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與日本的島嶼歸屬爭議是怎麼來的?

歷史的荒野


“北方四島”地處日本北海道東北部,包括色丹、齒舞、國後與擇捉四個島嶼,總面積大約5000多平方公里。因為國後與擇捉島屬於千島群島的一部分,因此俄羅斯不同於日本稱謂“北方四島”,而是稱其為“南千島群島”。


俄羅斯與日本在“北方四島”的領土爭議問題上各執一詞,均從歷史中找到證明其歸屬權的合理依據。

在19世紀兩國明確依據1855年簽訂的《日俄友好條約》,該條約做出了俄日兩國對於“北方四島”的界限劃分。

之後1875的《薩哈林合千島群島互換條約》規定了千島群島完全歸屬於日本而俄國掌控庫頁島。

進入到20世紀,俄日兩國爆發了世界近代史上的重要戰爭——俄日戰爭,1905年的俄日戰爭不僅成為帝國主義重新瓜分世界的分水嶺,在俄國戰敗後簽訂了《朴茨茅斯條約》也對“北方四島”重新做出了界定,迫使俄國將庫頁島南部割讓給日本。

1917年,日本藉由俄國爆發社會主義革命之時,出兵佔領了庫頁島北部,直到1925年雙方簽訂了《日蘇基本條約》以日本獲取庫頁島北部的石油、煤炭等資源開發權作為交換日本撤軍的條件。至當時為止“北方四島”的歸屬權是完全屬於日本的。

而在二戰爆發過程中,1945年美英蘇三國召開雅爾塔會議,美國為了促使蘇聯出兵攻打日本簽訂《雅爾塔條約》,日本戰敗後無條件接受條約內容,“北方四島”由此歸屬於蘇聯,這也是“北方四島”領土爭議的開端。儘管在二戰結束後日俄雙方無論是基於發展外交關係還是出於國家利益的考慮就領土問題進行的多次的交涉與妥協但最終未果,因而成為了至今俄日兩國外交關係發展的一大難題。


Not溫柔走進良夜


歷史、資源、軍事等原因,導致俄羅斯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的國後、擇捉、

齒舞和色丹這四個島問題上爭執不下。


在冷戰時期日本國內一些親美分子為了阻撓日蘇關係的改善,拋出了所謂的日蘇領土問題,大作

領土文章,試圖製造日蘇緊張氣氛,島嶼之爭由此而生。

日本認為,從沒有放棄收回千島群島和日本北海道之間島嶼的要求。但俄羅斯認為《雅爾塔

協定》中規定:"千島群島須交予蘇聯。國後、擇捉、齒舞和色丹這四個島屬於千島群島的附屬島嶼應該也在條約內。其佔領四島是二戰的結果,改變這一結果將意味著否定二戰。

資源豐富也是島嶼之爭的原因,四島附近正好是南北暖流寒流相會之處,從而形成了暖寒流

魚類相聚的場所,有"魚類寶庫"之稱,當地人曾用"海膽亂滾,螃蟹重疊"來形容這裡水產的

豐富。擇捉島和國後島屬於火山地帶,具有豐富的溫泉和地熱資源。

國家戰略也是島嶼之爭的原意,四島屬於俄羅斯的一個觀察前哨,這部署兵力可以增加自己在亞洲的影響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