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在地圖上挪了一條線,從此失去了一片海,此海儲油量30億桶

近代史一直被認為是我國曆史上的一部屈辱史,這段時期列強入侵,中國的大門被迫被打開。而且由於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被迫簽訂了一系列割地賠款,喪權辱國的條約。在這其中,沙俄侵略的土地更是數不勝數,僅僅一份《璦琿條約》就佔據了黑龍江以北、外興安嶺以南約60萬平方千米的領土。除了土地之外,還有就是我們今天所要講的一片海域——鄂霍次克海。

清朝在地圖上挪了一條線,從此失去了一片海,此海儲油量30億桶

鄂霍次克海是位於西北太平洋,俄遠東沿海。這片海域東為堪察加半島,東南是千島群島,西南為庫頁島。在中國唐朝時被稱為“少海”,“北海”,直到清朝末期,清政府在地圖上挪動了一條線,從此這片海域就和擦肩而過。

清朝在地圖上挪了一條線,從此失去了一片海,此海儲油量30億桶

清朝康熙時期,沙俄開始向西伯利亞地區移民,並慢慢展現出其侵略的野心。清康熙二十四年至二十七年,沙俄侵略者妄圖侵佔黑龍江流域大片領土,清朝為了收復領土雅克薩,對沙俄侵略者進行了兩次圍殲戰,最終將沙俄打的乞尾求和。1689年沙俄和清朝簽訂了第一份邊界條約《尼布楚條約》。

雖然這場戰爭最終是清朝勝利,但在劃分中俄東西兩國邊界時,卻出現了問題。其中第一個方案是拿以勒河至北冰洋一線為界,如果按照這樣劃分,那麼鄂霍次克海整個沿岸就是中國的。但是沙俄步步緊逼,清朝自視為天朝上國,選擇了妥協,最終此條約明確規定了外東北屬於中國,鄂霍次克海則被劃分給了沙俄。

清朝在地圖上挪了一條線,從此失去了一片海,此海儲油量30億桶

隨著時代的變遷,如今在俄國在鄂霍次克海海域發現了大量資源,其中光勘明石油儲量就達30億桶。2013年俄國更是直接向聯合國提交了證據,申請擁有鄂霍次克海的主權,這也就意味著俄國徹底擁有了鄂霍次克海資源的控制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