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馳某4S店活生生把美女逼成“潑婦”,對此大家怎麼看?

醉墨客林世偉


首先我是之前從事過4s店的銷售

一般情況下從4s店裡面銷售出去的車都是根本就不存在換車的可能,因為每輛車出廠後都有三包,三包裡面的條款如果發動機變速箱硬件在三年十萬公里內,先到為準,自然損壞的話廠家是免費包換的,但第一次只換配件,如果發生第二次損壞,廠家有理由換車,這個是一般流程,但這個前提條件是車子已經完全的交給車主,車主已經確認無誤的情況下。

但事件車主未將車子開出4s店,這裡面我們是否可以認定車子還未交給車主,也就是說4s店準備交給車主的這輛奔馳本身就是有質量問題的車,然而4s店明知車輛有質量問題還依然交給車主,或者說車主必須接受這輛有問題的車,是否認定4s店存在欺詐行為?還有現在做事情都要講證據,交車時按流程4s店會寫一張交車確認單,車主確認無誤後再確認單上簽字,如果沒有這張確認單的話,就算車主將車開出4s店,法律意義上講這也並沒有完全交車,車主可以講車子我先試試有沒有質量問題。

此事件的4s店是有理由給客戶換車的,但4s店未這樣去做主要的原因是換車存在一定的費用,因車主是貸款買的車,款已經放了,也就是說發票已經開好了,保險已經買好了,牌照已經上好了。這個時候換車4s店會虧損一筆費用,而這比費用根本不可能讓消費者來承擔,廠家也不會承擔,所以換車的話損傷的只有4s店,哈哈!以後大家要買奔馳,要問對方三個問題,是不是可以坐在引擎蓋的那種?是不是66萬那種?可不可以車啟動一下放一晚上第二天來看看地上有沒有油我在買?





大名趙山河


看到她的視頻和照片,挺心疼的,也很無奈,如果不是4S店推諉、逃避不負責任,又怎麼會把這個活生生的大美女,逼迫到店內耍潑成潑婦呢?她能買60萬奔馳車,說明這個美女也是有一定身份的,家教、職業、文化、出生也不會很差,個人修養,更是沒多大問題。

從照片看,這個美女個人氣質和麵相,也不是那種蠻不講理、胡攪蠻纏之人,那麼,一個注意自己形象和有素養的人,為何要如此做?那就是被逼的。



花了60萬買的奔馳車,不斷出問題,維權時,你就說換髮動機,這是什麼道理?就如同我買房子,沒幾天,就裂縫,你給我勾縫縫補一下?我花那麼多錢,幹嘛要被“動手術”?我花錢買的是原裝貨,而不是動過手術的東西,何況,誰能保證你換了發動機不會再出問題?說白了,還是車存在質量問題,還是沒有一個有效監督機制問題,買東西,一出問題,就是縫補動手術,或者給你換這換哪,我花了那麼多錢,你卻在車的“心臟”上動手術,不扯淡嗎?發動機可是一輛車的心臟啊,換來換去,不繼續出問題嗎?



維權得不到解決,既然你不讓我好過,我再講身份注意形象的人,也只好放下身段,氣質美女形象不要了,跟你玩到底,這才出現瞭如此情況。

有的人在問,美女為何不去找消費者協會?不去找工商質監局?不去找職能部門或者打官司,但凡有一條門路,我想,她也不會如此的,大家都知道,消費者協會或者市場監督管理局等,針對這種情況,只有協商協調權利,沒有強制執行權,打官司,路途難熬,也不一定有結果,說白了,針對這樣的情況,國家還是需要加對此類行業缺乏有效監督管理,特別是車輛的監督,包括對企業的監管,遇到推諉的,直接列入誠信黑名單,不得從事行業銷售。


希望這件事情曝光後,能夠引起奔馳公司的高度重視,要清楚,顧客就是上帝,當沒有人買你的產品時,你什麼都不是,就等待著關門歇業吧。


烏魯木齊那些事兒


看了這麼多評論,幾乎都認為應該換新車。但卻沒有人從法律角度進行判斷,那我來普及一下吧。首先我們來看一下車的物權是否轉移,如果是在驗車過程中發現漏油,那屬於瑕疵給付,無條件換車。如果是驗車後簽字確認,那物權就發生了轉移,進入三包階段。法律同時給出了可以更換車輛的情況,60天或3000公里內出現以下問題可以換車,剎車系統失效(不是失靈)、轉向系統失效、車身開裂、燃油洩露(不是機油)。另外還有同一故障修5次仍不能修復的,只有這幾種情況可以換車。如果美女沒有簽收車輛,那可以換車,但既然已經開出去了,那估計已經簽收了。還有如果洩露的是燃油,也可以換車,但一般都是機油洩露。所以,雖然對美女的遭遇表示同情,但依據法律規定,只能維修。


王煒143428091


這兩天除了黑洞,大家最關注的應該就是西安利之星奔馳事件了。一位女車主買車之後,還未開出4S店門,發動機就出現漏油的故障。按照情理來說,消費者自然是希望退換車輛或者退款,而4S店在15天后給出的處理方案是更換車輛的發動機……

聊聊更深層次的話題

關於這個事件裡涉及很多法律法規層面的問題,很多朋友已經給出 專業完善的答案,我在此就不再贅述了。但是這個事情換個角度,同樣也有很多值得去聊的話題。我們時常會聽到4S店的新車存在質量問題,這是為什麼呢?我們從4S店買到的車真的都是新車嗎?

絕大多數的消費者一想到4S店銷售的車輛,腦海裡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自己的車在高科技的流水線上,經過一個個工位。機器人嫻熟地對各個零件進行焊接、噴漆、組裝,拼裝成一輛嶄新地車輛。新車緩緩從生產線上通過,經過質檢人員的檢驗出廠,最後被運送到4S店交付到車主手中,感覺一切都是那麼的一氣呵成。當然這樣想也是理所應當地,畢竟很多汽車廠家大氣磅礴的宣傳片中就是這樣展現的,才給了很多消費者這種錯誤的觀念。


我曾在某德系車企工作過5年,今天就要顛覆掉大家這個美麗的幻想,你提到的新車很有可能已經被無數大漢,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摧殘”過了。

批量生產下的批量性故障


2012年-2016年期間,我在國內某德系車主機廠的批產問題分析部門任職。當生產線上的產品出現了批量性質量缺陷的時候,就是由我們部門對問題進行分析研究,然後制定出對應的解決辦法。這個部門就是專門給製造部門善後的一群人,工作中我們自嘲自己是“救火隊員”。


汽車的批量化生產是個極其複雜的系統工程,流水線作業的特性就是產品高度一致性。批量作業的好處很多,不僅效率上有了保證,還可以保持產品的質量穩定。這樣也有壞處,一旦生產過程中的某個環節出現了問題,出現的產品缺陷也是批量性的。


汽車從流水線上下來後會送給質保人員進行各項檢查,合格之後才能出廠移交給銷售系統。質保人員的檢查是需要時間的,完成一整套包括路試、雨淋、縫隙平整度等初級測試也至少需要1個小時。而完成氣密性、噪音異響、車載功能性等中級測試則需要半天以上的時間,完成苛刻性標準的抽檢還需要更久。生產線的速度非常快(前幾年車市紅火的時候,工廠流水線的線速可以達到每分鐘下線62輛車)。現在姑且按照每分鐘造30臺車這個比較正常的線速來計算,如果質保人員在初級測試時發現了批量性缺陷,那麼至少會有1800臺車存在同樣缺陷的車子已經下線了,如果是在中級測試時發現,那麼至少會有14400臺缺陷車已經生產完成,苛刻性標準抽檢時發現的話這個數據就更龐大了。


批量性故障下的維修大軍


這麼多缺陷車是送到報廢廠直接報廢嗎?當然不會這麼浪費。主機廠的每個車間都會有多個返工小組,他們會對這些缺陷車進行返工。這個隊伍簡單來說就是“修車小分隊”,和4S店或汽修店的修車師傅沒有太大區別。硬要說區別的話,那就是他們會在一段時間內頻繁的修同一個問題,所以特別熟練而已。缺陷車修好了之後再重新交付質保人員檢查,合格了就發合格證,不合格就打回去接著修。修理的問題和我們常見的故障一樣五花八門,從天窗漏水到底盤異響,從變速箱頓挫到發動機抖動。我個人主觀猜測這次的奔馳發動機漏油問題,很有可能就是主機廠返工的結果,換句話說,這臺車在賣給這位女車主之前就已經被大修過了。


批量性問題會大大增加返工小組的工作量,而且存在很大的質量隱患,對主機廠來說是件非常頭痛的事。所以每次生產線上出現了比較嚴重的批量性缺陷,製造部的高層甚至公司的技術總監都是直接到現場監管督察的。前面我提到過,我所在部門的日常工作就是去分析批量性問題的根源,然後拿出解決方案讓責任部門去整改。

主機廠面對批量性問題的抉擇


批量性問題一旦發生,主機廠就會面臨兩個選擇:1.保產量,繼續生產帶有缺陷的產品;2.保質量,停線分析整改後再恢復生產。

站在質量優先的角度,當然應該選擇後者。但實際上,絕大多數情況下主機廠高層的決策都是前者,原因很簡單,一旦停線就面臨著鉅額損失。一方面停線時線上的工人就得全部停工,但是公司得照付他們工資,另一方面是前些年紅火的車市下,面對著造多少賣多少的市場,敢問有哪家主機廠放著端到面前的大魚大肉不去吃,然後傻乎乎地去按停線按鈕?


臨時措施的“功勞”


於是我們部門就多了一個非常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定“臨時措施”。所謂的“臨時措施”就是在問題沒有得到解決前,想個權宜之計,讓生產線上的工人用一些“不可描述”的方法把問題遮過去。舉個例子,我們2014年生產的某款A級車,出現了批量性的尾燈與側框縫隙上大下小的做工問題,外觀看上去非常難看,那麼我們所制定的臨時措施就是讓工人裝尾燈之前,先用榔頭把側框上的尾燈裝配面敲癟,這樣尾燈裝出來縫隙就均勻了。記得當時有個拆車的自媒體,拆了我們的這款車,尾燈板出現了油漆脫落和凹坑,當時主持人以為這是油漆質量的問題,其實那個是工人用榔頭敲的。


再比如,我們某款B級車的C柱三角窗下部的一個角總是翹起來,我們的臨時措施就是讓裝配工在裝三角窗的時候,先拿美工刀把那個角的密封條削掉一層再裝,以確保平整性,其實這麼做會存在很大的漏水隱患。

所以說臨時措施並不是真的在解決問題,只是在用權宜之計矇蔽消費者的眼睛。車主在買到車的時候一般情況不會主動去拆開尾燈或者三角窗看下面發生了什麼,所以幾乎不會有人發現。就算髮現了,4S店的人也會編出一些看似合理的解釋,大不了賠點錢或者送個免費保養什麼的也就把事情解決了。這點損失和停線整改所帶來的損失比起啦簡直不值一提。


“臨時措施”不只是“臨時”

只要批量性問題的原因沒有分析清楚和整改完成,“臨時措施”就不能停。那麼“臨時措施”一般要執行多久呢?短則一兩天,長則一兩年。把“臨時措施”拖成“長期措施”的案例數不勝數,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無非兩個原因,一是實在分析不出來原因,二是責任部門整改不好。先說第一種,汽車的製造環節牽扯到各方利益,比如零部件供應商,設備供應商,主機廠規劃部門,採購部門,製造部門,設計部門等等,他們之間還存在各種裙帶關係和利益交換。我們在分析問題的過程中時常會受到各種各樣的阻力,分析問題的根源談何容易。經常一個問題從車型上市分析到下市還沒分析出個所以然,然後就隨著時間被淡忘最後不了了之。



再說第二種,有些問題就算分析出原因,但是由於整改的成本和時間太高而沒法執行。比如一個模具的尺寸出了問題,如果恰好這套模具沒有備用模,那麼修模具需要花上好幾個禮拜的時間,費用也相當昂貴。又或者問題出在設計上,設計的問題中國部門是沒有權力隨意更改的,需要得到德國方面的同意才能改。一旦這個問題在中德之間出現扯皮,那麼一拖再拖又是無止境的。與其整改問題的源頭,還不如用敲一榔頭的暴力方法來得簡單快捷。



你買的新車是被修過的嗎?

主機廠出廠的車子有多少被“返工”過,又有多少被使用了“臨時措施”呢?這個概率不同的汽車廠家有不同的做法,我也沒法給出確切的統計數據。但是從以上各個層面分析可以得出大致的數據,一輛車在整個製造環節中經過了大大小小“返工”的概率大約在10%,而使用了“臨時措施”的概率則高達80%。所以如果車主們在後期修車的過程中發現自己的車裡有些地方被人貼了什麼毛氈條,或者有被削過、銼過、敲過的痕跡,那麼就恭喜你中招了。原來主機廠的同事會在訂了自家生產的車之後,託總裝車間的同事在系統裡查一下自己的車有過哪些返工記錄,做到心中有數,這也實屬無奈之舉。


最後再回到題主的問題。其實通過上文的描述,大家也都知道這個事件其實並非偶然發生,只是因為發動機漏油這個故障實在太過明顯,讓車主在第一時間發現了而已。希望這件事可以得到妥善解決的同時,也希望這類“臨時措施”可以得到更規範的解決方案,讓中國車主對車企的信任度得以回暖。



馬頭人車庫


一位女子花了60多萬購買了一輛奔馳車,簽單才5分鐘發動機就發生了漏油,而銷售方說發動機沒油了,你開來店裡我給你加油。

聽到這裡我笑了,發動機沒油了,怎麼還漏油?沒油還讓女子開到店裡加油,這是沒油的事嘛,難道車子沒油還可以開,難道車子沒油發動機就會漏油?就這麼個問題,車子在店裡停了15天,15天!這工作效率也太低了。買車其實就是買的售後服務,這樣的服務消費者如何敢進店購買?開車不到5分鐘就發生發動機漏油,這車是如何進入市場的,不會是問題車輛吧!


看到銷售方提出的解決方案,銷售方說這種情況根據規定只能換髮動機,要是換髮動機連二手車都賣不出去,剛買的新車,不到5分鐘就換髮動機?汽車最重要的是發動機,換了發動機車還是原來的車嗎?銷售方應該在外面寫上標語,車子一旦離店概不負責,只修不換,這都沒有買二手車的服務好,在二手車交易平臺購車不滿意都可以退款。

最後把女顧客逼的實在沒有辦法,打110人家不接,打工商局也不接,最後通過媒體電視臺的方式,這家汽車公司才表明了態度與客戶消除了誤解,並且達成了友好共識,後面寫的就不多說了,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話,什麼服務態度需要提升什麼,溝通效率有待進步等,其實是怕這件事影響如果太大對他們的品牌產生負面影響,對他們的銷售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一名女研究生,無奈走到了耍潑這一步,就是因為太講道理,一再忍讓,太好說話,或者說相信奔馳銷售方的銷售服務態度,沒想到卻把自己逼進死衚衕,無路可退,忍無可忍,才不顧及自己的形象將這件事曝光。

假如這名女顧客發現問題,一開始就告訴他們,這個車有問題不滿意,必須進行換車,別說給對方三天處理時間,這樣的事需要三天時間嗎?最後拖了15天也解決不了,而且好像鑽進了別人的圈套。

一輛剛買的汽車不到5分鐘連門都沒出,發動機就發生露油,這樣的車不換更待何時?一個有教養的人碰到一群不講理或者說沒有誠信的人,講理是最沒有效果的,甚至被別人嘲笑或者說像乞討一樣求別人,同時提醒那些買車的人,買車之前一定要認真閱讀服務條款,出現類似問題不廢話直接要求退貨退款,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

一名惱羞成怒的文化人,靠耍潑解決了問題,實在令人深思!文化人也不是好惹的!


鄉村小二哥


有節操的汽車人


昨天我在抖音發了個提車視頻,莫名其妙被隊形評論"怎麼不買奔馳,沒出門發動機就漏油那種”當時還不知道這個新聞,我也是一臉莫名其妙。

今天看到了這個新聞,真是為女主不平!作為汽車行業從業者,也來說道說道。


事情我也不說了,先回答題主“到底該怪這家奔馳4S店還是連奔馳官方也難咎其責?”

不用到底,就是怪!怪這家奔馳4S店,怪奔馳官方,怪這不知從何說起的媒體和監管!


我做過多年汽車銷售顧問,像這種提車後車有問題的也不是沒遇到過,是些時候車主小題大做,但有些情況也確實是車自身有問題。

像這種情況車主來找,作為銷售本身確實是沒有辦法解決這個問題,只能逐級上報,上面為了利益也是施壓給下面,最後多半是送保養送禮品不了了之。

像事件這情況也得虧車主沒有把車開出門,要不然真是說不清了。看官們別不信,你鬧也好,堵門也好,什麼找媒體、找電臺,不好意思,這些關係每年都打點的好不好。

你再鬧大了,有廠家公關的。風口過去毫無波瀾。


也是奔馳現在車型確實銷量好,態度高傲,作為從業者也感嘆“是什麼讓一個美女子變成了潑婦?”

我跟你們講道理,你們就流氓,變成潑婦,事情就解決了?

我只希望監管部門越來越好,給消費者明明白白消費,明明白白維權!


曉車顧問


剛剛去看了事件的相關視頻,女子坐在紅色的車前蓋上,委屈的哭述著。看上去一個非常清秀、溫文爾雅的女孩,買一臺車卻被逼成了那個樣子,看著挺讓人心疼的。

根據女子的口述,她是花了60多萬買的這輛奔馳車,首付二十多萬,餘額是帶的款,車沒開成貸款還得照還。

女子稱,車還沒開出門就發現發動機漏油,於是拉鋸戰便開始。第一次說退款——不方便;第二次說換車——不方便;隨後又說根據國家三包換髮動機,並且還讓女子接受是三包。這就確實不合適了,車還沒開出一公里就三包了。更關鍵的是,新車一換髮動機,連二手車都沒人買了算誰的呢。前前後後耽誤了15天,沒給出個合理的解決方案,導致女子聲淚俱下。

女子還表示,我作為一個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因為你們變成這個樣子很丟人的。就因為我講道理,事情就一直得不到解決。

我到覺得女子並不丟人,遇到不合理的事就需要據理力爭。而且女子為此事處在一個無處說理的狀態。買車不是買白菜,涉及到人的安全問題,無法將就。

汽車4S店既是銷售行業又是服務行業,當銷售給顧客的商品有問題時,應該積極主動的予以解決,這不僅是服務態度問題,更關係到店家的口碑和聲譽,切莫因小失大。

其實,這樣的事並不少見,關鍵在於行業缺乏有效的監管,使得一些店家出現了唯我獨大的現象,導致顧客在遇到問題時,無法進行順利、有效的維權。因此,在這些方面需要加強、完善監管機制,使行業更加規範化,避免此類買賣糾紛的出現。

這件事情應該引起關注和深思,將一個知書達理的女研究生逼到盤腿坐在引擎蓋上維權,對於這家4S店來說,是一件打臉的事,體現出的是去不足的一面。希望其能真正做到以讓消費者滿意為己任。對於任何商家,消費者都是衣食父母,服務態度和方式很重要。

【謝謝朋友們耐心閱讀,歡迎關注、評論等,發表看法,一起互動交流!】


龍族社


炒作,炒作,你們就炒吧!都是一批無良媒體搞的,看多了就正常了,一天都不知道推薦多少篇這文章,現在這個媒體底線都沒有,只要能吸引眼球,能獲取點擊量,就不停的忽悠網友。

看多了浙江臺的1818黃金眼,就知道媒體的無恥了,1818黃金眼剛開始時還報導各品牌車(包括國產車)的問題,到後面只知道報導高檔車了,為什麼?還不是高檔車能吸引眼球,很多問題是客戶過度維權的事情,也報導,而且報導完了也不普及下這方面的常識,很多觀眾看了有樣學樣,還以為客戶過度維權是正確的。這樣的媒體是一點社會責任感也沒有。太無恥了,

說回這個奔馳事件吧,高檔奔馳車,高知識美女車主逼急了大罵4S店,就這兩樣就可以吸引眼球了,真相呢?漏油的照片呢?最主要的東西為什麼一張照片也沒有?因為照片發出來會被一批真正懂車的人質疑,就很難煸動群眾一邊倒的批評了,也沒這麼大關注度了,

先說下這個漏油吧!普及下知識,沒有說是哪裡漏油,油路,油箱,氣門室蓋,油底殼?就當是油底殼吧!這分三種,第一種叫煙油,就是看不到油漬,但外面一層灰沾在上面,看著有點溼,但看不出油漬,擦乾了,過段時間還是這樣,這種不用理會,氣壓,氣候都有可能會造成這樣,第二種叫滲油,這種可以明顯看到油漬,但不至於能滴到地上,有可能一個月才滴下來一滴,有可能三個月才滴下一滴,這種不建議修理,後期拆裝更容易造成密封不嚴,還會變更嚴重,第三種叫漏油,這就不用解釋了,能在地上直接看到油漬了,漏多漏少不重要了,屬於必須修理的階段了。那麼她這車到底是哪種,沒照片,就不去說了,

好了,再說下客戶的訴求,看樣子是想要換車,就算是漏油也不可能達到退車的要求,汽車三包法有詳細描述,先維修,重要部件維修三次,不能解決的,可提出退換車要求。現在是車主肯定不同意維修,憑什麼你可以不顧法律,在4s店大吵大鬧,發各媒體影響品牌名聲,就因為你是研究生畢業,你是個弱女子,你會上網弄臭奔馳?這不是流氓行為嗎?而反觀4s店,沒有說不給你處理,甚至因為你不肯維修而申請了更換髮動機,完全是照顧到了客戶,你去問問有哪幾個品牌能做到因為這個問題更換到發動機的,4S店按照三包法規定,尊守法律,額外服務還被你們罵?

為什麼4S店不願意換車,因為這車保險,按揭,購置稅,牌照,可能都已經上好了,你知道退換車會造成什麼嗎?手續相當麻煩,而且這輛車會留下各種紀錄,賣誰去,沒記錄的話你不要,有的是人要。你要是付款提車前檢查清楚,要換隨便換。

汽車只是個交通工具而已,由幾萬個零件組成,有出現問題很正常,但現在很多人把個車當成藝術品一樣,一點點瑕疵也不能有,見過很多因為車裡有腳印不要了,車外面保護膜撕掉不要了,車架號不好看不要了,車漆有點瑕疵不要了,沒付款之前你隨便挑不要緊,付完款了沒做保險沒按揭沒上牌也不要緊,這些都弄完了再說換車,4S店也無能為力了,只能按三包法走了。4S店開門做生意,都是想和氣生財的,誰會故意弄是非啊!你110打不通,工商局打不通,也怪4S店啊?工商局就是打通,人家也是懂法的,會按三包法來,維修處理,你又不會願意,就去人家店裡撒潑,讀書讀得多,高級知識分子不懂法,還耍無賴,用媒體逼4S店,奔馳廠家就範,如果廠家給她換一輛車,那也是為了消除影響而己,後果則是會有更多的人不遵守法律,耍無賴來達到目的。這件事情就是明顯的過度維權而己!而媒體則是是推波助瀾的幕後黑手!


協力名車匯


【女子66萬買車,沒出4s店車漏油

律師:這是“無賴”的勝利還是“合理”的妥協?】

4月11日,幾段視頻在網絡上熱傳。視頻中,事發地在西安某4s店,一名30歲左右女子,坐在新買的車上,情緒激動,邊哭邊說,花了66萬買的新奔馳車,還沒出4S店,發動機就漏油,4S店之前承諾如果車有問題可退款或換車,但現在給出的解決方案是換髮動機,她難以接受,並說自己“幾十年的教育受到了奇恥大辱”。

據媒體報道,目前雙方已協商達成一致,車主對解決方案很滿意。

柳律微評:

一,這是否是普通消費者維權的真實寫照?如按照合理、合法渠道維權,時間週期、物質成本都將是一個考驗。消費者有沒有更好的解決方案?維權的無奈之舉!

二,這是否又是社會狀態的真實體現?我們希望糾紛合理解決,卻往往面臨無奈的抉擇。比如,在素質與權益面前,不得不忍受著靈魂的拷問,拋卻素質、告別靈魂,只希望可以維護我們的合法的、正當的利益!

三,這是否又是社會病態的一種絕佳反饋?難道只有敢哭的、會哭的、能哭的孩子才有“奶”吃?難道只有敢“撒潑”、會“耍賴”、能“使手段”的人才能達到合法目的?

回顧碰瓷被訛的案例,品味張某某案件的進展,感觸肺腑之良多,三言二語以條陳!

為何要把一個文化人變成潑婦?

是什麼將文化人變成潑婦的?

這是對這個社會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





柳基偉律師


我說一下我的經歷吧!我是一個物業公司的小領導,底下保安有一天開電動看房車,把業主買了不到3天的新車撞了,報了保險!保險維修花了8000多,我們公司保安無證駕駛,負全責!理應賠償這8000多塊!業主的訴求是除了賠償這8000正常修車的錢,還要額外賠償業主的精神損失和新車折舊費20000元!從業主的角度考慮,我也能理解,好好的新車沒開三天就變成事故車,換誰也心裡不舒服!最後鬧到交警,結果交警處罰結果也是認定我們公司只需要賠償8000元修車錢,不用額外賠償精神損失費!這個事件我覺得跟上述的事件類似,4s店完成車輛交接了,對店裡來說,他們可能覺得,只有盡到維修的義務就行了!至於車主的精神損失和心理安慰,他們根本就不管不問,國家也沒有一個具體執行標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