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下討債,什麼情況會構成犯罪?

近日,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出臺了《關於辦理實施“軟暴力”的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意見》,明確在刑事案件中,實施軟暴力所需要承擔的刑事責任。目前很多民間借貸的債權人,會通過各種方式追債,隨著大家法律意識的提升,討債打起了“擦邊球”,最常見的就是網貸平臺的“爆通訊錄”,還有些債權人直接到債務人家裡住下來,這些情況,以前並不會構成犯罪,隨著《意見》的出臺,以後公安機關會加大力度打擊這些“擦邊球”行為。本文主要討論一下,意見中規定的軟暴力是什麼,我們如何避免觸犯刑事法律。

私下討債,什麼情況會構成犯罪?

私下討債,什麼情況會構成犯罪?

私下討債的刑事風險

在意見出臺之前,如果是正常的民間借貸,出借人向借款人討登記,即使出借人有一些過激的行為,公安機關一般都不會管,因為有規定,公安機關不得介入民事糾紛。筆者曾經聽過,出借人為討債直接在債務人住下來,出借人把借款人的照片、身份證、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到處張貼、傳播,甚至還帶有一些侮辱性的字眼,實際上,很多的討債行為都已經構成犯罪,只不過公安機關一般不管而已。我們先討論一下,討債時會有可能觸犯哪些犯罪?

尋釁滋事罪:如果為了討債,破壞社會秩序的,有可能構成尋釁滋事罪,最常見的,在別人家門塗油漆、破壞別人汽車、在公共場所毆打辱罵借款人,這些類似的行為,都有可能構成該罪。尋釁滋事罪最高可處10年有期徒刑。

故意傷害罪、非法拘禁罪等:出借人為了讓借款人還錢,有些會直接毆打借款人或其家人,如果導致受害人輕傷以上,就構成故意傷害罪。如果限制借款人或者相關人員的人身自由,就構成非法拘禁罪。有一些非法拘禁,有可能會演變為綁架罪、搶劫罪。例如只借了10萬(含利息),但非法拘禁的時候使用暴力拿了借款人20萬,這樣就會構成搶劫罪。

非法侵入住宅罪:前面講過,有一些出借人,直接在借款人家裡面住下來了,這已經觸犯非法侵入住宅罪,最高可處3年有期徒刑。

現在討債的人思路很廣,方法也很多,前面講的這些行為已經落後,現在出現了很多新型的討債手段,例如網貸平臺的爆通訊錄,在《意見》出臺後,這類行為同樣會構成犯罪。

討債是否會構成犯罪?

我們先看下什麼是軟暴力?《意見》中定義了軟暴力,筆者簡單歸納了一下,以下是軟暴力的幾個構成要件:

主觀目的:為謀取不法利益,或者為實現合法利益但形成非法影響的;

行為方式:對他人進行滋擾等行為;

結果:使用他人產生恐懼,或者影響人身、財產的。

符合以上三個構成要件,就屬於軟暴力。例如為討債住進別人家裡的,就屬於軟暴力,構成非法侵入住宅罪。

劃重點,如果是正常的民間借貸,在討債時形成了非法影響的,仍然屬於軟暴力,會構成犯罪

。筆者建議,儘量通過司法途徑討債。

軟暴力的常見形式

意見中規定了軟暴力的常見形式:

(一)侵犯人身、財產的手段,包括但不限於跟蹤貼靠、揚言傳播疾病、揭發隱私、惡意舉報、誣告陷害、破壞、霸佔財物等;

(二)對他人進行滋擾的,包括但不限於非法侵入他人住宅、破壞生活設施、設置生活障礙、貼報噴字、拉掛橫幅、燃放鞭炮、播放哀樂、擺放花圈、潑灑汙物、斷水斷電、堵門阻工,以及通過驅趕從業人員、派駐人員據守等方式直接或間接地控制廠房、辦公區、經營場所等;

(三)擾亂社會秩序的,包括但不限於擺場架勢示威、聚眾鬨鬧滋擾、攔路鬧事等;

(四)其他符合本意見第一條規定的“軟暴力”手段。

大家注意一下第二點,明確了很多對他人進行滋擾的形式,除此之外,意見還規定了,如果使用信息網絡或者通訊工具對他人進行滋擾的,將被認定為軟件暴力。

最常見的爆通訊錄的行為,以後將會被認定為犯罪。

怎樣通過法律途徑追債?

筆者還是建議,儘量通過法律途徑追債,但在此之前,先跟大家講一下通過民事訴訟追債的缺點,讓大家心裡有個底。主要有以下缺點:

一、成本高:我們需要到法院起訴,此時就要繳納訴訟費,如果請律師的話,還要花費律師費。不僅金錢,去法院起訴,還需要投入較多的時間,時間、金錢都需要投入。

二、效率低:我們去法院起訴後,法院會通知債務人,同時也需要排期開庭,整個流程,快的話兩、三個月就可以出一審判決,慢的話,有可能延長到一年左右。

三、執行存在未知數:債務人是否能找到?找到後是否有財產可供執行?這些問題都是未知的,法院也無法保證一定可以執行到位。

既然不一定可以執行到位,那為什麼還起訴呢?起訴的話可以幫我們固定債權,一般情況下,如果你不主動主張債權,一旦過了訴訟時效,在法律上,對方就有權不償還借款。更重要的是,通過訴訟追債,就不會觸犯前面所講的犯罪。

到法院起訴,需要先起訴,在勝訴後再申請法院強制執行,具體的步驟與細節,可以看筆者之前發佈的文章,裡面有詳細的教程。

總結

隨著此次《意見》的發佈,以前很多的討債行為將會被認定為犯罪,最近司法機關肯定會殺雞儆猴,如果你有債務不能追回,最近儘量不要私下去追債,如果一旦被認定實施軟暴力,基本上就需要承擔刑事責任。

倉促完稿,如有錯別字還望見諒。在此聲明一下,本文所有的圖片,均由作者親自設計,版權屬於作者所有,並不屬於視覺中國等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