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楊周康樂的退休生活:招待一頓午飯 結緣各國朋友

在曹楊新村街道周康樂老伯的家中,珍藏著兩本影集,封面上寫著“來自餐桌上的各國朋友”。這是他接待過的外國友人專門製作並寄給他留念的。打從收到這兩本冊子起,他把一次次“飯桌結緣”的珍貴照片收錄進去。近17年來,由街道組織,每週招待一到兩批外國遊客在自己家吃一頓午飯,這已經成了他退休生活中的一部分,不少客人還成了周老伯長期交往的朋友。


曹楊周康樂的退休生活:招待一頓午飯 結緣各國朋友


圖說:周老伯和各國朋友。受訪者供圖

改變退休生活

2000年,已經退休的周老伯搬到曹楊。一年後,擔任曹楊街道辦公室主任的老同學找上門來,介紹街道新組織了十幾家接待外賓的居民家庭,問他們家願不願意加入。周老伯欣然應允。於是,同年11月,家裡就來了第一批客人——美國快樂集團旅遊團遊客。

1953年,曹楊新村成為上海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居民住宅區,街道設有專門機構接待外賓。“新中國第一個工人新村”的名頭也吸引了不少外賓前來參觀,至今已接待來自150多個國家和地區、30多萬人次的首腦、政要、名人和旅遊團隊。外賓主要由旅行社帶團過來,通過客人口口相傳,漸漸地,“做一天曹楊新村的居民”這個活動名氣在國外就越來越響。

到周老伯家中的訪客通常8人一批,基本上是已經退休的外國遊客。每次的菜單,事先周老伯都會和街道負責接待的工作人員商定。擺開圓臺面,一般上8個冷盆4個熱炒外加點心、水果,每次街道補貼給周老伯兩三百元。夫妻倆一起買菜,愛人燒菜,自己端菜當服務員。客人們走後,經常給周老伯回信說愛吃他家的菜。周老伯細想了一下,客人們最喜歡吃的是番茄沙司炒花生。餛飩在他家也很受歡迎,因為是主人客人一起包,對外賓來說也是難得的經歷。周老伯還不忘推銷蛋炒飯,他總對客人們說:“這是中國人的特色菜,來了一定要吃!”

接待外賓,並不只是款待一頓飯,帶客人們出外觀光及席間閒聊也是外賓們體驗民情的一部分。這可難不倒周老伯。退休前,他是上海市師資培訓中心的高級講師。在接待外賓時,一找到共同話題,他便和客人侃侃而談。就這樣,一個月接待5-6次,2009年接待人數最多,前後接待了91批。客人中有來自美洲的、歐洲的、非洲的,東南亞的也不少。

周老伯說,如果沒有接待外賓,自己可能就像大多數退休職工那樣終日閒在家,可是看到來家裡的那些外國人樂呵呵地對待退休生活,那種嚮往快樂的情緒深深感染了自己。“有的客人還是推著輪椅來的呢,他們可以把退休後的日子過得這麼精彩,我有什麼做不到的呢?”他說,通過交流,他了解到各國的歷史、地理、人文,這也是很大的收穫。

增進中外交流

周老伯說,在客人面前,自己不是代表個人,而是代表中國,要體現中國人的氣概。客人們問的最多的是居民生活的變化。周老伯擺出事實從容作答:先說住房,年輕時,成家有了孩子,單位分房11平方米多,擠了五口人,如今,同樣是五口人,買了120平米的居室,自己在曹楊一村還有一套房子出租;說收入,大學畢業時月工資58.5元,買一輛自行車154元,得搭上三個月工資不吃不喝,到2016年時每月退休工資已有6000多元,300元的自行車可以買20輛;再看文化水平,家裡算上自己一共五個兄弟姐妹,不乏文盲和低學歷者,只有自己是大學生,到了兒子這一輩,有4個大學生,再到孫輩,幾乎每家都有研究生,而且是在國外求學、畢業的。“你說,現在和過去能比嗎?”講到這裡,客人們每每發出嘖嘖讚歎聲。

外國朋友也很願意給周老伯展示自己國家的風情。周老伯家的冰箱上,貼著各國標誌性景點或建築物的冰箱貼,是客人們隨手送他的紀念品。不少人走後,隔段時間也會寄給他明信片、風景照,底下還端端正正地註明了景點的名稱和特點。

他甚至會收到一些特殊的紀念品。有一位來自休斯敦的女客人來做客,無意間聊起體育。周老伯是1960年上海市第二屆運動會男子體操全能冠軍、男子單槓冠軍,退休了也是體壇鐵粉。話匣子開了,兩人從足球聊到籃球,周老伯提到姚明正在休斯敦火箭隊,沒想到客人回去後便寄來姚明的11號球衣、球帽給周老伯留念。

在接待一位南非客人時,周老伯提到曼德拉,表示對他的景仰。沒想到客人留下一張印有曼德拉頭像的20南非蘭特的紙幣。這張紙幣一直收在餐桌檯面下。

對周老伯來說,最珍貴的紀念品是一個黑色的空軍一號紀念包。這是一位美國女客人臨走時送給周老伯的。她通過翻譯轉告他,自己的丈夫正是空軍一號的機長。

一般總是周老伯一家請吃飯,不過也有例外。有一天他聽到有人敲門,一看門外站著個美國人,沒帶翻譯。他趕緊四下詢問,找到自己的外孫女,她是當時接待這位客人的翻譯。外孫女回憶,這位客人來時正趕上春節,年初四周老伯帶他到外孫女家吃飯,還陪他逛城隍廟,過了箇中國年。當時,客人說過3個月還會來的。他果然沒有爽約。當晚他還自備了調料,到周老伯家為他們做了一頓西餐。

禮尚往來。周老伯接待過日本香川縣議員志村忠昭。2006年4月,因為日本香川縣多度津町和上海普陀區締結了友好關係,周老伯有機會參加回訪團,到香川縣參觀3天,感受了一番當地的民風。接待他們的正是志村忠昭。

結下深厚友誼

到曹楊新村來的幾十人旅遊團往往只有一個翻譯,到周老伯家來的人一般不自帶翻譯,於是他乾脆找孫輩來做翻譯,就當讓他們練習英語了。有一次,約了外甥的女兒小朱來幫忙,下了課時間來不及,特地打的過來。接待的旅遊團裡有一對美國夫婦,當場送了小朱一本英文原版書,說讀了如果有問題可以聯繫他們。從此他們在網上交往開了,過年還互寄賀卡和禮物。後來,小朱考上美國紐約的大學讀研,那對美國夫婦特地關照她早點去。他們開了3小時車到紐約機場,接她到自己家住了一星期,還對周圍鄰居介紹,這是“我們的中國小孩”,給她買生活用品。研究生畢業時,小朱特地請這對美國夫婦來參加家長會,她覺得自己在當地沒有親人,請他們作為家長出席再合適不過了。這段珍貴的往事,周老伯至今津津樂道。

他說,最受感動的是和一對日本夫妻結下的深厚友誼。兩口子有一定的中文基礎,2009年第一次來周老伯家,也是為了學漢語。雙方溝通起來沒什麼語言障礙,相談甚歡。接待期間,正趕上週老伯的侄女結婚,他拉上這對日本客人一起參加,感受一下中式婚禮。友誼的種子就這麼種下了。2010年,兩口子專程來上海看世博會,約周老伯同行。大熱天周老伯陪同他們兜了兩次意大利館,令他們感激不已。兩年多後,當夫妻倆在和周老伯聊天中得知當時一同接待他們住宿的江先生中風發作癱瘓在床時,住過江先生家的女客人還專程來看望他,特地折了一千隻紙鶴帶來,祈願他健康長壽。2016年4月,周老伯告訴這對日本夫婦自己的孫子要去大阪參加足球比賽,夫妻倆特地問明時間地點,當天果真到場為他加油。現在周老伯和這對夫婦已是“很熟的朋友”了。

從訪客到摯友,竟然只因一頓飯而結緣。周老伯感嘆,這麼多年積累的友誼,真是意想不到的收穫。

新民晚報記者 張家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