錯過任何學習的機會,多學習,多實踐,因為再這個階段的學習與付出是為了今後事業的成功做鋪墊,這個階段應該大膽嘗試股票型基金,這個階段的資金承受能力是最強的;

30多歲的時候,要時時掌握自己的財務狀況,要為自己和家人做好風險保障,所以股票型基金在這個階段也會佔稍大的一份比例,風險承受能力也還是很強;

40多歲的時候,這個時期資產結構基本成型,但這個時候家裡的花費壓力也是最大的,不允許我們去嘗試太大的風險,以穩為主;

50多歲的時候,這個階段投資主要以“守護”為主,要調整之前的投資比例,這個階段股票型基金就會佔非常少的比例了;

總結:開啟財富之門的6大關卡,

建立退休生活費用—費用計劃;

審視目前的資金狀況—資產和負債情況;

審視目前的財務狀況—總收入和總支出

審視目前的財務狀況—儲蓄能力;

制定可行性計劃;

執行和週期性在調整;

4、本文金句:

理財就是就是理人生,事先設定好未來的目標資金,進行合理的規劃,這樣可以幫助你有計劃的儲蓄、消費,從而更容易達成人生目標。

複利,時間就是金錢。

保持身體健康,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開源節流嘗試增加額外收入。

在當今這個低利率時代的背景下,風險承擔由不得我們自己選擇,而是每個人必須面對的,如果現在不承擔風險,等將來年紀大了,必將承擔更大的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